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2014年01月28日 貸評山下: 中國信貸危機 有誇大嫌疑

中國過去幾年信貸高速增長,存在不少問題和風險。不過,筆者發覺,坊間對中國的信貸危機看法,有部份是因誤解而誇大了。
市場一般都會提到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問題:很多地方政府,透過不同的影子銀行舉債,拿到的錢,卻用於回報非常低的基建項目上,例如興建一間體育館。
由於這些地方政府的基建項目,不能產生即時相應的經濟效益,於是不少坊間評論就認為這些地方債務,長遠必然會違約。
而且,最近的審計報告,確定了這類地方債起碼有2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看上去是一個天文數字,更進一步加強市場的恐慌情緒。

理順稅收 減依賴影子銀行

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反映了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失衡。自90年代中期開始,地方的稅收上繳中央比例增加,地方政府卻仍然要支付基礎建設。稅收上繳,開支卻越來越大,而地方政府又不能發地方債(類似美國的municipal bonds),地方政府唯有依靠賣地養家,造就了地方政府的「土地經濟」。「土地經濟」撐了幾年,卻又由於樓市過熱,中央立令推出樓市調控措施,迫不得已下,地方政府唯有透過影子銀行拿融資,才有能力繼續修橋鋪路。
單看地方融資平台所做的項目,就判斷為「大白象」項目,是言過其實,因為政府做的公共基建項目,by definition,就是那些市場不會自動供應,而是一些填補市場空隙的common good!
坊間沒有留意到的是,地方財政問題,不單是錢用在甚麼地方,更要理順地方政府和中央的稅收分配問題,也要開放地方政府直接融資負債,使地方政府的收入和開支的分配,更具可持續性,長遠便可減少地方政府依賴影子銀行。
進一步來說,20萬億元的地方相關債務,加上中央的10萬億元債,政府債合共是30萬億元,相對中國的GDP約50萬億元,政府總債務佔GDP的比例約60%,比起所有發達國家都低,當然,比起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卻較高。

融資渠道增 難大規模違約

中國政府債務總額不算低,但是否等於坊間指的瀕臨崩潰邊緣呢?筆者沒有那麼悲觀。另一個是關於呆壞賬的講法——認為很多企業會在新一輪的水緊情況下倒閉,造成大量的呆壞賬。
無可否認,2009年後政府瘋狂放水,導致「有關係」的企業水源充足,使市場充斥產能過剩的行業,回報很低,令股東利益受損。但是否就等於這些「有關係」的企業,會大規模倒閉呢?筆者也沒有那麼悲觀。
倒閉與否,關鍵在於周轉,即是這些企業是否有微利支付利息,或是透過金融機構再融資。
通常大規模呆壞賬的出現,是在一段長時間的超寬鬆的信貸環境,像美國2008年前的一段時間;但反觀中國,除了那些「有關係」的,絕大部份的企業都是在信貸緊絀的環境下,依賴超高利息的影子銀行艱苦經營。利率和信貸市場化、改善債券市場等,都會增加融資渠道,又怎會出現大規模違約呢?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2014年01月26日 趣BLOGBLOG:美麗的泡沫 聽G.E.M.唔玩GEM

香港歌手鄧紫棋(G.E.M.)在內地歌唱比賽揚威,同一時間,今年創業板股(GEM股,Growth Enterprise Market)亦發癲,無論成交、總市值以至財演推介次數,都媲美千禧年科網盛世,以及2007年股仔狂熱的年代。過去兩次高峯後,都是慘淡收場,前者泡沫爆破,南柯一夢;後者由天堂折返人間,再跌落地獄。似曾相識的感覺,最近數個月在港股重複地上演,是泡沫抑或錯覺,我信歷史數據。

