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2015年05月31日 趣BLOGBLOG:東江水.雙城記

上周四特首梁振英主持「東江水供港50周年」紀念儀式,席中一番話,突然令我無名火起。梁特指,「東江水體現了國家對香港一貫的關懷和支持……體現了廣東同胞對香港的特殊照顧……兩地本着『同飲一江水』的共同理念,妥善解決了遇到的供水困難。」
三年前,丘亦生寫過一篇題為《無拖無欠的東江水》,內裏解釋清楚,東江水並非免費,而是一樁各取所需的交易。梁特所指特殊照顧,或者我嘗試用數字去演繹,最終是誰照顧了誰、誰佔了更大着數,最終誰吃了虧,留待大家判斷。
港府自2006年開始採用「統包總額」採購東江水,即是每年協議好一個銀碼,上限8.2億立方米,就算「用唔晒」,一樣要畀足全數,而非實報實銷。據發展局及立法會文件,過去九年輸港東江水用了75%至99%額度,倘若雨量多,水塘因滿溢會排走以億計淡水,包括東江水。
一直以來,東江水是盤穩賺且超高暴利的生意。2006至2008年度,供港東江水金額同為24.9億元,2009年新協議首年勁加18%,算是補足過去三年每年約6%升幅,然後直至最新協議至2017年,每年水價加幅約6%。
按供水上限8.2億立方米計,每立方米價格接近5元,倘只計實際供港水量,每立方米成本目前已超過6元了。要記住,6元只是成本,計及潔淨東江水的成本,每立方米動輒8元以上。

深莞按量收費 香港卻不能

目前為香港供水的公司,是上市公司粵海投資(270)旗下東深供水,除了本港,同時為深圳及東莞供水。
翻查2006年至2014年年報,一國之下,三地(香港、深圳及東莞)每年可供水量合共24.23億立方米,扣除本港8.2億立方米,深圳及東莞供水上限合共16.03億立方米。深圳及東莞實際使用量,則介乎上限的75%至85%,2013年每立方米價錢是0.99元,較港的6.12元,平84%。這就是「同飲一江水」、廣東同胞對香港的特殊照顧了。
自2006年開始,粵投每年供水收入,由30億元增加至去年的超過50億元,供水經營溢利率超過50%,難怪股價由2005年底的2.9元,累升接近三倍。
統計資料過程中,發現粵投於本港供水收入按年遞升,但向深圳及東莞的供水收入,卻離奇地忽多忽少。例如2009年深莞實際使用了12.68億立方米(2008年為13.66億立方米),粵投於兩市收入由2008年9.48億元減至9.08億元;及至2013年度,深莞實際使用了12.05億立方米(2012年為12.82億立方米),粵投於兩市收入由2012年的12.36億元,減少至11.91億元。
數字意味住,本港一直爭取的按量收費、實報實銷,其實老早已在深圳及東莞推行。深圳東莞可以,香港卻不能,這是廣東同胞對香港的特殊照顧了。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日前指,曾與粵方探討採用「按量付費」方式的建議,但指如採用此模式,需釐定單位水價,粵方可能會加入實際供水量不確定的因素,以確保有合理收入作運作開支及相關投資回報。當香港在旱年需要增加東江水時,支付額可能較按現行「統包總額」為高,故建議在新協議中保留「統包總額」方式。
曾幾何時,香港水務工程傲視全球。1957年首創海水沖廁;1968年興建全球首個海中水庫「船灣淡水湖」;1975年,全球最大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投入運作,但隨住82年化淡廠關閉、85年東江水供港量首超本地水源,香港對東江水的依賴猶如美沙酮,淪為政治籌碼,被阿爺「握住要害」。
一個不自重只識賴地硬的特首,加上一個只懂自閹的局長,香港將為此付出了代價。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2015年5月29日 曾淵滄專欄:長和逆市升有原因

內地A股升得太瘋狂,人民銀行不得不出手降溫,抽緊短期銀根,於是滬綜指一日內急跌6.5%,恒指也因此跌2.2%,恒指跌幅與滬綜指比較,算是溫和得多。
眾多恒指成份股中,長和(001)逆市升2.37%,收報121元,這倒是很有趣的事,目前的長和股價,是屬於除淨價,即今日買長和已經不能分到將於6月3日上市的長地(1113),今年初長實宣佈重組前的股價是124.8元,而昨日除淨第二天的股價已相當接近這個水平,換言之,在今年初長和系宣佈重組之前買入長實或和黃股份者,是相等於很接近免費獲贈即將上市的長地股票。

