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2014年05月27日 貸評山下:香港要升呢 自由不可少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上星期發表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香港被宿敵新加坡爬過了頭,更跌出三甲,後者連跳兩級升上第三位,報告一出,立刻引來熱烈討論。
香港三甲不保,可能是原地踏步,又或者新加坡做得較好,不過,其實排名跌一兩位,並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商界及市民是否藉此發奮圖強,儘快修補不足。早前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公佈的互聯互通指數,香港排第二,僅次於德國,反而美國及新加坡分列第三及第四,顯示香港並非失去競爭力,更有好多機會可以去把握。

改善基建硬件 最關鍵

洛桑報告的四大衡量指標中(政府效率、商業效率、基礎建設、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一項內的兩個細項「民生政策」及「政制框架」,香港排名雖大幅下跌,但以總分計並沒有變化,全球仍然排名第二;因此,不少評論以此大做文章,似乎有點以偏概全(無可否認,基礎建設和政府施政的有效性存在關係)。
商業效率退了一位,以及整體建設亦只維持在21位(包括五個細項:基礎建設、技術建設、科研建設、醫療和環境、教育),更加值得反思。香港的科技建設、鐵路、機場等等硬件容量,都是我們的死穴,如何投資於未來的資訊科技以及基建設施,才是真正的焦點所在。
香港跑輸給新加坡,這不但是政府的問題,而商界方面亦應有新的思維,不要只靠地產賺錢或以錢搵錢,除了金融外,應尋求在實業及工業上技術上的新突破,把科研成果多點產業化,發展新的知識型經濟。
至於麥肯錫互聯互通指數,是按商品、服務、金融、人員、數據及通訊五個範疇進出量及自由度,對131個國家及地區進行評估;麥肯錫的研究,源自於經濟學的觀察,認為互聯互通系數越高的國家或地區,越可以抵受經濟周期的影響,經濟增長也越快。
由於香港的獨特因素,包括其移民政策等,香港的「人員」互聯互通的分項比較低;前一段時間,自由行過多引發香港的承受能力問題,也印證以上基建不足的問題。因此,研究如何加強改善基建硬件,去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是比較逼切的議題。

遭前後夾攻 優勢仍在

一般認為香港前有新加坡,後有中國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可算是遭到前後夾攻,但麥肯錫指出,即使上海深圳等地開設自貿區,令互聯互通指數有所改善,但仍遠落後於香港,而且洛桑報告也將香港的經濟表現提升一級,至第七位,顯示香港的硬指標例如政府財政、經濟增長、失業率等仍然很好。洛桑報告引發了有趣的討論,但筆者認為,討論重點應該是如何解決最大的「大象」,就是香港經濟容量追不上發展需求,素以自由見稱的香港,應該把握自己的優勢,就是麥肯錫報告所指出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效率,將眼光放遠些,投放更多資源在科研、技術、環保、教育、土地開發等建設上。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2014年05月25日 趣BLOG BLOG:財演被碌爆卡 值唔值得?

約三年前,寫過一篇題為〈財演指數股中伏機會高〉的文章,有興趣朋友自己按回以下網址重閱,http://hk.apple.nextmedia.c......state/art/20111030/15753378,今次再寫,統計了今年4至5月份,合共34個交易日的十大升幅及跌幅榜中,被專欄作家、財經演員當日「寵幸」的數據。