創業板成交媲美千禧年

股榮翻查自1999年創業板(GEM)成立以來,統計單月每日平均成交超過10億元的,15年間只曾出現過3次,分別是千禧年的3月(14.64億元)、2007年的6月及7月(11.93億元及12.61億元)。去年12月GEM日均成交由年頭的2.3億元增至逾6億元,今年1月頭四周(截至上周五),日均交投倍增至12.8億元,尚餘4個交易日,有機會第4次錄得單月日均破10億元成交紀錄。
很多人質疑,科網股今時不同往日,且目前頗多GEM股都有盈利支持,不能與千禧年開個網頁就集資上市相比。參考歷史市盈率(PE),目前當然較2000年沒有PE的時候為佳,依照港交所(388)提供的數據,去年底GEM平均PE為49.25倍,較2007年7月底的45.5倍還高。一、二隻還可以解釋是個別例子,但GEM目前有近200隻股份,平均PE50倍,還高過年年增長爆燈的騰訊(700),打死我都唔信,隻隻都有賣點。
綜合今個月5份主要大眾報章投資版,推介買GEM股份數目共有56篇,平均每份每日總有一隻,去年1月同期,推介買GEM股數目合共只有9篇。數目飆升數倍,只是散戶「剛性需求」太強,有demand就有supply,炒物流、炒手遊、炒濠賭,唔理業務是否沾上邊,總之股份名有命名,財演及專欄作家自然對號入座,迎合潮流,這種感覺仿似回到千禧年及2007年大牛市,敢追敢買就會贏。
TOM集團(前稱tom.com,編號8001,現時編號2383)2000年3月在GEM上市,招股價1.78元,首日高見9.7元,收7.75元,較招股價分別升5.4倍及3.4倍。14年後,阿里巴巴入股中信21(241),一間沒有業務的公司,消息公佈後翌日,股價最多升6倍,收市仍升3.7倍。升咁多毋須解釋,一切皆自我演繹,昔日李嘉誠,今日馬雲,是巧合或有暗示,大家自行想像。
最後借G.E.M.《泡沫》歌詞作結尾,明白的自然明,唔明的也不用難過。
美麗的泡沫,雖然一剎花火,
你所有承諾,雖然都太脆弱,
再美的花朵,盛開過就凋落,
再亮眼的星,一閃過就墮落,
愛本是泡沫,怪我沒有看破,才如此難過。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2014年01月21日 貸評山下:市場波動性 非風險根源

標普500指數以1850點再創歷史新高,美國企業業績理想,恐慌指數(VIX)跌至12.28點,為2007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令市場猜測美國經濟是否出現「金髮女孩經濟」(Goldilocks Economy)?
「金髮女孩經濟」是90年代出現的名詞,它借用《格林童話》中小女孩在三隻熊家裏吃東西的故事,來形容美國90年代的經濟,特點是高增長、低通脹、利率可以保持在較低水平,過往案例有1985至1990年的日本、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2003至07年的中國。

波動性縱小 也可輸鑊甘

筆者認為,若美國經濟出現「金髮女孩經濟」,投資者更應關心,那三隻熊(風險)究竟在哪裏?雖然近期VIX指數差不多跌至歷史新低,但用此來作為風險定義,其實並不一定正確(見附圖)。
VIX是透過期權市場定價,計算標普500的引伸波幅(implied volatility),一般認為是VIX低,市場風險預期就低,而VIX和volatility亦即是統計學上的standard deviation,是在金融理論和風險管理學上廣泛應用的系數。例如,夏普比率(Sharpe Ratio)是用來量度「風險調整後的回報」(risk adjusted returns),把回報除以風險,就是應用了standard deviation和volatility的概念。在種種學術模型的支持下,很多市場人士都誤以為低volatility就於低風險。
記得Charles Munger(畢菲特的最佳拍檔)多次說,這是投資界最大的問題:把波動性當成風險,在逃避波動性的時候,往往會實際承受更大風險;相反,波動性大,實際風險可能不高。以出售認沽期權為例(sell put option),當合約未到行使價前,市場波動性較小,導致表面上看來風險很低,但只要行使價到期,資金損失的速度之快,則可以令人難以置信。無論是資產掛鈎票據(equity-linked note,簡稱ELN)或累計期權(Accumulator),主要的成份就是sell put option,在表面波動性低的情況下,不是企業或個人都損了手。
學術上以volatility作為風險量度,由於有其行業需求,很難改變,不過,作為投資者,真正的風險定義應為投資者的資金永久損失有多少(permanent loss of capital)。

