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2014年08月31日 趣BLOGBLOG: 給肌健協會的一封信

劉偉明會長:
得知香港肌健協會(以下簡稱肌協)截至上周五已收到2,300萬元善款,甚為欣慰。過去8年,肌協累收公眾捐款約170萬元,平均每年收20餘萬元。「冰淋城下」活動短短一個月,肌協竟收到相當於100年的捐款規模,我同意你向傳媒所講:「我哋無能力製造風潮,(有就要)食盡佢。」
肌協1998年籌辦,16年間港人對肌協所知有限,即使斌仔04年要求安樂死,2006年日劇《一公升的眼淚》講述病患,也僅引來社會短暫迴響,然後再被遺忘。今次一桶冰令全城關注及捐款,絕對是奇蹟,熱潮逐漸冷退,往後要複製成功方程式,可謂可遇不可求。如何運用這筆逾二千萬元的慈款,將是肌協將來重中之重。
肌協上一個財政年度,總收入僅159萬元,當中公眾捐款只有18萬元(佔12%),公益金、李嘉誠基金會及中電分別貢獻26%、20%及19%。社署及其他基金則佔餘下13%及10%。期內總支出188萬元,赤字29萬元,儲備有289萬元。

芬佬揸數一樣會損手

突然有一筆2,300萬元巨額善款,留意到坊間很多聲音指,要聘請專業基金經理來管理,對此我有保留。剛翻閱肌協2011及2013年報(2012年未能打開),當年利息收入分別為32及325元,反觀銀行收費為67及706元。以去年手頭及銀行存款有逾百萬元計,估計只是將錢放在銀行活期收取0.01厘的息率而已。
很多時,人總以為基金經理揸數一定「有得賺」,忽然有筆橫財,交給芬佬管理,似乎合情合理。不過,就算搵芬佬揸盤,遇到市況逆轉,一樣會損手爛腳。全港最大慈善組織之一的公益金,算是以基金管理形式,把億元計的儲備、滾存得較好的機構。
公益金的投資組合份為兩部份,基金經理負責股票及債券等投資組合,另一部份則由公益金管理財務資源,主要投資港幣及人民幣短期存款、人民幣債券以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上期〈趣BLOG BLOG〉曾提到,公益金去年行政支出達2,158萬元,佔總開支比例達7%,在此可以補充一下。2,158萬元行政支出,250萬元是馬會贊助,80萬元是其他指定行政贊助,另外1,830萬元,則由行政管理儲備中的淨投資收益撥出。藉着目前約15億元投資組合,去年公益金賺取約6,500萬元淨投資盈餘,以此補貼行政支出及籌款費用,令到真正收到的一分一毫能全數捐贈予肌協等社福機構及NGO團體。
公益金兩個投資組合,會因應市況而調節比例,旺市時股債比重較高,但遇上2008年金融海嘯,2008及2009年度投資基金皆錄得淨虧損,2009年度更蝕逾億元。反而過去十數年間,公益金撥款基金淨投資盈餘無論好市淡市,都穩定有1%至4%回報。
近數年港息雖近乎零,但不時見到有銀行推廣港元及人民幣短期定存優惠,息率動輒兩三厘。股榮深信,反正被芬佬可能硬食2、3%管理費,肌協請芬佬管錢,不如請位對數字敏感度較高的專業人士,睇實各銀行間的存款優惠,將來之不易的善款作最穩陣的投資,倘若每年2,500萬元儲備能有2厘回報,即有50萬元盈餘,足以應付去年全年對病人藥物資助。
慈善工作不單是即時及短期福利事業,也是一盤中長線發展、講求延續性的公共服務。錢易使難籌,謹請謀定而後動。
祝善款源源不絕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2014年08月28日 趣BLOGBLOG:淋冰捐錢背後的數字


「冰淋城下」(Ice Bucket Challenge)近半個月在全球掀起一陣熱潮,有人「自淋」找數,有人選擇捐錢「算數」。今次淋冰活動的大贏家,肯定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的組織。截至上周五的一個月,ALS已收到逾5,000萬美元捐款,較去年全年收到的,還多七成。