大升或大跌 約三七之比

由於每日升跌榜中,部份股份成交額只有數十或數百萬元,散戶參與程度明顯不高,因此今次只計及大額成交的大升大跌股。合共680隻股份中,只有約13%(89隻),成交超過1,000萬元,升跌幅榜分別有53隻及36隻。
股榮用慧科搜索(WiseSearch)協助,89隻活躍大升大跌股中,當日獲財演在全港主要報刊及雜誌點名唱好的,共有33次。即推即中招、打入十大跌幅榜共有23次,佔比七成;至於有眼光貼中十大升幅榜的,則有10次,機會率三成。
表面上,數字代表了,大家跟財演買股仔,買中大升或大跌的機會約三七之比,再細心分析,其實23次即推即瀨嘢個案中,只牽涉到12隻股份,原因是當日股價暴瀉之時,巧合地有兩位甚至三位財演齊齊吹捧,股份受唔起如此祝福,即推即死。反觀10隻點石成金的推介,無一財演重複,好運成數頗高。
曾淵滄教授上周提及,「星美文化(2366)上周三急跌,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近日此股明明同時有多位股評人一齊推介,為甚麼會大跌?難道有人真的想坑害這麼多股評人?目的何在?」上周三星美瀉37%,同日有三位專欄作家推介(不包括教授),理由不外乎貨源歸邊、價殘值博、供乾好炒,結果真係攬炒。

面係人哋畀 架係自己丟

經常鬧股民聽完冧巴唔做功課,但畀冧巴的人有冇責任呢?作為財演,股榮認為不能推卸。財演的信用度每況愈下,被網民嘲笑,其實只是自己整死自己。當然,股民買賣,最後的決定權是在他們那裏,他們要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不過被騙多一、兩次,財演的信用會破產,無論你以往推介有多好。
很多時,莊家或有心人會同財演搭膊頭、食餐飯,然後叫你美言兩句,看起來無傷大雅,又畀到人情。但要記住,面係人哋畀嘅,架係自己丟嘅,被人抽完水利用完,自己的信用卻被碌爆卡,值得嗎?以往網絡未發達前,出了事可能只有行內人知道,但在資訊氾濫的年代,網民真的會起你底,隨時一Q清袋。
借用葉劉5月初對張炳良的金句作尾,送給各位專欄作家及自己,「人講你就信?咁大個仔!」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2014年05月22日 趣BLOGBLOG:好股等好運 好運要死等



發明家愛迪生講過,天才是99%的努力加上1%的運氣,不過在股票市場,努力與收穫絕對不會對稱。每日越落力炒股,㩒死股票機、睇實走勢圖,輸錢敗興而回的個案,見得太多了。套用在自己身上,炒股成功,是50%運氣加上50%的死等。

騰訊04年上市 冇人知乜水

先講何謂好股。諷刺地,大家所認定的好股,其實都是馬後炮。2004年騰訊(700)3.7元招股上市,當時大把人唔知佢係乜水,只知道有ICQ,唔係乜嘢係QQ。第一次買騰訊是2008年初,大約以55元買入,經過一年時間,股價近乎原地踏步。一隻唔郁的股,當時判定為衰股。衰股2009年中開始變好股,揸了兩年直至2011年,升穿200蚊就沽貨,沽貨賺到錢,好運及耐性的重要性一半半。
去年騰訊由200幾蚊重展升浪,一年間升至最高600幾蚊。今年多份報章及周刊訪問股東名冊上持股最多的散戶「赤柱股神」,就是由200幾蚊買起,到今年最高位分注沽貨。當大家齊露出讚賞的目光,認為他眼光獨到時,股榮只記得他的一句話,「真係好彩。」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低買高沽,但現實世界,除了財演模擬組合發達倉,邊有可能次次俾你buy low sell high。入行時前輩教路,買股票發達,一字記之曰:忍。騰訊2009年中升穿100蚊,股榮揸了年半有八成回報,每日指定動作,是早午按股票機700數次,甚至白癡地收了市還㩒數次,每次急回總有衝動沽貨離場,最後克服心魔的辦法,是把股票提出來,放入保險箱。
統計數隻最近三年坊間認為的好股,回報動輒以倍計,但再統計對上三年及五年回報,回報可能微不足道,甚至負回報。港交所(388)2005至2008年初爆升近十倍,但2002至2005年的三年間,升幅為75%。銀娛(027)2008至2011年回報只有20%,近三年爆升8倍,有能耐揸到尾,抵你贏,但是眼光好嗎?其實運氣及耐性,缺一不可。
有網友指股榮揸住內銀,但常唱衰內銀。唱衰是應份,難道樣衰都要話佢靚,之不過,我深信總有一天會否極泰來。目前唯有等運到,鬥長命。
廣告時間:下周六(31日)本報有財經龍門陣講座,嘉賓包括胡孟青、孫柏文、沈振盈及何啟聰。有興趣讀者可留意今日B4廣告,登記報名。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2014年05月20日 貸評山下:頁岩氣改寫石化業前景