印銀紙谷增長 表面美麗

事實上,美國政府的系統性風險只是透過量寬(QE)不斷去控制,當聯儲局放水時,市場就會變好一點;收水時又會壞一點,此舉反映為甚麼美國過去三年經濟時好時壞,增長一直不能保持較健康水平。有一個講法,是所謂的「Bernanke put」,即是在QE的支持下,市場像向聯儲局買了一個put option,減低了市場下跌的風險損失;但換句話說,亦即是美國政府向市場sell put option,表面上的波動性和風險是減低了,不過,過了臨界點(strike),其根本的系統性風險就會浮面。
正如著名對沖基金經理Ray Dalio所言,美國利用「美麗型去槓桿化」(beautiful deleveraging)令經濟表面上美麗,實際卻是利用實施債務貨幣化策略,透過印銀紙刺激經濟增長,引發通脹。beautiful的地方,就是在於去槓桿化收縮的力量,剛被印銀紙的貨幣增長力量抵銷,無論是去槓桿化或印銀紙都是過猶不及;問題是,美麗的背後,是否只是一層厚厚的粉底?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2014年01月19日 趣BlogBlog:四萬七恐怖過八萬五

先講一個寓言,一位主人有一匹老駱駝,駱駝由朝到晚任勞任怨幹活,主人想看看這頭老駱駝,到底何時是極限,於是不斷地向老駱駝加載貨物,但是老駱駝還是沒有垮,主人見差不多,最後還是輕輕地投了一根稻草在它背上,沒想到就是這一根稻草,令老駱駝轟然倒下。

特首心雄 業主惡夢

現實世界,特首梁振英就是那位主人,樓市就是駱駝。主人甚麼都沒有,冇民望、冇朋友,唯一憑藉的就是樓市。他深深明白,房屋政策成敗與他挽回民望、爭取中央信任,已經連成一線,沒有退路。所以,自上台之後,對樓市加壓的程度,猶如主人對駱駝一樣,沒有鬆手。
先以SSD、BSD以至DSD等印花稅壓抑需求,穩住樓價,今年施政報告劍指未來十年建47萬個公私營房屋目標,增加供應,股榮第一次感覺到,CY真的豁出去,講得出,堅做的到。2017年普選特首、CY部署冧莊前,每年47,000個建屋目標有多冇少,只是我憂慮,這個比董建華年代八萬五目標少一半的政策,恍如一根稻草,卻是壓倒樓市的兇手。
八萬五建屋計劃,是首任特首董建華1997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的政策,承諾每年供應不少於85,000個住宅單位,希望10年內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由6.5年縮短至3年。1997年提出,2000年首批「八萬五」時期興建的單位推出,當年共有85,710個住宅單位建成,及至2001年,香港當年共有10萬個住宅單位建成。
政策背後的推手、時任行政會議成員的梁振英,於2012年曾經解釋,八萬五這個數字是經長遠政策估算得出,只是適逢金融風暴,令樓價下跌。
1998年中原樓價指數(CCL)跌逾三成,2000及2001年大量供應湧現,兩年間樓價分別再瀉17%及9%,2002年再跌11%,五年間樓價累跌接近六成,人為因素禍害遠高於外圍經濟逆轉,負資產成為當時中產的惡夢。
新一份施政報告,在房屋土地供應着墨最齊、最實質,明言在全港各區額外找到約80幅面積逾150公頃用地,改作住宅用途,容許全港住宅地積比率提高約兩成。

