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2013年02月26日 貸評山下:政府幫中產定義模糊

早前,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振興美國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有賴於中產階層。然而,香港政府對中產階層的福利支援向來不足,每次財政預算案的「派糖」措施不外乎退稅、免差餉。事實上,「中產階層」一詞牽涉社會學及經濟學理論,這群人的生活環境與訴求,亦會對社會與經濟發展產生影響。

背景大不同 如何界定

以香港為例,現時一般以個人月薪2萬至6萬元的就會被列為中產階層;不過,中產定義其實好難界定,還要視乎個人資產(多少物業和負債等)、個人所需供養的家庭人口數目、生活開支及消費模式、甚至是價值觀等,這都會影響中產的真正定義。
之前某大電視台做了一個關於「中產」對財政報告期望的新聞專輯,訪問對象卻是一個月入15萬元的家庭,談論他們應該如何從政府中多拿一點資助。
另一個例子,是立法會之前辯論如何幫助中產的議題上,提案的議員便用一個月入6萬元的家庭作為論據,印證這些家庭如何仍不足以應付基本生活的日常開支(包括供樓、供車、養活家人等),需要政府的幫助云云。
但事實上,根據2011年政府的人口統計調查,香港家庭收入的中位數是約2萬元,即是超過50%的家庭收入少於2萬元;超過3萬元收入的佔少於35%,超過6萬元的少於12%,而超過10萬元的更少於5%。收入15萬元的家庭,是香港家庭收入的頭幾個百分點,如果他們都認為自己是「中產」,無怪除了李超人外,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只是「中產」。當我們這個社會,收入6萬元(top12%收入),仍然覺得生活困難和沒有保障,可能就要問社會出現了甚麼問題?
經濟繁榮發展必然帶來社會貧富懸殊問題,香港無疑變成「M型社會」,基於本港行業單一化,金融霸權及地產霸權讓行業出現壟斷,社會資源過份集中,競爭環境變差之餘,亦令人力資源缺乏競爭。
這些因素引致中產階層不斷向下流動,他們交稅多、福利少,但收入卻追不上樓價、醫療、教育等通脹,以致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出現一塊大缺口,形成「M」字形社會結構。

行業狹窄 易浪費資源

由於本港行業類型狹窄,故亦出現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意指任何個體或群體,一旦在某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累積優勢,繼而有更多機會取得更大成功和進步,終釀成社會出現「贏家通吃」(Winners take all)經濟;後果不單是競爭減少,更會使社會的資源的浪費,包括學生選科只朝向某幾商科,而非其他對社會生產力更大的學科。
樓價高企只是其中一個問題,日本房地產泡沫已爆,但有同樣的表徵,顯示這有更深層次的經濟結構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政客認為收入top12%或是top5%的「中產」,都需要幫忙分錢收福利時,或許我們面對的,是更大的政治問題。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2013年02月19日 貸評山下:企業併購潮有望重臨

踏入2月份,全球企業併購消息多多,其中比較受人注視的包括Heinz(股神畢菲特聯同巴西富商的投資公司,用280億美元收購)、Dell(由創辦人Michael Dell和私募基金出資本,聯同微軟和其他銀行參與貸款,把企業「槓桿地」私有化)、美國兩大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和US Airways(價值110億美元的合併項目)、美國的傳媒巨人NBC Universal(Comcast用181億美元,從GE手上,買下剩餘的49%股權),和英國有線營運商Virgin Media(美國媒體大亨John Malone的Liberty Global,出價233億美元作收購)等。

資金充裕 出手良機

正如企業顧問貝恩(Bain Consulting)發表報告指,過去數年企業併購市場續處於谷底,報告亦呼籲企業的管理層不要忽視併購帶來的非自然增長機會。目前企業財務表現強勁、市場資金充裕、低息環境持續,筆者認同這的確是企業進行併購的良機,只要環球經濟前景的陰霾逐步消退,加上客觀條件配合,今年併購熱潮有望重臨。
據貝恩報告數據顯示,07年全球併購活動共四萬宗,涉及金額4.6萬億美元,較2000年科網股時期多出40%。為何今天市場上併購活動不復當年勇?不少企業寧願手持現金,亦不願尋求併購機會?是因為全球股市表現全靠QE(量寬)的虛火帶動上升,既然股市升並非基於實體經濟向好,企業「買嘢」時自然須審慎,避免出現資金周轉不靈問題。
回顧07年併購潮高峯期,當時大部份銀行資本充足,私募基金只要出三成錢,便可向銀行借七成錢去進行併購。在槓桿比例高及低息的誘因下,併購活動顯得非常活躍。相反,自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至今幾乎所有國際性銀行仍處於「養傷期」,銀行無錢可借(或不敢借),企業無心戀戰(或不敢再戰),這都促使過去幾年併購熱潮告一段落。
不能否認,企業進行併購有不少好處。當企業有意進行併購的消息一出市場,股價如獲注入催化劑般上升,同時市盈率(PE)不斷提高,令股票價值有增無減。但如果你是該企業的股東,當併購消息接二連三公佈,股價及PE繼續攀升,股東買入這隻股票的成本便會越來越貴,對此是否良性循環?投資者宜理性分析。