在過去的10年,美國開探頁岩氣(shale gas)技術取得突破,令生產成本大降,產量逐年攀升,帶來全球能源格局大變天,成功將油氣煤價格由歷史高位拉下來,亦使美國在減輕對中東能源依賴後,得以調整其政治外交佈局。
中東油國面對原油產量以及對該地區油品需求量齊齊下跌的問題,近年開始積極為油品尋求新的出路,一方面到需求大國如中國設立合資煉化廠,另一方面則透過與國際石化巨擘,在本土合資合作設立大型化工的項目,希望藉加快戰略轉型,穩住自己在國際政經的地位,相信此類合資合作消息仍會陸續有來。

開採成本大降七成

由此可見,頁岩氣的出現,不單改變了世界能源佈局,也對石油化工行業帶來翻天覆地變化,對石化行業有着洗牌效應。
由於開採成本大幅下降,美國頁岩氣取代了石腦油(naphtha,或稱輕油),成為化工上游產品乙烯(ethane)、丙烯(propene)最平的原料,據一些台商所講,兩者成本相差達五至七成,導致越來越多廠商到美國設立乙烯、丙烯廠,並改以頁岩氣為進料。
由頁岩氣所提煉而成的化工原材料(如ethane),成本比較便宜,但產品的世界市價卻高居不下,使不少美國的化工企業,如Dow Chemical之類,在過去的幾年間股價大幅跑贏大市。
相反,不少中東的化工企業,卻要面對競爭對手的成本差異,要尋求轉型和出路。
一直以來,中東的化工企業,可以依賴傳統天然氣直接提煉化工上游產品如乙烯等,但天然氣存量漸漸供不應求,於是,惟有以石油依附的naphtha,提煉化工原材料。

企業合作變陣求存

由於naphtha依附石油而生,價格便要參考石油價格,必定會比以前用的天然氣,或是美國用的頁岩氣高很多。
於是,中東的化工企業(其實,只是作為一個例子,這也是全球所有化工企業要問的同樣問題),沒有頁岩氣的國家,其化工業是否也只有死路一條?
慶幸的是,據預測,美國2013至2015年期間,以頁岩氣轉成的氣油化工產品,只能滿足全國需求的四分之一,故此,傳統的油氣煤能源,就算價格比較貴,依然有一定需求。
另外,儘管頁岩氣可以作為能源及生產部分化工上游產品,但因其不含附加值最高的某些物質,市場廣泛使用的塑膠及化纖物料所需的,仍要靠石腦油進行裂化生產;換句話說,石腦油雖然成本比較貴,但所出產的則比較多元性,而且某類型的更是比較珍貴。
故此,近年這類化工產品價格非但沒有下跌,還因石腦油產量萎縮而企硬,有見及此,中東國家的獨立油企避開頁岩氣「鋒芒」,其中阿曼與英國石油、沙特阿美及陶氏化學,分別斥巨資在本國就近設廠,生產那些無法由頁岩氣轉成的化纖原料產品,為自己尋找生存空間,看來,此類的行業轉型整合已成為趨勢。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2014年05月18日 趣BLOGBLOG: 踢爆692 原來「厚多士」