捐款ALS 受助人落袋不足兩成

捐錢目的是希望自己所捐的金錢,盡可能全數落入有需要的人手上。以前若有睇東華、保良局等籌款活動,大家都聽到「所有善款扣除各項開支,會全數撥入社會服務」。包括股榮在內,大部份人對此不以為然,捐錢前後,都不會對有關機構點用善款深究。
淋冰活動夠Gimmick,玩玩無妨,但對於ALS是一個甚麼組織,善款如何運用,有需要起起底。每間慈善團體相當於一間公司,每年都要向公眾披露財政報告。網上年報顯示,ALS基地設在美國,截至2014年1月底止的最新年報,捐款及其他收入累計有2,910萬美元,總開支則為2,620萬美元。
開支分項中,支援患者及家屬僅510萬美元,佔比19%,資助相關研究及用於公共和專業教育,分別佔總開支28%及32%。另14%用於籌款活動,7%用於行政費用。簡單講,你捐100元給ALS,只有19元直接幫到患者及其家屬,反而籌款費用連同組織燈油火蠟、人工等行政管理開支,卻佔21元。
先旨聲明,股榮並非指ALS沒善用籌款,對比其他慈善機構,我希望有關金額能最快、最直接、幫到最多有需要的人,而非純粹捐左先。翻查五間本港主要慈善團體,開支有三部分:行政、籌款費用、救援及支援等項目。救急扶危的金額一般都佔總開支86%至95%,相當正路。
貴為全港最大慈善機構,公益金去年行政支出達2,158萬元,佔總開支比例達7%,其他只有約2至3%。籌款費用佔總開支較大的有無國界醫生及樂施會,比例介乎9至11%。
較早前魏力向股榮挑機淋冰,自淋找數後,也決定將原先打算捐予ALS的1,000元,轉為捐給無國界醫生。伊波拉病毒在非洲肆虐,疫情嚴峻前所未見。目前無國界醫生有超過1,200名救援人員在非洲治療不斷新增的病人,以身犯險,值得尊重。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2014年08月26日 貸評山下:盲目派錢難解老年貧窮

香港老年貧窮問題嚴重,65歲或以上貧窮長者逾38萬人,加入政府恒常現金福利後,如長者綜援和生果金,貧窮數據亦逾29萬人,貧窮率達33.3%(長者生活津貼出台後,情況進一步有所改善)。在領取綜援的個案中,超過一半是老年人,佔整體老年人口的18.4%。
問題是,向所有過了某個年紀的市民派錢,是否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呢?

全民老年金幫助有限

最近,政府委託港大教授撰寫退休保障研究報告,建議推出全民老年金,所有65歲或以上本港永久居民,毋須資產及入息審查,每人每月可獲3,000元老年金。建議由三方供款,政府首先注資500億元,然後勞資雙方額外供款薪俸老年稅,超過2萬元薪金的僱員,勞資雙方各供月薪的2.5%(上限為月薪12萬),低於2萬元的,所供的百分比更低。
筆者同意老年貧窮問題嚴重,不過,老年金開宗明義說明,老年金不是福利。從報告所提供的資料來看,老年金不會對最貧窮的老人有任何幫助,即是那18.4%領取綜援的長者。
老年金的來源和支出就很明顯,為使計劃可持續,錢的來源約有一半是從現有政府對長者的福利,即是所謂長者社會保障轉移。長者雖可繼續拿綜援,但老年金就會當成是收入,從綜援金額扣減。換句話說,領綜援的長者,不會有任何額外的收入。諷刺的是,老年金的用意是非福利,但要支撐其營運,卻又用政府老年福利的開支作為基礎。
有論者指出,現有的綜援制度不健全,筆者也同意制度極需要改革,但不應以盲目派錢作為解決手段。

經濟條件較好反受惠

老年金不單對綜援長者沒有幫助,就算對不用領綜援、但符合資產入息規定的那一批(超過40萬元)正在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每月2,285元)的人,其實幫助也不大,只是增加約700元的收入。
報告一方面承認資源有限(2026年有負現金流,2042年累積餘額應該也是負數),但另一面希望達到全民人人平等的崇高理想,於是唯有拉低老年金的金額,卻令最有需要的長者生活得不到改善。
哪些人會最受惠呢?就是本身不能拿綜援和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即是經濟條件較好的一半長者。所謂強制性的勞資雙方供款5%,等於增加收入稅5%。有論者認為供款不是稅,是漠視強制性的含義。老年金3,000元除以5%,就是6萬元,收入少於此數者,拿到的會多於付出,多於此數的,則會付出多於收入。個人收入高於6萬元的人,是屬於香港頂層10%的高收入人士(撇除供款年期計算)。
報告以老年貧窮問題為切入點,卻完全沒有對這個老年貧窮問題有任何舒緩的建議。
筆者同意需要社會保障制度,但保障者乃是幫助不幸有需要的人士,在資源有限下,人人派錢似乎並非最佳辦法。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2014年08月24日 趣BLOGBLOG:中國故事的騙局



