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2013年05月21日 貸評山下: Red Bull示範傳媒求生術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裝置以及網上文化的普及,從根本上衝擊了傳統廣告、出版傳媒的版圖。
傳統的廣告思維,是要打「人海戰術」,吸引眼球的方法就是要無處不在。但資訊氾濫,現代人最精於的就是ignore,把噪音過濾掉。另一方面,傳統出版媒體面對着讀者吸收資訊的習慣改變,不再限於傳統書本、報紙和雜誌等,在網上可持續的收費模式出現前,經營環境日漸困難。筆者認為,這是一個版圖整合的契機,其基礎正是傳統廣告、出版傳媒能相互依賴,互補不足。

品牌突顯生活態度

說起廣告,憑着「Red Bull送你一對翼」走紅的能量飲品紅牛,其2011年銷售額達56億美元,成功開拓環球飲料市場,可以說是一個廣告界的奇蹟。然而,為甚麼原本為曼谷飲品的紅牛,泰國人「搞」不起品牌,賺不起錢來,被一個奧地利人在1982年買入飲品配方及商標後,卻「搞」得有聲有色呢?
Red Bull的核心思維,是顧客主動去找你,不是你主動去找顧客。而成功的廣告宣傳,有助突出產品優點與特色,就算不是「宗教」般的潛移默化,也要表達了一種強烈的lifestyle,把產品形象根深蒂固地潛進消費者腦海,讓他們與產品在生活需求上建立起不可分割的關係,如蘋果公司、Nike、星巴克、可口可樂、紅牛都是其中的成功例子。這些品牌代表一種生活方式、態度,甚至是一種意識形態。
要讓消費者心甘情願地變成產品的「信徒」,最好方法不是捕捉他們的需要,而是透過建立獨一無二的產品價值與形象,令他們主動接受、喜愛、需要。以可口可樂為例,其品牌價值賣的是快樂,主攻情感文化的投射。紅牛的廣告則多是表現人類如何挑戰體能極限,極少直接拍攝飲料包裝,成功去除hard sell感覺,反而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幻想。
隨時代轉變,筆者相信成功的廣告宣傳,應是表現產品的「質」,而非廣告的「量」,並以「精緻」的宣傳概念,創造產品本身的獨有主題、訊息、價值,加入情感元素,再從中尋找「意見領袖」的消費者,透過他們的喜愛,慢慢增加產品口碑,藉着層次式方法去擴大宣傳力量。所以,新一代的廣告戰可能就更應該像Red Bull的初期,打「游擊戰」。

拒寫繕稿 獨立創作

打「游擊戰」,建立忠實的fans群,Red Bull明白「content is king」,廣告不單只是霸時間,而是要說一個品牌的故事,所以,就有Red Bull Media House的誕生,模糊化了publisher和advertiser的角色,卻同時間強化了自己的定位。
這正正也就是傳統出版界的出路之一(另外一條出路是Warren Buffett所走的本地化「localization」的路線)。「Content is king」的重點,不是寫所謂的「繕稿」,而是在獨有的主題和價值觀上,建立一系列有質素、有個性的獨立創作,去凝聚一群相類似的顧客群體。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2013年05月14日 貸評山下: 量寬乃急救藥非補品

日本決定「史無前例」地大規模放水,再次引起了對量化寬鬆(QE)的一番爭論。其中一派有力的觀點是,如果美國在金融海嘯後沒有進行量化寬鬆,早就會出現全面的經濟金融崩潰,情況可能比大蕭條更差。

日本跟放水 恐得不償失

筆者同意這個觀點,早於2009年初筆者發表文章說:「今次的信貸泡沫是災難性的……從美國的金融領導班子的言行,我相信他們對金融海嘯的本質,有足夠的掌握……這個陣勢擺開,是美國會用盡所能,製造一個「人造底」(Artificial bottom)……去re-inflate這個洩了氣的氣球。代價就是極度寬鬆的銀根,龐大的美國財赤,和更多的政府機構於市場運作……由於全球經濟皆不能獨善其身,相對而言,美國極有可能相對有優勢」。
四年多後,回看這段評論,仍算是中肯。美國第一次的QE,是非常時期用的非常手段,因為當時市場已不能有效運作,像心臟病發的病人垂死時,醫生用電刺激其心臟將他救醒。伯南克是研究大蕭條學者,認同Milton Friedman的看法,認為大蕭條的罪魁禍首就是當時的聯儲局,使銀根不增反縮,擴大了實體經濟的收縮。
問題是,之後和持續性的QE(包括美國現在的無限QE),到底對刺激經濟復蘇有多大效用?相對於其副作用,是否利大於弊?這些問題,在學術界仍在辯論不休,各有支持者,正所謂「10個經濟學者有11個結論」。
不過,筆者傾向認同以下這一派的看法,就是對QE能直接刺激經濟的成效存疑,而且由於操作困難,副作用隨時大於正面影響。日本現時「東施效顰」,可能過猶不及,有機會反被拖累。
關於經濟復蘇,伯南克自己也清楚表明(不少貨幣理論派的學者也認同),單靠貨幣政策不足以令經濟起死回生,做了這麼多年的QE,經濟仍然底氣不足。QE不是等於「Money from helicopter」,稱QE作「印銀紙」只是一個通俗的叫法,並非完全準確。