長地下周上市成焦點

在長和除淨前,我多次建議大家買入長和股票等收取長地股票,理由是我相信將來長和加長地的股價,一定高過除淨前的長和股價。
如今長和除淨後股價比除淨前下跌約40多元,這也相等於除淨後買入長和者手上即將分到的長地股份,就是40多元,下周長地上市,成交價超過這個水平就全部是利潤,不久前長和發表長地的淨資產內容及估值,算起來淨資產約每股90元左右,淨資產約90元的股票能以40多元的成本取得,值不值得?
現在已有大行為除淨後的長和打氣,認為不少投資者會對沒有地產業務的長和更有興趣,特地等到除淨後才入市,也許就是因有大行唱好,昨日長和才能在恒指急跌下逆市大升。我持有長實已經二十多年,如今股票成了歷史,我相信仍然會長期持有長和與長地。
來源 http://goo.gl/XbhvvF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2015年05月28日 趣BLOGBLOG:高鐵Game Theory

港鐵(066)下月底前,將會完成檢視高鐵最新工程時間及造價。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引述承建商資料,估至少超支250億元,令造價飆升至超過900億元。港鐵去年8月宣佈,高鐵造價由原來669億調高至715億元,超支46億元,正評估最新情況。

嚴重超支 源自賠償

很有興趣知道,點解港鐵與承建商估算落差會如此大。因緣際會,遇到一位參與高鐵的人士,其答案令我驚覺,現階段高鐵如不止蝕,不單是「龜鐵」,而是「廢鐵」,全港市民將孭起這個無底黑洞。據了解,高鐵工程超支嚴重,一部份是因工程延期令開支上升,但更大部份,是要賠償予承造商,出蠱惑的,就在賠償部份。簡單講,賠償額是根據為該工程準備了多少成本,像酒席,人唔夠開一圍,但酒店已經準備好魚翅同鮑魚,所以就算人唔夠都冇得退。
同一個道理,承建商要租大型機器造工程,原本工程只要十部吊機,而家知道會延期,馬上放多十部八部落地盤,然後向港鐵講:睇吓,我呢度有廿部吊機,日日白白畀租,就算機器用唔着、用唔晒,你都要賠畀我,賠償金額自然急升。
由2012年底至去年9月,承建商向港鐵提出索償宗數,由318宗倍增至695宗,索償額由56億增加至147億元,估計最新索償個案及金額還會大幅飆升。最令人氣憤的,是承建商姿態上是趕工,但實際上是寸步難進,關鍵在於中港兩地政府,仍就是一地兩檢、抑或是兩地兩檢,未達成共識。
截至目前,高鐵共批出438億元合約,但接近一半(202億元)是與西九龍總站有關。過去立法會文件,承建商索償個案及金額中,很大部份源自高鐵西九總站項目工程。

止蝕停工 隨時更佳

無論是一地兩檢、抑或是兩地兩檢,肯定要在總站進行,但要為兩者預留的面積及安排,至今卻未有定案,連設計圖則也沒有,你叫工程師、建築師以至地盤工人,能進行下一步工序嗎?承建商預留吊機等趕工,吊機沒開動,不是我的錯,而是你們仍然在劃圖則,關我乜事。
大學課裏還有印象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納殊教授(John Nash)的博弈論(Game Theory),股榮借用理論套入目前高鐵困局。
表面上中港政府都從各自的利益角度出發,形同一地兩檢是最好的解決方法,縱然是超支完成。但其實對中港最大的好處,可能是選擇止蝕停工,事關無論是香港或中國,在目前有眼所見的情況,都不可以「獨自行動」(即單方面決定一地兩檢)而增加收穫。沒錯,數百億元白花,但勉強而行,高鐵只是「快一點的直通車」,根本沒有甚麼經濟效益可言。博弈論對人的基本假設是:人是理性的(或者說自私的),高鐵鬧戲上演至此,港鐵、港府、中方以至承建商洗濕了個頭要繼續玩落去。港府不肯填西九總站大洞,高鐵這個無底黑洞,就由全港市民埋單。