月前與一位在行內有40年經驗的交易員茶敍,獲告知近年莊家發放訊息及散貨的一個渠道,是透過討論區。莊家會派員在各主要forum扮演臨記,發帖邊隻、邊隻掂,消息半真半假,部份更繪聲繪影,聲稱與公司高層友好,搭通天地線,不經意露出半句內幕情況,被炒友視為「生神仙」。
原本對此不以為然,但編號692的中國家居,5月5日被本報報道〈揭中國家居業務四疑點〉,參與的同事告知,事件在討論區上迴響甚大,某程度印證前輩的說話。
三年內改名兩次的中國家居,3月底報0.9元,停牌三日,復牌後四日內暴瀉75%。原本,一隻市值僅五、六億元公司,大升大跌屬等閒之事,但成交竟然誇張到有三、四億元,換言之,除莊家外,散戶參與的程度相當高,順理成章成為調查目標。
由4月初開檔案查692,其間找回過去一、兩年的公司交易,以至前往中山直擊,整個調查耗時一個月。692停牌近一個月、於5月2日復牌飆升80%,5月5日本報報道曝光,只是適逢其會,公司及後再停牌執漏。討論區上有個692集中討論帖,短短一個月內,竟合共有超過500頁、逾7,000留言及近40萬人查看,相比5月5日網上報道調查僅三萬次點擊,網上世界絕對是莊家股的藍海。

瀨野網民 自怨自慰變阿Q

報道出街,討論區上很多投機性買入692、無奈等復牌的網民,少不免媽叉《蘋果》「厚多士」,毒果別有用心。如果真的要形容這班人,股榮可以用三組詞解釋:自戀、自怨及自慰。
網上的散戶,很多人指摘他們是廢青,其實憑他們所寫的留言,一點都唔廢,卻是非常懶,但又以為自己醒過人,能全身而退。花了個多小時睇完所有留言,大部份都承認買692是投機非投資,部份亦有睇通告,知道公司運作,甚至有人對公司了解程度,勝過坊間財演及專欄作家。對公司自戀的心態,蓋過公司過去的不良紀錄,他們會以NAV高過現價、股東被斬倉屬短暫事件,來自我肯定押中寶。
公司停牌,被人質疑,個個網民忽然福爾摩斯上身,為問題公司解畫。買嘅時候連通告都唔望一頁,被傳媒插爆後,仲勤力過大考,四、五十版通告睇幾次,又上網站做DD(盡職審查)。越知道得多,越自怨自嘲,冀望復牌後即走,以後唔再買衰股。
當一大班網上怨青聚集的時候,就會發展成自慰的局面。原來身邊有咁多人集體瀨野,彼此間就有共同的敵人,槍口一致對外,阿Q式的自慰精神,表面上互相打氣,其實只是在失敗及屈辱面前,不敢正視現實,祈求互相打氣,在精神上實現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看到這麼多阿Q,其實真的很悲哀。
有人講過,炒細價股夠型夠guts,贏錢話咁易。曾經聽過一個經紀向順嫂介紹買股仔翻一番的故事,經紀陳說,只要短炒十次,每次贏7%,就十萬變廿萬,so easy。經紀沒有騙阿婆,但連贏十鋪,鋪鋪連本帶利押上去,難度會低過買一鋪藍籌博double嗎?夠guts短炒細價股,點解冇guts買藍籌長揸。
692復牌後,股價原地踏步,成交逐漸萎縮,散水格明顯。在討論區上吹到宇宙最強都好,又不是「還番畀你」。一心諗住賺快錢的人,最終結局是輸得更快。我哋唔係想蝦你,只係你自己找死。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2014年05月13日 貸評山下:金融改革 觸動銀行神經

芝加哥經濟學派中,可謂高手如雲,包括捍衞自由經濟聞名的佛利民,以及剛去世的貝克(兩人均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其實早在1930年代,就出現一個所謂「Chicago Plan」的大型經濟計劃,針對當時大蕭條後的金融結構重整,不過,後來並未有實施。
這個計劃,在金融海嘯後似有復活討論之勢,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研究部門重提舊事,著名的芝加哥大學商業學院教授柯克蘭,也寫了一篇論文分析,《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田和夫近日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