曾幾何時,多位天王級基金經理信奉China Story(中國故事),認為未來數十年,中國經濟會是世界的新火車頭,押注中資股冇得輸。數字上,中國故事於經濟層面,的確跑贏歐美幾條街,每年GDP達高單位數增長,但可悲的是股市不斷往下走,內地散戶越炒越走,買中資股的外資及芬佬,均鎩羽而歸。
還記得前特首董建華講過,「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更好。」但套用在港企及港股身上,完全是兩回事。
早幾年前,港商紛紛北上掘金,以為13億人口商機無限,有大茶飯食,殊不知北上後,被人「小米式」抄襲,配套一樣,價格沒優勢,結果大部份損手收場,近年開始醒覺,回流香港業績更好。
以香港傳統藍籌為主的MSCI香港指數,上周四突破2007年10月高位。十大比重股中(見表),沒有中移動(941)、沒有內銀,全是大孖沙本地地產及公用股,甚至有近期大熱的領匯(823),難怪恒指公司都要改例,令領匯有機會染藍。反觀MSCI中國指數,只是處於2009年水平,距2007高位低35%。恒指月內突破二萬五,相比2007年近三萬二,低約兩成,就是因為一半比重是中資股。

中資股落後 管治質素更差

統計07年10月30日全數藍籌與今日比較,有19隻現價已重上七年前歷史高位。當中有6隻是中資股,佔比約三成,其餘為港資及美股。
表現最好的是騰訊(700),現價較七年前高8.5倍,排第一,第二至第八為非中資。至於恒指比重最大的兩隻股份──滙控(005)及中移動,則較07年10月底低四成。
坊間經常有種錯覺,以為香港失去阿爺照住,會撈唔掂,但睇番股市表現,恒指若非中資股陀衰家,指數已迭創新高,與歐美股市並駕齊驅,當大家終日留守內銀及其他國企紅籌之時,傳統本地薑股份,其實是最突出最穩陣的板塊,終日嗌平的中資股,追落後其實只是更落後。
中資股股價落後事小,管治質素變差卻事大。最近出事的諾奇(1353),兩度被中證監否決在內地上市,卻竟然能在港掛牌,上市僅三星期,大股東就將公司錢轉到內地戶口,繼而抵押公款,然後夾帶私逃。更令人驚訝的,是作為諾奇上市獨家保薦人建銀國際,於停牌前持倉由21.66%大減至0.14%。低質素的內企、疑似內幕交易的中資投行,連A股也容不下的垃圾公司,點解香港要硬食。
滬港通很大機會於10月中旬開通,與金融界朋友聚談,內地職業炒家的伎倆及手段,很可能令港股趨向A股化,「咁都得、唔係化」之事,將成為港股每日的寫照。還是曹仁超對滬港通最一針見血:「香港是好乾淨的水,內地是好污穢的水,(滬港)『通』完後,你認為香港的水會變得更乾淨還是更污穢?」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2014年08月19日 貸評山下:如何打造健康增長模式

全球不少國家地方均面對日趨極端的貧富懸殊狀況,社會上自然有聲音要求政府介入,包括財富再分配和稅收改革等。不少措施好心做壞事,要切實改善財富集中這個狀況,經濟學家只能說,財富不均較均貧好,又或者以較長遠的措施入手,如教育和科研技術。但更普及的教育和更發達的科研,是否就能真的減低財富集中度,越來越成疑問。