2015年5月28日 曾淵滄專欄:儲局加息如狼來了

2013年5月美國聯儲局宣佈準備退出QE,部署加息,兩年後,QE沒有了,但依然未加息,加息變成狼來了故事,狼來了故事是小學時代課本中的寓言,不知美國有沒有類似故事?好讓聯儲局明白,若狼來了講太多次而狼遲遲不來,投資者會完全將加息當成不會出現的事,最後真的加息時,破壞力會很大,過去兩年美股,就是在狼來了的情況下屢創新高,但每次創新高不久,加息預期又出現,股市也出現調整。
現在市場的一般預期,應該是狼一定會來,而且是很快地來,可能是今年9月,但來的是一隻小狼,咬得傷你卻咬不死你。

編製指數搵真銀良機

港元與美元掛鈎,美國加息香港也會加,對港股不可能沒有影響,但人民幣的情況則完全相反,人民幣正處於減息周期,不論美國加不加息,人行一定會再減息,對A股也就定期提供好消息。
英國指數公司富時把A股納入新成立的兩隻新興市場指數,全球有無數的指數,最重要的是有沒有相對的ETF,ETF的規模有多大及受不受歡迎,又涉及指數編造者功力,好的指數等於選股水平佳,長期會上升且升幅不錯,根據這樣指數成立的ETF,持股的市值就會上升,道指、恒指是當前香港最負盛名的指數,指數名氣大、ETF多,指數公司就財源廣進,因每隻ETF都須向指數公司交使用費;近半年A股熱爆,A50成了火熱的A股指數,惠理(806)也想轉入這個市場,現在中環地鐵站就可看到巨大惠理價值指數及ETF的廣告。
來源 http://goo.gl/qhSNQc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2015年05月27日 趣BLOGBLOG:投訴揀股法則



一間公司的投資價值,可由接收投訴信的次數來判斷。港股大時代自4月8日開始,《蘋果日報》財經版收到數以十計投訴電郵及電話,主要是不滿銀行、證券行系統緩慢、甚至冧機令交易無法完成,未至於輸錢,但賺少了已經是罪。老前輩教落,即使是一位客戶打電話以至傳電郵投訴,不代表只得一位客戶不滿,更大機會是其他客戶未得閒搵你算賬,如果淪落到有客戶立即「炳」你,已經要視而重之,如果有一連串投訴,意味公司系統根本上出現問題,仍不解決,客戶只會捨你而去。
股榮統計了過去一個半月所收到的讀者投訴,針對銀行的,首三間最多人鬧爆的按次序分別是渣打銀行、花旗香港,以及中銀香港。昨日港股啟動大時代2.0,早上散戶又積極落盤,按道理早前被鬧的銀行,應該已優化系統或加大網絡水喉,但一個朝早,又收到兩封針對渣打的投訴。
港股大時代來臨,銀行其中一個收入來源是經營證券及基金銷售等服務費收入,正當大家埋頭死炒爛炒證券股,股榮認為簡單買隻做股票證券做得好的本地銀行股,回報絕不差。2007年大牛市,恒生銀行(011)淨利息收入147億,但服務費收入竟有近77億,當中接近廿億是證券經紀、17億是零售投資基金。前者紀錄,直至去年也未被打破,但股榮深信,今年銀行證券業務收入,應該是業績亮點,大時代市況持續至下季,恒生股票業務收入,應該超過2007年紀錄,配合基金銷售等等,今年服務費淨收入可突破100億。
大時代下,收費平唔係賣點,最重要是穩定。恒生佣金收得貴、又多存倉提取代收股息等雜費,但奈何系統穩定,起碼過去個半月,未曾收到有關恒生相關投訴。
恒生股價今年迄今升24%,渣打(2888)同期升9%。作為一間地區性銀行,恒生市值3,051億元,反觀一間全球性銀行,渣打市值為3,223億元,相差只有數個百仙。見微知著,當機會來到卻連配套也做不好,追落後倒不如繼續買強者。