去槓桿影響賺錢模式

當然,這類的觀點,實屬金融體系大手術,而非小修小補的工作(比這幾年已經較嚴謹的監管條例更激進),短期可行性非常低,但筆者不會太快否定這些建議的可能性和建設性。
Wolf在其文章「貨幣供應權應收歸國家」,提出解決政府與創造「私幣」(private money)的銀行互相依存,從而造成經濟不穩定的方法,是將貨幣供應權收歸國家,在貨幣創造與金融中介職能分離下,銀行不能再用高槓桿(例如以1元資本做10、20甚至30倍放貸)牟取厚利。
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的是,現代金融經濟(尤其是銀行)的重要性,是它們分擔了部份創造貨幣的功能。
現時,貨幣由兩個渠道創造,一是政府(透過央行)所造的是基礎貨幣(monetary base);另一渠道是銀行,透過所謂的fractional reserve的體系,把部份存戶的存款再借出去,創造了廣義貨幣(broad money)。
其中,廣義貨幣比基礎貨幣大很多(以香港為例,政府及銀行創造的貨幣比例約1比9),反映了銀行在貨幣供應的重要角色。停止fractional reserve這個系統,要求把所有存款以為現金(或短期國債)作為儲備(或準備金),就會拿走了銀行創造貨幣的角色。
此外,柯克蘭的論文中,也建議所有的信貸皆需要股本(equity capital)作支撐,使銀行有幾多錢才可以貸多少錢出去,不能「空手入白刃」,透過借別人的錢再借出去賺錢,避免過份槓桿化。

IMF:長遠利經濟增長

銀行的盈利模式,除借別人的錢再借出去賺錢,更加重要的是,銀行「borrow short」(向存款人借入短期錢),然後「lend long」向貸款人放出長錢,這種長短期資金錯配,本身就並非一個穩定可持續的模式。
因此,久不久,銀行體系就會出現擠提(bank run),造成金融動盪或經濟不穩,美國聯儲局當年就是因此而成立,變成一個最後借貸人(lender of last resort)穩定各方信心。
換句話說,央行(政府)是銀行體系盈利模式的大後盾,這等於用市民的錢去補貼整個銀行體系的盈利模式。
為化解銀行體系對經濟穩定可能造成的危害,其實不斷有經濟學者提出不同的的方案,部份建議提高銀行的資本金,大力去槓桿化,但哪個水平的槓桿比率為之最恰當,仍然沒有共識。
Chicago Plan這類徹底的手術,對經濟影響是甚麼呢?這等同一個巨型去槓桿化行動,短期震動應該無可避免。
不過,有趣的是,根據IMF的研究顯示,長遠對經濟增長有正面幫助,使資源分配到更有經濟效益的板塊,減少經濟信貸炒賣周期,長遠提升經濟生產力。
當然,此舉後果非常嚴重,而且勢必影響銀行的利益,短期相信可行性十分低,不過,值得繼續留意和探索。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2014年05月11日 趣BLOGBLOG:還是覺得「李」最好

超人金句「富貴如浮雲」,可算刺中今年大多數股民以至基金界的心聲。今年初,以濠賭及科網為首的新經濟股,氣勢如虹,贏錢話咁易。不過煙花燦爛,總有落幕的時候,升很快,跌得更快。短短兩個月,新經濟股沉淪,今年所有升幅被抹得一乾二淨,龍頭股較今年高位平均跌兩成,手機、手遊及支付股更高位累跌一半,滿地眼鏡碎之餘,紙上富貴刻骨銘心。