樓市橫行 隨時爆邊

最新樓價指數創一年新低,好友或會質疑,數字只較去年3月高位低4.8%,「跌條毛咩」。但用過去20年CCL數字統計,去年樓價全年升3%,惟高低波幅只有7%,出現單位數波幅,只曾出現過一次,就是2006年。當年樓價僅升1%,與去年牛皮橫行等爆邊極度相似。2007年樓市急升25%,如歷史重演,今年爆落機會肯定大過爆上。
睇住CY在房策上雄心壯志,我反而雞皮疙瘩。唔怕CY走數,最驚業主要走佬。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2014年01月14日 貸評山下: 高息高通脹 A股大敵

記得畢菲特在1977年美國通脹高企時,發表了一篇題為《How Inflation Swindles the Equity Investor》的文章,談到幾個有趣的觀點。他認為股票就像是沒有限期的債券一樣(perpetual bonds),當通脹和孳息率上升,股票和債券價格都會下跌。更重要的是,就算股價沒有下跌,由於當時平均股本回報(Return on Equity,ROE)和通脹都是大約是12%,故此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實際的購買力並沒有上升。

內地實際物價 遠超官方數字

筆者認為,很多人都忽略了香港和中國的通脹、利率和股市的關係。無論是在內地或者是香港,如果單看通脹數字,都會低估了實際物價上升幅度;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出發,相信沒有人會覺得3%至5%的官方物價數據,有太大的意義。有學者估計,內地的通脹數字,平均可能更接近10%。這個非官方數字,或許可從統計的方法去辨證,但其實也可以從內地的實際利率去印證。一般而言,通脹和利率是有緊密正面關係(不過,香港由於實行聯繫匯率,沒有自己的貨幣政策,故此引進了美國利率走勢,和本地通脹不一定有關)。
一如通脹數據,內地官方的利率比實際利率低。在最近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前,內地一年期的儲蓄和借貸息率大慨分別是3和6厘。利率是一個管制市場,像所有的管制市場一樣,有官方價,自然就有真實的「市場價」,不過,由於這個「市場價」並非管制的官方價,當然就被稱為「黑市價」。甚麼是內地利率的「市場價」(或是黑市價)?答案當然就是影子銀行的利率。
外界對內地影子銀行的了解不深,不少都只是人云亦云;這也難怪,因為影子銀行根本是一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一個有機發展,並沒有規劃,而相應法規往往是走遲一兩步。
因此,內地影子銀行的定義難搞,任何在中銀監監管的傳統銀行以外的所有借貸,基本上都包含在內,包括信託、理財產品、小微貸款,甚至是私營的財務公司等。

企業近水源 利息成本相對低

在這個活躍的影子銀行中,儲蓄率不是3厘,不少理財產品的息率由5至10厘不等(高於10厘也有,風險當然會更高);借貸息率不是6厘,起碼是20至30厘,甚至有「過橋」的借貸,貸款更高於100厘年利率。
內地影子銀行和國外的最大分別是,中國金融系統主要是靠傳統銀行信貸支撐,企業債券市場小,於是所有影子銀行的「水源」主要是由傳統銀行而來;越接近「水源」的,越容易做多幾次「轉貸」,在影子銀行中獲利。
哪影子銀行跟股市的關係是甚麼呢?試想想,就算那些較大的上市企業,一般都比較接近「水源」,利息成本相對低,但都只是平均拿到10%至15%的ROE(非金融類的上市企業);那些較小的上市企業,或是沒有上市的企業,面對着20至30厘的利率成本,又如何能生存呢?因此,內地高得驚人的實際利率和通脹,才是股市的大敵。

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2014年01月12日 趣BlogBlog: 賺錢很簡單? 輸錢更容易