2015年5月27日 曾淵滄專欄: 長和尾市急跌疑惑

滬綜指再升2%,恒指始終跟不上,只升0.92%,主因本地藍籌股表現一般,還好H指也升2.55%,升幅榜中升幅驚人的股不少,最驚人的是上周被視為已爆煲的股昨日大升,內地炒家水平之高、手法之快與狠,令人嘆為觀止,小股民只適合當旁觀者。
港交所(388)、國壽(2628)、友邦(1299)、平保(2318)這幾隻昨日我提到的藍籌股表現不錯,但令人吃驚的是長和(001)及和黃(013)股價在最後數分鐘跳水式急插,而且成交急增,昨日是和黃最後交易日,為甚麼股份會遭到拋售?我想不出甚麼原因,可以解釋這個現象,希望有高手能協助我解開這個疑惑。

如何讓貪官不想貪

今日銀娛(027)新賭場及酒店開幕,從今日開始,銀娛的面積及賭枱大大的增加,很自然收入、利潤也會大大的增加。
近日傳媒焦點是香港與內地基金互認,但我認為同一時期國務院發改委公佈的PPP項目,對中國經濟及股市的長遠影響更大更重要。所謂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鼓勵民間資金加入國企,這也包括了管理層的資金,這也可以說是打貪腐過程之一,抓貪官只是打貪腐的第一步,只能做到不敢貪,最終目的是要做到不想貪,讓國企管理層入股,大家同坐一條船,將來有福同享,國企賺了錢管理層分紅,也就不需要貪了,這是改造國企的一個很重要過程,管理層入了股,也必定會很努力地做好他的工作,讓國企賺更多錢。
來源 http://goo.gl/oXDsRo

2013年05月28日 貸評山下: 歐盟新稅 劍指高頻交易

英國民間傳說中,羅賓漢是位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綠林英雄,難怪市場將歐盟11國計劃在明年起徵收的金融交易稅,稱為「羅賓漢稅」,意指讓高收入族群比貧苦大眾分擔更多經濟包袱。筆者認為,此稅未必是劫富濟貧,但它肯定是將虛擬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距離拉近的金融措施。金融交易稅並非一件新事,早在40年前,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James Tobin已經提出。而且這也並非是從未實施過的新措施,像香港的印花稅(Stamp duty),已經是金融交易稅的一種。但今次歐洲所提出的,無論是規模和影響層面上,都遠比之前所出現的大很多,會有深遠的影響,包括對買賣雙方和對衍生工具的徵收等。

交易越多 徵稅越重

現時美國和英國對「羅賓漢稅」有所保留,因為此稅不僅是歐洲國家的事,而是凡與歐洲國家有金融交易的,都會牽涉這項交易稅。當你的交易對手是歐洲,交易量過於頻繁,那你繳納的金融交易稅就越多。所以,香港的金融機構也不能倖免。
金融交易稅的理論基礎是,金融市場過於龐大的波動性對實體經濟「弊多於利」,甚至令融資市場與現實經濟產生脫節,帶來負面影響,包括「大到不能倒」的銀行需要納稅人的錢拯救。
不過,今次金融交易稅的目的,可能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減低市場的波動性是「棧道」,暗地劍指的卻是「高頻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 HFT)的隱形禍害。畢菲特曾說,高頻交易是「合法的搶先交易」(Legalized front running)。
Front running是非法的,但是HFT卻可以透過先進的系統,搶先在其他人之前完成交易。由於HFT是「密食當三番」,以極頻繁的交易和極小的股價變化去賺錢,任何交易稅會使之無法進行,所以香港的HFT並不活躍。
HFT的支持者認為有助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但反對者認為HFT只是「製造虛假流動性」的工具,對實體經濟與價值投資沒有一點用處。過去因高頻交易出事的金融事件亦有不少,如2010年5月6日,華爾街股市就因高頻交易導致道指即市下跌近千點,損失市值近乎天文數字。

靠佣搵食 大行反對

筆者同意金融應該用以支持實體經濟,對HFT不會有太大同情,不過,對短期融資市場,尤其是repo market(回購市場)的影響,卻應該深思。Repo market即暫時買賣回購協議,賣方出售抵押品以換來買方資金,但其後賣方承諾將抵押品贖回,這是一種短期融資方法,就像你去「當舖」抵押物品換來資金周轉。由於該協議在法律上仍算是「交易」,也會受交易稅影響。
不少金融機構如證券商、投資銀行都是靠賺差價和佣金,金融交易稅實施後,自然會對成交金額有負面的影響,它們當然會大力反對。在保護既得利益,和影響短期融資市場的種種勢力和角力下,金融交易稅能否如期於明年在歐洲實施,又或者會否被大幅修改,看來仍然是未知之數。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2015年5月26日 曾淵滄專欄:國產神仙股有𤓓味