新經濟股升勢閃逝

股榮統計去年12月下旬至今月1月上旬期間,五大主要報章及三份財經雜誌,綜合共35位財演、基金經理及投資大行的年度意見及推薦股份名單,今年建議吸納新經濟板塊或股份共有29位,佔比達到83%,另外推介內房內銀等舊經濟股份有4位,其餘有2位吼買長和系股份。
今年過了三分一時間,最終是主流意見脫穎而出,抑或舊經濟股再次抬頭,結果存有很大變數。這一刻,我直覺認為,今年港股陰乾格,超人系股份避險一流。
由去年2月超人計劃將酒店當住宅賣、7月部署賣百佳、9月宣佈將港燈(2638)獨立上市、10月傳出分拆屈臣氏,甚至期間出售上海及廣州物業,輿論上一面倒指上述舉動與撤資畫上等號,即使李嘉誠高調接受內媒專訪解釋,撤資疑團揮之不去。
上周五中國社科院發表《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提及李嘉誠旗下公司撤資傳聞或損港競爭力,長實迅速澄清,速度之快史無前例。
唔理黑貓白貓,識捉老鼠就係好貓。套用在超人身上,我理得「李」撤資又好,調資又好,識得升的股票先叫好投資。縱然政治不正確,芬佬卻暗buy長和,關鍵係李嘉誠三個字。去年內地樓市仍然熾熱,超人連優質資產亦願割愛,眾人只以撤資為由,今年中外媒體一面倒轉吹淡風,指樓市嚴峻,驀然回首,超人似在闌珊處偷笑,連帶小小超亦醒水高沽北京盈科中心,72億元袋袋平安。

李家五寶跑贏大市

股票市場十分現實及誠實,芬佬用銀紙去投票。過去一年恒指跌近6%,賣樓最少的長實(001)升15%,賣樓最多的新地(016)及恒地(012)反而跌一成,和黃(013)則有25%回報。今年頭五個多月,去年藍籌三強的銀娛(027)、騰訊(700)及金沙(1928),已經錄得負回報,暫被超人父子五寶(見表)拋離。
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這就是李嘉誠成為首富的主因。行動已經說明一切,未來股市又好、樓市又好,睇住超人動作,大家總會找到些蛛絲馬迹。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2014年05月08日 趣BLOGBLOG:iPhone衰夠 蘋果轉運

自從智能手機面世,股榮過去五年間買了三部手機,第一部是iPhone3s,用了兩年跌極唔壞,最終貪新鮮換三星S3,又用了兩年,今年買入小米3。換機同買賣股票一樣,都是跟紅頂白的事。首部智能電話,正值是蘋果股價開始飆升的時候,及至換機,卻是三星崛起的時候,而小米則是近一兩年增長速度最快的公司。
蘋果股價近日重上600美元,由去年中400美元水平反彈50%,較2012年的高位705美元,相距15%。另一邊廂,死對頭三星股價去年第三季見150萬韓圜後,近日在130萬韓圜附近上落,與歷史高位相距同樣約16%。

新機令人期待

兩者表面上平分春色,但強弱似乎有逆轉之勢。三星所屬的Android陣營,雖然佔智能手機市場超過80%份額,而蘋果的iOS只有13%,不過前者卻有見頂之勢,貴價新款機無新功,換機實無聊,至於中低價機卻鬥cheap,毛利率受壓。
如果要數值博率最高的手機股,蘋果做膽、拖通達(698)。
押注蘋果,是因為它已衰到貼地,衰無可衰。股榮記得兩年前曾統計,iPhone及Android在《蘋果日報》手機Apps點擊率,比例是六四之比,即是每100次hit rate,iPhone佔60次,而Android機只有40次。及至去年9月,比例已逆轉至35比65,iPhone輸晒。半年後的今日,比例約33比67。

通達勝在夠濫

換言之,Android陣營無論如何擴張,但鍾情蘋果的機迷,過去半年堅守陣營,未有變心,事關走的一早已走,留低的絕對忠誠。
坦白講,去年蘋果推出的兩款新機,繼續食老本沒突破,5c即使炒燶,卻靠新興國家市場,令今年首季銷售按年升17%,至4,372萬部。
無論果迷又好,或是其他機迷,對即將登場的新iPhone充滿期待,只要有大螢幕,就算無市傳的心率耳機(heart rate earpods)或無線充電,一樣引死大批人換機。
600美元的蘋果,根據彭博綜合券商資料,今年及明年預測市盈率(PE)分別為13.5倍及12.5倍。如果大家都嫌貴的話,其實我都唔可以講乜。至於點解揀通達,一個字,夠濫。
通達目前向聯想(992)、酷派和小米等六大內地客戶提供手機零件,網羅所有cheap機定單。目前台灣股王是大立光,為高階手機相機鏡頭的主要供應商。通達做cheap機,密食當三番。
至於三星,股榮用完小米,不得不讚山寨的偉大,軟硬件都抄足,用三分之一價錢,享受到三星高階機的性能,試問仲邊有人買三星。
歷史不斷重現,如果信風水輪流轉,買蘋果公司股份,或者今年最佳投資。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2014年05月04日 趣BlogBlog:邪惡的強迫金