小時候愛蒲機舖,對格鬥遊戲尤其着迷。由入錢的一刻,已經知道遊戲不會無休止繼續,新手唔使一分鐘就被KO,就算是高手單挑電腦,總有Game Over的時候。因此高手享受被挑戰的、贏完一round又一round的感覺。
近期港股絕對有打機的感覺,打完濠賭、科網、物流,全世界一窩蜂喪打手機遊戲股,越炒越亢奮,阿仔打手遊,阿媽老竇就炒手遊股,已經絕迹證券行㩒機的順嫂,亦重新出動蒲機舖,一開市就㩒冧把買貨打機,每日打幾十輪,就好像去冒險樂園打機儲飛仔。
三個月前上市的IGG(8002),上周三飆升三成,翌日再升三成。股榮最驚訝的地方,是集團高層揚言,手遊賺錢很簡單,只要將同一遊戲發行多國語言版本,而每個國家充值額皆超過百萬美元,就財源滾滾。
賺錢很簡單,很久沒聽到如此輕狂的言論,是信心爆棚抑或講就無敵,自有時間驗證。但我認知的事實是,2011及2012年公司分別蝕800多萬及1,300萬美元,去年首三季仍虧損265萬美元,最近有中資行出報告,估今年賺4,000萬美元,孰真孰假,未來數季業績自有分曉,但在未有實質成果展現於人眼前時,已經寸爆,令人相當反感。誠如視富貴如浮雲的李嘉誠,未講過賺錢很簡單,今年躍升福布斯香港第二富豪的呂志和,亦曾坦言做濠賭第二已心滿意足。

颱風來到 豬也可飛天

一間剛上創板、股價累升逾兩倍的手遊股,豪言未來三年市值要破百億美元,較現時多逾6倍,恕我眼光淺,未見過有公司如此吹牛而成功到尾。
早前在網上聽到小米創辦人雷軍一句話,颱風來的時候,連豬也可飛上天。科網以至手遊公司順應潮流,乘風而去,威力可以很嚇人,但要記住,颱風總有完結的一天,風暴過後,仍在半空中以為識飛的豬,下場是怎樣,大家可以想像。
目前手遊的概念,或者正是千禧年科網熱及2007年阿里巴巴瘋癲的寫照,目前賺錢可能很簡單,但輸錢同樣很容易。

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2014年01月07日 貸評山下: 力谷環保 社會效益行先

不少投資者相信2014年的炒股主題,仍離不開物流與環保概念。事實上,各國政府推動綠色經濟乃大勢所趨,環保概念股有望興起,令垃圾有價,甚至炒成財富。
早於2009年金融危機後,美國政府便積極推廣綠色經濟,然後內地由於污染嚴重,也已此為發展綱領;甚至是香港,前幾年也跟風搞六大產業,其中包括環保產業。

挺本港回收業 靠完善藍圖

然而,當環保產業仍未有太大起色,香港卻出現「垃圾圍城」的情況。港人每日平均棄置垃圾量達1.28公斤,即每日製造接近一萬公噸垃圾,本港三個堆填區勢將不勝負荷。
筆者認為,環保概念除了是投資機會,對政府而言更是非常重要的環保政策。本港有不少棄置垃圾均屬可循環再造物料,政府應該在資源循環、廢物管理、廚餘回收等方面,採取具體政策措施,制訂行動時間表,實事求是解決香港的垃圾危機。
只有完善的環保及資源循環政策藍圖,本港回收行業才可有商機。現時本港的回收廢物主要是廢鐵、廢紙及五金廢料,這些廢物有一定價值,容易分隔處理,回收率高,收集並處理過後,便可出口外國。
但隨着本港租金及勞工薪金上漲,不少回收公司無法負擔營運成本,部份面臨倒閉危機,部份則索性放棄舖位,改用貨車進行流動回收,這就牽涉土地規劃問題。
很多新興商貿地區,其實可以用天橋、空地等地方,規劃作回收用途,這樣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擴闊生存空間。