4月初中央政府宣佈內地公募基金可以南下買港股,港股於是進入大時代,踏入5月升勢受阻,恒指輕微調整,成交由每日兩千多億元減至一千多億元,一直至5月22日,恒指才突然一日內急升469點,來到28000邊緣。為甚麼突然急升,原來一些人得到內幕消息,一開市就拉高中港兩地股價,恒指裂口高開,一路升到收市,好消息就是中央又推出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新政策,7月1日生效,開始時兩地額度各為3,000億元。
港股昨日休假,但內地滬綜指狂升3.35%,一口氣衝破4700及4800關口,很快就挑戰2007年歷史高位。

投機只能小注怡情

但同時內地創業板指數卻下跌1.39%,這個跌幅也不小,很可能內地也開始面對神仙股爆煲現象,情況與香港類似,股市投資或投機悉隨尊便,要記住投機只能小注怡情,是的,「小注怡情」是我近月寫得最多次的文字,你可能讀厭了,但是我還是會再寫。
香港內地基金互認,得益最大的股當然是港交所(388),然後是證券行股,還有保險股,不要忘記兩地各有數百隻合資格的基金,如此多的基金、如此大的國家,如何推廣自己的基金?單是宣傳推廣成本就嚇死人,故相信不少基金是會通過保險公司來協辦推廣與經銷,得益的保險公司包括內險公司如國壽(2628)、平保(2318)、人保(1339),也包括香港的友邦(1299)、保誠(2378)、宏利(945),大家更不好忘記各種各樣的ETF。
來源 http://goo.gl/76LXca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2015年05月24日 趣BLOGBLOG: 一毫子漢能遊戲

漢能(566)上周三突然暴瀉一半,市值蒸發千四億,相當於一條三跑造價。有關外間對漢能的質疑,在此不贅,是否無辜定有陰謀,留待讀者自行判斷。但漢能的故事,令我回憶起大學經濟課的一段小插曲。
陳教授某日用100元真鈔作遊戲道具,玩法是,全班學生可競投這張鈔票,1蚊起跳,每次叫價最小1蚊,叫價最高者得到這100元,但出價最高及次高者,都要向教授支付出價的數目。
或其說這是個遊戲,倒不如說是陷阱更貼切。一大班同學甫開始自然踴躍競投,叫價五蚊五蚊很快地接上,到了五十元,只餘下二、三位同學參與,到了接近一百元,只餘下兩位同學對峙。同學A叫到99元,同學B不欲白白便宜99蚊予教授,狠狠地喊了「無得賺」的100元。
輪到同學A處於尷尬境地,迫於無奈叫了101元。很快,同學A及B四處向身旁好友籌旗,叫價一直去到超過500元,最終同學A朋黨較少而放棄令遊戲終結。教授付出百元鈔,換來逾千元回報,同學A白白花了500多元,同學B縱拿了100元鈔,到頭來倒貼400多元。
這個遊戲,就是由耶魯大學教授蘇比克(Martin Shubik)設計的一美元拍賣遊戲。一美元拍賣在多國著名大學進行多次實驗,最終的平均喊價竟然介乎20至66美元之間,較成本價高出最多65倍。