生產力成貧富懸殊關鍵

最近,諾貝爾經濟得獎學者Edmund Phelps在《金融時報》撰寫文章「Corporatism not capitalism is to blame for inequality」,認為生產力(productivity)下降,引致實際利率長期低迷,才是貧富懸殊關鍵。他認為,和生產力下降相關現象,如資本投資增長放緩和科研創新減少等,最重要因素是所謂的corporatist values(團體價值),包括solidarity, security and stability等,導致一系列反市場競爭的政策和行為。他認為貧富懸殊不要怪資本主義,是市場力量和競爭價值並未充分體現。用價值來解釋貧富懸殊不算創新。有趣的是,他認為solidarity(團結一致)這個價值結果,反而是貧富懸殊。筆者認為Phelps的整體思辨中,忽略信貸對財富分配的影響。
著名對沖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是全球宏觀策略中,最大最成功的其中一個,其創辦人Ray Dalio認為,信貸(credit)對經濟來說是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最少人理解的一環。套用Ray Dalio的框架,當信貸(credit)增長高於收入(實際利率長期低迷可以是其中一個因素),收入(income)增長又高於生產力(productivity)提升的時候,就會出現過度信貸,有或者是債務泡沫。

信貸有好壞 視乎怎分配

信貸,有好壞之分,也有不夠和太多的分別。好的信貸,增加整體經濟生產力,帶來未來的收入,簡單例子是有用的工廠機械融資;壞的信貸,是倒錢落鹹水海,例如信用卡消費豪吃但沒錢還。不夠的信貸影響生產力,如發展中國家的中小企和個人,因此才有小微貸(microfinance)的出現;太多的信貸,除導致資產泡沫外。一般而言,對生產力的提升,會有遞減的作用,例如當大部分信貸只流向房地產相關的項目,忽略其他實體經濟和科研創新的項目。換句話說,太多的信貸,往往又是壞信貸比例更高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更多的信貸可刺激短期經濟增長和整體財富,如果信貸過多,其項目又不能提升經濟競爭力,長遠只會扭曲經濟發展,導致生產力不增反跌。
進一步來說,過度信貸可能也是一個原因,導致資本(capital)回報比收入增長快,套用法國經濟學者Thomas Piketty最近紅遍全球的理論,資本回報比收入快,往往是財富集中的一個關鍵。生產力下降,不一定與corporatist values有關,卻跟全球信貸極速增長不無關係。因此,提升生產力,減少整體信貸膨脹,使信貸分配更有效,應有助減低財富集中度,這才是一個較健康的經濟增長模式。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2014年08月17日 趣BLOGBLOG:有買貴冇買錯的荒謬

「有買貴,冇買錯」。這句說話是近期朋友置業的強大「理據」,他們一再強調,供得起用來自住,總好過做樓奴,最重要的,是睇唔到「樓價跌得幾多」,「建築費貴過麵粉、失業率超低,利率明年先慢慢加」,甚麼樓價脫離經濟基本因素或負擔能力,統統只是藉口,靠不住腳!
今年樓市如此瘋癲,多個1997年所謂蟹盤,一個個重返家鄉,甚至離場時有收穫。

97蟹盤仲未返家鄉

97年炒家樂園的嘉湖山莊,當年高峯期建築呎價(下同)4,500元,隔了17年,至今呎價曾升穿5,000元水平,其餘十大屋苑,大部份較97年高位有兩成升幅,太古城及沙田第一城升幅分別有四成之多。此情此景,「買樓有買貴,冇買錯」,動聽之餘,亦予人充份肯定。
要數97年最蟹的樓盤,不得不提深井浪翠園。今日浪翠園呎價未到6,000元,但97年高峯時平均建呎接近8,000元,相當於今日實呎接近一萬蚊。有人會講,當年一萬蚊去買深井樓,儍的嗎?其實未返家鄉的,何只浪翠園。
股榮統計百個屋苑,起碼還有四個屋苑,目前仍較97年潛水。荃灣愉景新城、火炭駿景園等,都是96、97年樓市最熾熱時開售的樓盤,當時社會的氣氛,其實與目前沒有太大分別,都認為樓價邊跌得落,有買貴冇買錯。
還記得1997年考完A-LEVEL等放榜,暑期工返工廠做包裝,月薪沒記錯是八、九千元,算是不錯了。某一天,家人致電要求請假,趕去銅鑼灣會合入票買樓。登記處是銅鑼灣世貿中心,但人龍卻打蛇餅至紅磡海底隧道口,墟冚程度勝過排隊去書展。