垃圾徵費 執行細節待研究

其實歸根究柢,回收業的困局,在於香港的廢物處理出現界外效應:製造廢物者不用為處理廢物的費用埋單,於是廢物越來越多,回收業的生存空間卻越來越窄。
因此,現時正在諮詢的垃圾徵費建議,筆者認為必須盡快落實,也相信不少市民都願意接受。當然,執行細節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垃圾徵費的水平及方式(按容量還是按重量;每一戶還是每一棟樓宇收取;每月30至60元徵費是否合理)。據悉,台北和首爾等城市自實施垃圾徵費後,廢物量大幅減少,回收行業的生存空間也變得更合理。
最後,也是最富爭議的一環,就是回收後循環再造。現時香港回收後的物料,超過九成出口,例如運回內地加工處理,製成品其後運到香港和世界其他地方銷售。
有論者認為,政府應該用公帑,支持香港本身的再造業,因為既可減少運輸的碳排放,亦可支持本土多元經濟。反對者卻認為這違反市場經濟邏輯,未免浪費資源。筆者認為無論如何,動用任何公帑必須要為社會增加效益,當中有很多量度準則,切忌「為了做而做」,必須要先了解行業的長遠可持續性,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法,以及其帶來的社會效益有否被誇大等等。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2014年01月05日 趣BLOGBLOG: 恒指陳奕迅化 累死港股

恒生指數上周五勁跌逾500點,為超過半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對不貼市的股民來講,可能會問,發生乜嘢事,係唔係要走貨。但對於基金大戶及專業炒家,所謂小股災只是得啖笑,恒指大跌又好,大升又好,對他們影響不大,事關港股指標指數──恒生指數,在他們心目中,已淪為雞肋,嗤之以鼻,參考價值低,但卻成為他們去年輕易跑贏指標、勁賺表現費的準則。
恒指公司自1969年開始發佈恒生指數,44年間成為公認的香港股市指數,每逢傳媒講港股升跌,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恒生指數。港股=恒指,成為必然的方程式,叱咤風雲程度,猶勝過去十多年、在歌壇獨霸一方的陳奕迅。

紅籌國企佔成份股達52%

股榮不是專業歌迷,但起碼小時候,見過哥哥及校長瑜亮相爭又惺惺相惜;讀書時代四大天王你爭我奪,好不熱鬧;畢業後Eason由後起之秀,演變成現今無人可爭,長年稱霸樂壇。態度就是一切,年初的一個頒獎禮,陳奕迅「hea唱」成為熱話,我就聯想到同樣在指數稱霸的恒指公司。
歌壇如是,股市亦如是,一直以恒生指數食老本的恒指公司,或許長期處於comfort zone,忽視市場實際情況及需要,今時今日的恒生指數,我不認為是代表着大市的起落,大戶佢有佢炒熱門板塊,散戶卻繼續惘然,繼續一成不變的話,恒指及港股的結局只有攬炒。
恒指為人詬病的,是名義上是代表香港,理應由港資企業表現主導,但事實上,自2006年納入H股建行(939)後,本質已變成中港股市指數。恒指公司過去7年將成份股數目由33隻增至50隻,數目大增不代表擴大揀股範圍,三大國有銀行連同交行(3328)已佔四席,目前50隻成份股中,逾半(26隻)是紅籌國企,比重達到52%,另外24隻是港資企業,佔比48%,單是匯控(005)一隻已佔15%,以和黃(013)市值及在港影響力,比重竟不足3%,甚為諷刺。
過去數年,恒指公司推出數十個新指數,甚麼通脹掛鈎債券指數、低波幅/增幅指數以及等權重指數,感覺上「冇嘢搵嘢嚟搞」,問散戶甚至芬佬,冇人會睇,因為基本上與切身利益無關,「睇住托咩」。學青姐話齋,恒指公司應搞個新經濟股份指數,或受惠行業板塊股的指標,市好市壞自有憑藉。當然衞道之士擔心會掀起炒風,但就算你唔出,基金及投資老手一樣見風使舵喪炒板塊,老散卻繼續望住恒指,買內銀輸錢就賴市況差,結果更不願入市,惡性循環令成交萎縮。
無論是MSCI抑或新華富時等指數公司,在指數改革已跑先恒指公司,如果後者只滿足現況,故步自封,活在自我的世界,輸的是全香港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