43億成就3,780億市值

似曾相識的場面,出現在漢能身上。但贏家永遠只有一個,就是搞事者。漢能神話傳奇,始於2010年5月20日,爆煲之日,剛好是五周年。當日通告,漢能與566前身鉑陽太陽能簽定198億元銷售協議,成為其策略股東。只要符合銷售條件,就能用低價入股。到了2011年,再簽新協議,允許漢能以每股1毫子,認購三批合共180億股的566。
散民經常犯的一種錯叫計錯數,以為恩達(1480)由100元跌至40元叫平,四折平賣,但有否想過股價是由1元升至100元,然後回到40元,累積升幅還有30多倍。
翻查自2010年至今合共二十餘份通告,漢能大股東李河君或相關人士,涉資約43億元認購了240餘億股漢能,每股平均價1毫子多些,43億錢成就最高峯3,780億市值(股價最高見9.07元),超越長和(001)以及港交所(388)。當李河君出條毛之際,內地大媽以至香港散戶,就用條命去博弈,結果原來同一美元拍賣遊戲般,贏家只得一個,其餘的注定慘淡收場。
股場上輸贏等閒之事,但輸亦要輸得有道理。由2013年6月至今年5月,每個月無間斷都有數百萬甚至逾億計換股債等兌換,兌換價又是毫幾子,尚有兩億超平CB未來會陸續兌現。人家批貨成本一毫子,升到九蚊,回到停牌前的近4元,孰平孰貴,我想毋須畫出腸吧。
坊間較小提及的,是漢能爆煲前(5月15日),斥資2.4億元回購3,372萬股,每股造價7.18元。對上一次回購已是2011年初。慷概回購、接着大股東表面增持,周三離奇急插,這就是所謂的價值投資嗎?
遊戲裏,教授臨尾會回水算數。股市裏,莊家老早計好數,賴死唔走,輸死無由。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2015年5月22日 曾淵滄專欄: 港股A股化難避免

近日儘管有股份單日暴跌,但也有股份繼續狂炒,將來深港通開通後,若真如市場預期般開放香港的三、四、五線股及創業板股讓內地股民買賣,港股A股化是不可避免的,至少細價股及創業板股一定會A股化,所謂A股化就是急升急跌,因香港沒有停板制,何止會A股化,可能比A股炒得更凶,我想再重複昨日所說的真言——小注怡情。
信達(1359)是不錯的股,2013年12月上市,當時我曾建議讀者們申請,我自己也申請了,上市後股價曾經熱炒,由3.58元的上市價炒至最高5.53元,之後套利者眾,股價就一路下跌,最低水平是跌破上市價,報3.31元,近幾個月再慢慢回升,但因上市初期曾出現炒作,不少股民是高價追貨的。

信達衝新高要留意

任何股票,若市場上蟹貨多,股價向上升的壓力就很大,股價在回升的過程中,蟹貨會不斷沽出,壓住升勢,一直到有一天,股價創新高,消化了所有蟹貨,股價才能真正再起飛,目前信達就相當接近創新高水平,值得留意。隨着人行不斷減息,信達所持有的不良資產會升值,故今日的信達,盈利前景應該比2013年上市時更好。
早前滙控(005)可能回歸香港的消息炒作了一陣,現在股價又再恢復大笨象的狀態,但滙控旗下的恒生(011)及匯控持有19%的交行(3328)股價則表現得很不錯,是不是另有乾坤?也許大家可以自己加點想像力去猜想。
滬綜指再度升上4500之上,滬股如此強勢,港股不可能壓得太久。
來源 http://goo.gl/xN6UI8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2015年05月21日 貸評山下:香港住屋的三重困境

香港的住屋問題,既是一個供求失衡的問題,也是在一個全球周期性的貨幣泡沫中,扭曲而成的一個巨型社會問題。雖然土地發展,無論是勾地或是拍賣,都是市場機制,即價高者得,不過,計算需要多少土地,卻並非市場行為,而是政府推斷未來市民的需要,然後根據這些推斷,而推出土地做建屋的原材料。這是一個計劃經濟,而非市場經濟。

市民不信任政府

而時至今日,土地問題已經比「土地計劃經濟」嚴重得多,累計多年的推地不夠,和規劃失誤,使香港陷入三重困境,即是:政府能用的土地儲備低,大量造新地幾乎沒有可能,新地變熟地的過程漫長,和普遍市民不相信政府沒有能力造地的事實。
根據政府2012年的文件,政府土地儲備只有391公頃(包括沒有過城規會的),比發展商手中儲備更少(包括發展商還沒轉用途和補地價的農地);而到目前為止,沒有聽到政府有消息,能開發新地作為土地儲備。391公頃,有說是相當於15個太古城,用另一個角度想,當年回歸之前,由於限了每年賣地50公頃,供不應求,導致樓價大升,即每年賣50公頃不算多,如果是這樣,政府土地儲備在2020年便用完。新地何來呢?
另外,新地變熟地的過程漫長,和十年多前的八萬五相比,現時的城規會和相關的手續,變得更複雜和細緻。過去幾年,無論是施工量或是落成和銷售量,都仍然遠低於政府自己所定的目標。根據政府過去的紀錄,筆者對於2015年能否達成2萬間落成的目標非常有疑問。
歸根究柢,本港房屋問題源於深層次矛盾,新土地供應不足、舊樓重建、開發郊野公園土地或移山填海又遇上不同方面的阻力。找不到新地,變不到熟地,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很多市民根本不相信政府沒有地。