「利好」因素隨時逆轉

當時經濟及股市形勢一片大好,暑假工都搵到8,000蚊,新盤灝景灣一呎6,700元,算貴嗎?當年逾三萬人登記認購,最後「慶幸」抽唔中,因為沒有人預計到,金融風暴、大鱷狙擊以至政府房策,會令樓價一跌就冇咗一半,有層樓變負資產,灝景灣被人揶揄為「浩劫灣」。
網上見上車初哥分享置業心得,興奮程度猶如中了六合彩般。在此並非想潑冷水,只是目前形勢有幾好,也只是刻下的情況,講股佬都識講,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今日樓價高,建基於多項「利好」因素,但這些「利好」,久而久之,總會消失甚至逆轉。
世上從來沒有甚麼是「有買貴,冇買錯」。搜尋近四年「有買貴,冇買錯」的報道,結論都是悲哀的。米蘭站老闆姚君達2010年曾接受傳媒訪問,「如果當年買下那舖就好了,始終舖位有買貴冇買錯,就算自己唔用,都有人租。」刻下舖市已聞燶味,沒買是慶幸還是不幸呢?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股票又好,樓市又好,「有買貴冇買錯」只是自我安慰的說話。借用日本活生生例子,八十年代買樓,至今捱了30年,樓價仍然跌了一半。如只是因為人人講樓、見人有我冇驚蝕底,出盡奶力勉強入市,沒做好風險管理,目前買貴了,就是買錯了。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2014年08月14日 趣BLOGBLOG: 狼來了 自擾定膽怯?

三個香港金融政策最高權力的人,三日內輪流喊「狼來了」。財爺曾俊華憂慮本港爆發「完美金融風暴」,掌管2.5萬億元外滙儲備的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就指本港面臨流動性收縮、利率上升和資產價格下跌的三重打擊,就連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亦預警,現時樓市面對的風險,相比兩年前更為清晰,警告一旦入加息,樓市會受到牽連。
三個人份量舉足輕重,但諷刺的是,大部份人聽完有關唱衰香港經濟言論,恐怕只是得啖笑,然後股照炒、樓照掃,完全不當是一回事。問題出在哪裏,恐怕是一次又一次的溫馨提示,換來一次又一次的預期落空。
由2011年開始,財爺已經開腔警告(見表)樓市乾升不尋常,利率一旦升三厘,負擔會相當困難。分別在2012、2013以及今年,財爺及陳總七番八次叫人小心,告戒「入市有風險、樓市有泡沫、熱錢必流走」等,殊不知樓市照升如儀,一班信以為真的準買家,等了又等,上車希望白白流走。
每隔一段時間,便收到讀者來信投訴專家貼士的準繩度,有部份當然是鬧他們畀生埃,更多的是因為聽專家之言,沽早了賺少了,(財演)唱衰冇買,股價卻爆升因而揼爆,心有不甘。這都反映阻住人發達,隨時衰過累他輸身家。

三巨頭溫馨提示 變耳邊風

財金官員向來言行審慎,但過去四年卻不停出口術或預警,情況一如「狼來了」的故事,市民及準買家習以為常,對此類消息感到麻木。今次三人齊齊發功,背後有理有據,可是參考昔日股市及樓市的互動表現,今年股市好景,樓市要跌的機會實屬不高,高官的溫馨預警,有機會於今年再次落空。
股榮統計2000至2013年,恒指與樓價(中原指數)升跌相當一致,除2011年樓升股跌外,其餘12年間股樓皆同升同跌。股市越好景,樓價越旺(09年股升52%,樓升29%);港股急插,樓市亦冇運行(08年股跌48%,樓跌16%)。傳統智慧,股市一般跑先樓市約一季至半年時間,滬港通開波在即,連金管局亦轉軚,承認有部份熱樓湧港股,今年股市似乎易升難跌。要樓市跌,單靠三巨頭明年加息預告,市民可能已當作是耳邊風,「真係加息先算啦」這種意識形態,其實是樓市最大風險。
近日讀到文學家余光中的《狼來了》,非常喜歡文尾的一句:「說真話的時候已經來到,不見狼而叫狼來了是自擾,見狼而不叫狼來了,是膽怯。」送給各位高官之餘,亦贈予見到狼扮作冇事的人。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2014年08月12日 貸評山下:攻守取平衡 考起財爺