谷實體經濟 政府要配合

之前提過,要把「貨幣」直接拿到實體經濟,QE只是第一步,其他的配合非常關鍵:「第一,央行可以很快改變貨幣基礎,甚至是M1的增長,但是,在現在銀行體系,要改變廣義的貨幣,是依賴商業銀行創造信貸,去刺激貨幣增長;第二,央行買國債,錢到了政府手上,但要錢去到實體經濟,政府必須增大開支,把錢注資到有需要的實體經濟裡面。」
這兩點,美國做得差強人意,筆者對日本QE的成效更悲觀。
進一步來說,筆者認為,QE只是急救藥,並非補品。有證據顯示,QE可能更像沙士時候用的類固醇,根本沒有治療的效果。有些用了病好,有些用了卻治不好,就算是病好的,卻要飽受骨枯的後遺症折磨。美國樓市泡沫爆破,從2006年底到現在已經六年多,有起色是時間的問題,未必一定是QE的功效。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2013年05月07日 貸評山下:金融海嘯肯定再爆

遠望未來全球的金融大趨勢,筆者認為壞消息是,金融海嘯無可避免會再次來臨;好消息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地域化」(Regionalization),有機會減低金融海嘯對亞太地區的衝擊。

歐美日巨債乃死症

猶記得08年金融海嘯,是由金融機構互相拖累而引發,最終由全球政府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包括財政和貨幣的彈藥,才暫時把局勢穩住,但代價是埋下了貨幣危機的種子,和加深了本已債台高築國家的財政問題。
我們都知道,歐債、美債和日債都是名副其實的「死症」,但當今之世,沒有人知道這些在浮沙上的城堡,會在甚麼時候一夜間倒塌。就算Rogoff和Reinhart搞錯了國債佔GDP90%這個臨界點,但相信大家都知道,債務過高的後果就是債務重組(或是貨幣危機)。
近期,美國財政部表示,將於今季內償還350億美元國債,不過,當局同時明言於下季再度借入逾2,000億美元。明顯地,美國希望透過「拖字訣」,去將觸及債務上限日期延遲,透過「買時間」為債務問題「吊命」。
俗話說「有借有還上等人」,但美國財政部「還完再借」的真面目卻是「有拖有欠」。事實上,美國自07年試過還債後,經歷六年,今次美國財政部再次宣佈還債,雖然背後目的「有古怪」,惟此行動對市場亦具正面幫助及象徵意義,如市場對美國財政信心增強、反映聯儲局追稅勤力、還債有助減輕債務利息負擔等。
然而,美債問題拖拖拉拉已有好幾年,而它不會「爆煲」的原因,全賴有中國及日本等國家大量持有美債。可是,筆者從去年底已經提出,日本無限QE(量寬措施)大有可能釀成黑天鵝事件。假設日本真的「虛不受補」而自身難救,那它會否拖累美國呢?
須知道「大難臨頭各自飛」,若日本因為QE而「爆煲」,日本仔等錢救國,無計可施之下只好沽出美債,屆時更有可能引發骨牌效應,連帶其他持有美債的國家,亦陸續拋售美債,令危機再度升溫(當然,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如果美國的情況還是可控,那麼從日本溜走的資金,可能反而放在美債;關鍵是,日本萬一陷入危機的時機,會否成為美債泡沫爆破的最後一根蘆葦)。

已發展國互相拖累

下一個金融海嘯,不會再只是金融機構互相之間的拖累,而是全球已發展國家之間的互相拖累,規模當然會更大。
危機應該是必然,但時間性卻無人能確定;不過,時間性會決定其破壞性。
這幾年來,全球金融市場在調整中(Reconfigurations),包括「去槓桿化」下,金融資產減少、資金和項目「西向東移」等。一個更明顯的趨勢,應該是「地域化」,說得悲觀一點,這是「去全球化」。但隨着中國的實體經濟走出去,特別是亞太地區,拉動金融的區域發展,這就會為全球金融版圖帶來一個新局面,有機會緩衝下一個源自歐美金融海嘯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