高風險不等於高回報

事實上,「連環」收購可以製造不少會計和賬目上的「創意」空間,例如,以本身企業股票高的PE去買一些PE較低的企業股票,就能創造盈利不斷增長的表象,再去提高本身股票的PE。
另外有指,併購規模大小,會令股東平均年回報出現高低之差。大家請記住:高風險是「追求」高回報,而非「等於」高回報;若企業「高風險」併購成功,回報當然「更高」,相反併購有所差池,股東的承受風險就會增加。因此筆者認為,企業併購活動可做,但存在風險,稍一不留神,隨時「一將功成萬骨枯」;其中,香港人熟識的電訊企業被槓桿收購後,股價大跌多於九成,便是一例。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2013年02月05日 貸評山下:大政府要守兩原則

從「積極不干擾」,到「大市場小政府」,再到現任特首所說的「適度有為」,香港政府不斷地調整自己對市場和經濟關係互動的定位。
從旁觀看,過去20、30年,自由主義在歐美成為主流思想,一反上世紀60、70年代的大政府思潮。不過,可能物極必反,無論是歐美,甚至是香港,不少人對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都有所不滿和懷疑。

凡事要以民為先

特首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時說,當市場失效時,政府可適度有為地介入市場。亦有不少有識之士,認為政府官僚主義橫行,常以「市場經濟」作為自己不用負責的擋箭牌。
舉個例說,現時本港傳統四大經濟(金融、貿易物流、旅遊及專業服務)支柱合共的經濟份額約為58%。然而,若與新加坡及瑞士互相比較,就會發現大家的人口數目接近,但別人的產業種類卻更多元化,由此可見,本港確實有必要發展新產業,為GDP提供新的增長來源,為社會創造更多新的就業職位,而絕不能說我們只有700萬人,單單依賴四大經濟支柱的貢獻便足夠。前朝政府列出了所謂的「六大優勢產業」,卻沒有實際上的政策跟進,只為交功課而做了一場戲。
眾所周知,經濟體系透過自由市場才可取得最大利益,這亦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成功秘訣。當然,政府適度參與市場未必是壞事,重點是政府於經濟發展中應擔當甚麼角色?
筆者認為在三種情況下,政府有理由適度地參與市場:(1)避免某些因素而阻礙市場有利發展,如設立或是取消稅制。(2)市場失效的情況,如存在界外效應、信息差距和不對稱等,因此政府要帶頭維護知識產權和提倡環保等。(3)照顧弱勢社群、教育及房屋,透過政策介入,讓社會的公平性增加。所以,筆者並非完全反對政府介入市場,反而重視的是,政府應如何控制角色的參與度及影響性。
說到底,從經濟學來說,政府是市民的代理人,應該為市民執行大眾認為要緊的事務。

勿扭曲市場 拖累經濟

不過,無論政府以何種形式參與,都必須謹守以下兩個原則:
(一)減少浪費:在自由市場,任何價格買賣行為都由供求關係決定,從而令買賣雙方均可能得到最大利益。加上歷史告訴我們,當政府以有形之手,過度干擾市場活動時,反而會造成市場價格扭曲、市場秩序混亂、非公平公正等情況,拖累經濟成果。
(二)避免尋租效應(Rent-seeking):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就提出冀重點發展產業,如進一步發展船舶融資、船隻管理買賣等業務,令香港發展成媲美倫敦的航運港。但問題在於,當政府作為某種行業的起動者時,它自會提出相關政策去積極扶持,令行業出現「選擇贏家」(Pick the winners)情況,最終有可能造成自由市場不公平現象和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