財政司司長再一次以其「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態度,用「完美風暴」為題發表網誌,其中談到「我實在擔心在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向上的情況下,裏裏外外、各種複雜交錯的風險因素已經不容易應付,如果再加上本地政局不穩,可能引發一場完美的金融經濟風暴,為國際大鱷提供機會,後果不堪設想。」如果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財爺的憂慮不無道理;事實上,經濟和信貸周期,在金融創新的推動下,越來越短。
世上沒有只有向上的周期,尤其是香港在聯繫滙率下,長時間被逼引進美國歷史上極端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信貸膨脹,資產價格猛升,表面歌舞昇平的背後,潛在風險自然不能小覷。
不過,財爺以上的憂慮,卻不是香港獨有的,難道也不同樣適用於美國、英國、歐盟、日本、金磚五國等嗎?
「完美風暴」即是worst case scenario,如果要準確地預測發生的概率、甚麼時候、以甚麼形式發生,十分困難;換句話來說,「完美風暴」之說,無論是甚麼時候、甚麼地方,也很難去否定全盤否定。既不能否定,也不能確定,所表達的資料變得不十分有用。

過份悲觀扼殺發展機會

關鍵是,財爺的定位是否只是以defense(防守)為主的「風險管理官」,還是以整體發展為念的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而過份悲觀會否握殺了整體發展的機會?
另一例子是,財爺上周落實政府各部門於2016/17年度起,連續兩個財政年度削減開支1%作為儲備,並需上繳中央,然後「再分配」。對此,他否認「閂水喉」,亦強調資源分配不存在「由下而上」變「由上而下」。
他憂慮如果政府的開支增長持續高於收入增長,最快七年後就會出現結構性財赤,因此過去幾年高速開支增長必須減速,並提早設立儲蓄計劃。他又重申,未來政府整體開支會持續增加,只是增加速度減慢一點,希望政府各部門檢視哪些工作可取消或整合,提升工作效率。
有意見認為,這個方案是否只是一個特首和財爺博奕和角力的妥協,特首空有宏圖政策大計,卻苦無足夠的財政支持,尤其是長遠財政報告出台後,變相成為任何新政的「金剛圈」,於是妥協的結果是,未來更長遠的宏圖大計,其資源的出處,就是省回來的錢。
這個妥協一舉兩得,政府各部門既可以來一個「去除肥膏」的練習,亦可把未來如何花「新錢」的主導權,更有效的放在政府的高層領導,確立了施政優先次序。

谷基建可考慮發債融資

對於香港未來公共財政,由於人口老化和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筆者認為是亮了黃燈,但就沒有財爺和長遠財政報告那麼悲觀,關鍵是對整體經濟升級的轉型成敗判斷。
畢竟,生產力提升和創富才是解決財困的王道。其次,筆者認為政府應分開投資和開支兩個不同的概念。
比方說,商界會認為,有些投資可得到回報,就會將之視為日後的資產,但政府很多時候會將投資視為現金流的開支,不得不在投資基建與紓困措施之間作出抉擇。且對於一些將來有回報的項目如基建等,應考慮以發債方式融資,而不應對債務融資聞之色變。
為了令到整體的賬目達到亮麗,從而縮減投資,長遠來說只會影響經濟,不利於公共財政。面對着可能發生的「完美風暴」,在「攻」和「守」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這會是繼續考驗財爺和政府決策者的智慧和勇氣。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2014年08月10日 趣BLOGBLOG: 樓市唔跌最可靠訊號

大家對樓市新高、屋苑癲價、劏房有價有市的報道,應已感到麻木及不耐煩。的確,見到樓市gogogo,第一次會覺得黐線,第二次感到茫然,第三次認定理所當然。所以坊間對樓市的聚焦點,不再是升到幾高,而是幾時會仆街。有樓的,想高沽等跌買番;冇樓的,就等冧市做業主。
上周五《蘋果日報》A1用棺材房月租2,800元,形容樓市瘋癲的現象。記得昔日股市新聞成為A1後,反高潮倒轉走的機會甚高,配合近日不斷有專家出來,指樓市快見頂,心水清的人或感覺到,樓市真的進入調整期。不過,多位資深行家不約而同地講,樓市要見頂或見底,最可靠的要睇《壹週刊》,事關明燈指數近乎爆燈。
為了印證《壹》仔的威力,股榮統計了《壹週刊》自2001年至今年以來,封面用樓市做古仔的報道。約700期當中,講樓市的超過40期,對樓市的睇法,約九成唱淡,除了2007年及2010年有兩、三期形容樓市會掂,如〈二手樓起動〉、〈買 入市執死雞〉,其餘超過20期的大標題都是淡到冇朋友,包括2014年〈樓市敲喪鐘〉、2013年〈樓市懸崖〉、2012年〈撚爆樓市〉及2011年〈不要買樓〉等。其間樓市未爆,中原樓價指數(CCL)卻升爆廠。
2008年海嘯後,樓價短時間內急回,算是近年最好上車機會,08年底CCL低見約57水平,《壹》仔同期以〈樓市假反彈入市忍手〉為封面,燈盡樓市。