如果要數最邪惡的投資產品,就是強迫大家月月交保護金的強積金。兩年前,強迫金加價25%,供款入息上限由兩萬提高到二萬五。下個月開始,再加價20%,供款入息上限提高到三萬元,每月供款上限由1,250元提高至1,500元。

盈富平靚正? 不在選擇範圍

過去兩年,大部份打工仔加薪不足一成,強迫金兩年加價兩成,憑乜嘢?積金局這兩年間,不停吹噓受託人基金管理費紛紛下調。
2012年6月,強迫金整體基金開支比率是1.73%,至今年4月尾,開支比率是1.69%,兩年減少0.04個百分點,真係好「叻叻」。如按去年底強迫金總資產5,140億元計,基金受託人無論輸贏,去年都袋走87億元佣金,幫打工仔慳了2億元咁大把。畀完錢人,仲要講聲多謝,這就是強迫金。
事實上,所謂開支比率創新低,只是數字遊戲。根據積金局收費平台資料,管理費1.75%或以下的基金比例,由2011年底的40%增至今年4月的50%,數目由169隻增至241隻,增加72隻,股榮統計了這72隻低收費基金,超過三分二是受託人新推出的基金,以回應積金局要求。至於旗艦及推出長時間的基金,收費更可能不減反增。如計算管理費1.76%或以上的強迫金基金數目,只是由2011年底的244隻,減至今年4月的240隻。
6月加價後,保守估計,十萬多個打工仔受影響,整體供款總額每月將增加5,500萬元。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受託人「乞兒式」減條毛給你,然後每兩三年又加一次價(提高上限),月月進貢、歲歲加價,到底誰是贏家,積金局應該心裏有數。
過去兩年,股榮對強迫金只有一個訴求,就是將盈富基金(2800)納入可供選擇基金範疇內,結果得到的只是「不可行」、「要作業界諮詢」、「坊間有受託人提供同類追蹤恒指產品」等敷衍回應。歸根究柢,其實是怕損害業界的既得利益,怕管理費每年只有0.1%的盈富做爛市。
目前,大家透過證券行或銀行買盈富,計埋佣金、存倉費及交易徵費,收費只是0.2%至0.3%。相反市面上10餘隻追蹤恒生指數的強迫金,管理費最平約要0.78%,部份管理費更達1%。無論收得平或貴,過去一年的表現平均只有約2%,跑輸盈富約3%回報,更差的如中銀保誠,足足跑輸四個百分點,無論短期、中期及長期,你注定跑輸盈富。點解毋須用腦,照藍籌50隻成份股執藥揀股都跑輸,原因很簡單,強迫金唔收高管理費,點賺錢啊。

病向淺中醫? 末期才可提款

強迫金推行逾13年,聲稱有突破的半自由行,累計轉會僅12.6萬宗,佔近250萬名強迫金供款人約5%。剛宣佈提出修訂,建議容許罹患末期疾病、只餘一年命人士,可提早領取強積金,但需醫生簽發證明。小學生都知,病向淺中醫。
尤其是癌症早期,是治療的最佳時機,當有命有得救時,自己儲下的退休金都不能用,及至病入膏肓等死先有得用,強迫金隨時變為殮葬費。
生前月月交保護費,但退休後保障唔夠,病了唔死得用唔着,這不是倫敦金、這是強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