市場扭曲 港人無奈

出現如此情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現象易睇,結論難測。有現象不等於可作結論,正如有泡沫,唔等於即刻會爆。雜誌又好,報紙又好,愛以社會現象分析股樓興衰,例如有豪宅鬼城的現象,只能說豪宅市場有暗湧,卻不能代表整個樓市出現危機。換作股市,大市近月氣勢如虹、成交急增,這是牛市的現象,但能肯定目前是牛三嗎?現象是真,但將之推論到主觀意願,難免有一定錯判風險。
第二點,香港樓市根本上是一個被扭曲的市場,政府不斷干預打壓下,買家業主、投資客、以至發展商,對後市皆存在不確定性。經濟學上,如供求失衡,價格上會有所反映,繼而令供應增加,將價格回復至合理水平。
目前樓盤供應少,令價格飆升,但發展商卻不願增加供應,反而平價投地,不是睇淡後市,而是無法預知四、五年後起完樓,需求還存在嗎?因此目前惟有嘆慢板,慢慢賣,慢慢起,等政策明朗化,始重新部署。
一個被扭曲的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社會,可以極不合理,卻吹佢唔脹。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2014年08月05日 貸評山下:互聯網金融潛力無限

本港新鴻基金融旗下的亞洲聯合財務宣佈與58同城合作,聯手進軍內地互聯網金融市場。由此可見,不止雙馬(馬雲、馬化騰)看準互聯網金融市場的龐大商機,連海外金融機構也希望從中分一杯羹。

有力變虛擬交易平台

互聯網金融具有三個特點:(一)跨地域,以致接觸客戶層面廣泛;(二)透明度高,因交易都在網上進行;(三)經營成本低,不需大量分行與人力資源。
一般的金融機構對互聯網金融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者,可以透過以上因素,增加已有客戶,做大個餅,提高盈利;恨者,一般金融機構,行政架構臃腫,而且似大笨象轉身困難,面對disruptive technology(破壞性科技,即是突破性創新),並不一定能完全抓到機會。
事實上,筆者認為,若互聯網金融能夠做好科技技術與風險管理,再結合銀行管理經驗,大有潛力發展為虛擬交易所平台,屆時不止金融機構錢途一片光明,對實體金融市場亦有貢獻。
對此,現時平安保險(2318)旗下金融機構陸金所的前景就非常惹人憧憬(就是第三隻「馬」主導,即是平保主席馬明哲),三年前成立時的註冊資本約為8億元(人民幣.下同),現時估值卻爆升至1,000億元,有消息更指它正為海外上市進行鋪路。
若打開陸金所的官網,P2P產品的投資額度由1,000元至25萬元起,年化收益率則在6至8.61厘不等,亦有10萬至30萬元起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較同期銀行理財產品高10%至15%。重點是,投資者持有這些產品一段時間後,更可拿到轉讓專區進行交易。

內地政策未明礙發展

據悉,陸金所由成立至今,已創造100億元的交易量,平均每天有5,000萬元的現金流,壞賬率維持1.5%以下,在200萬註冊用戶當中,有15萬是微企,可見其融資生意做得不錯外,流動性亦高。
基於以上因素,內地互聯網金融的未來不應只是P2P,而是可以升級變成B2C(商家對顧客),甚至是F2F(金融機構對金融機構)的業務。陸金所大有潛力發展B2C平台,利用科技的大數據分類客戶的理財需要(C,即是散戶顧客),除提供借貸交易外,充分發揮中間人的角色,把金融機構賬上所謂的非標準化債權等資產(B,即是商界),打包成為網上散戶可購買的投資工具。這類產品是銀行理財產品的網上版,但相對於已有產品,無論是線上或是線下,陸金所的平台有機會是更靈活和更多元化(年期和額度的大小)。
再進一步來說,陸金所的平台有機會發展成為一個金融機構間的另類交易平台,類似現在全球OTC(場外交易)的另類交易平台的出現,也可以發展成為中國方興未艾的資產證券化市場一股重要勢力。當然,陸金所的網上金融故事非常吸引,無論從P2P到B2C甚至是F2F,但內地對於互聯網金融監管仍處於觀望階段,政策不明朗,隨時阻礙其發展。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2014年08月03日 趣BLOGBLOG: 最型的投資 供樓式買盈富

近日股市轉旺,連帶唔睇開股票的朋友也whatsapp問冧巴,畀冧巴本身不是問題,但問題在於人性難測。每個人攞完冧巴,都有自身操盤特性。有人鍾意短炒,藍籌又好、三四線又好,賺十幾格搵夠飯餸錢就走。又有些人買完股票就置之不理,股價升唔想走,股價跌更加賴死唔走,最終醒你變害你。
除非知道某人能夠緊貼市況或對風險控制有一定把握,否則人家問股,股榮例牌只會建議盈富基金(2800)。可能你會覺得太敷衍太行貨,但好的投資,本身就是件悶事,自認對股市敏銳殺出殺入的散戶,反而不如有紀律、以不變應萬變的「懶人」容易賺錢。

持之以恒 定必笑到最後

早幾日收到一位陳姓讀者來函,指四年前供斷樓後,將過去供樓金額轉為月供盈富基金,所有的資產除了自住樓外,就是盈富,惟家人警告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令他心存疑惑,希望推介其他穩陣投資分散風險。
與陳生進一步聊天,他自2010年初開始,每月月頭買一手盈富(500股),金額約萬元左右,逾四年間已買了2.75萬股,成本約60萬元,現時價值70萬元,連同期間股息累收近4萬元,回報約22%。家人近年紛紛勸言,月供盈富倒不如再買一層樓,回報分分鐘大過盈富,或者買其他股票更實際。
被家人形容投資老土的陳生,其實我感覺到非常型。四年多以來,能持之以恒自律地每月買一手,紀律性相當強,回報遜磚頭是事實,但這份堅持如延續下去,我相信定必能笑到最後。
股榮作了些統計,由1999年11月盈富上市以來,每個月月頭以當時股價(未計除淨除息)買一手,至今合共供了178個月,總成本為159萬元,現時股票價值227萬元,股息累積收到逾37萬元,累積回報為66%。每年派兩次息的盈富,過去數年股息回報逾3%,以上述例子,去年單收股息已超過6萬元,時間越耐,收取的股息按年遞增。
四年前買樓,目前可能已經升一倍,但「有早知,冇乞兒」,四年來月供盈富有逾兩成回報,真的很差嗎?散戶總存有心魔,將自己手持股票與他人的股票作比較,升得少升得慢就隨意換馬,結果當一放手,原先股票就立即爆升。身邊不少人,經常自嘲時運低,股票一放手,就升到嘭嘭聲,以為時不我與。太過計算,太着意回報,結果忙了一輩子,炒出炒入冇料到。

分散投資 只是錯誤說法

陳生需要分散投資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的人,才需要分散投資。散戶買股買得越多隻,並非分散投資,而是信心不足。有信心的話,一隻起、兩隻止,正如股神畢菲特所言,「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說法是錯誤的,我們應像馬克吐溫所說的: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然而看好他們。」
恒指過去50年年複合回報11.7%,50年前以1,000元投資恒指,再計及1990年及以後的股息率,50年回報接近60萬元。有如此良好的數據往績,買盈富仲唔型嗎!
P.S.早前收到積金局寄來強積金核心基金公眾諮詢,如果真的要揀最好的「懶人基金」,低收費穩定回報的盈富一定是首選。核心基金想成功,唯一方法是由政府統籌並自行管理,以盈富基金作為市場上的指標。屆時各受託人會以盈富作為參考指標,要吸引客戶,最起碼要跑贏指標,不能再「圍威喂」hea住做,卻每年穩袋百億元佣金。
如果不想受託人編製「主流意見」,自製核心基金繼續搵大家笨,希望各位月月進貢的打工仔,能到積金局網頁發表意見,點解平靚正的盈富冇得揀。https://www.mpfa.org.hk/tch/main/quiz_survey/cp_intro.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