新土地供應不足

這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也凸顯了政府的兩難:如果標榜政府不夠土地,只會使市民更加恐慌性入市,推高樓價;但是如果政府大派定心丸,告訴市民未來供應無限,只會使找新地和造新地時的難度增加,因為市民會說,政府一方面說夠地,一方面又要大塊大塊地造新地。造新地必然會影響某部份人,如果社會沒有造地必要的共識,在政治上的推動便更難了。
另外,香港受着外圍的影響,由於聯繫滙率的緣故,貨幣和信貸升跌的波幅,相對於整體經濟生產,比例相當高。這幾個情況,可以從幾個方面看到:一、香港的基礎貨幣,在2008年底開始,短短一年,由3,000多億元,猛增至超過10,000多億元,翻了幾番,然後在2012年底和2014年底,分別都再有輕微升幅,2015年頭,基礎貨幣已經接近14,000億元;二、香港銀行的總資產由2008年底10.7萬億元,大幅增長到2015年頭的19萬億元,超過80%的增幅,遠遠跑贏了香港GDP和平均工資增長。
香港住屋的困境,有其內部原因,也有外部經濟周期的因素;就算中短期內,供不應求的高峯期暫時過去,長遠來說,沒有新地供應,造熟地慢,都可以預期會繼續困擾香港。

2015年5月21日 曾淵滄專欄:炒貨源歸邊易中招

目前三四五線股、垃圾股當道,開始時不少小股民都抱着小注怡情的心態參與,可惜很快地就後悔,也許他們運氣不錯,買中或跟中會飛的股,可是因為投注額太少,贏的錢不多,好羨慕別人百萬、千萬元地賺,一次後悔、兩次後悔,第三次注碼就博身家了。
炒作垃圾股的唯一理由往往是炒貨源歸邊,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貨源歸了邊?小股民所佔的股權已到了微不足道的程度?你以為第一隻股已貨源歸邊,但大股東可能仍不滿意,會再玩多一次財技,令已歸邊的貨源更歸邊,小股民所佔有的股權更少。

滿佈合股供股陷阱

一般製造貨源歸邊的方法是供股,大比例的供股,且供股價非常低,有些玩財技的大股東更會在供股前先將股份合併,然後再大比例供股,舉個例先來個十合一,再來個一供十,小股民若不供股,股權比率就下降,權益被分薄,有些小股民不甘心會跟着供,可是大股東玩財技,合股、供股的遊戲不會一次就玩夠,不必多久又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合股、供股,股價就一路向下炒,逼小股民斷供,股權比率變得更少。
故小股民若看到某一隻股出現合股、供股後,就以為貨源歸邊,這是相當危險的,很可能會面對貨源未真正歸邊,或者說未達到大股東的要求,小股民一入市很可能面對另一次合股、供股的噩夢,故玩垃圾股一定要記住永遠只能小注怡情,寧可一次又一次地後悔太小注,小注的另一個好處是不會急於吃糊,中期持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來源 http://goo.gl/GqrXzZ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2015年05月20日 趣BLOGBLOG:4,400萬博100萬?






華泰證券(6886)熱爆全城,單計證券行孖展額已借出數百億元。有朋友問是否值得抽,以目前市況兼屬熱炒板塊,答案是肯定的。至於是否值得用孖展抽,睇完以下數據,視乎你認為值博率高與低。
大手抽華泰,第一個考慮因素是你會中到幾多手。最簡單直接的,是用4月10日上市的同業廣發證券(1776)作比較,兩者都有A、H股,每手同為200股,招股規模相若。廣發招股時,未開始大時代,最終有9.58萬人申請。今次華泰招股,保守計,30萬人走唔甩。
觀乎目前華泰熱爆情況,最後大家獲分股數,最樂觀只及上次廣發的二分之一,倘若承銷商肯每人最少一手,則抽大飛獲派股數更少。就以二分之一推算,認購一手中籤恐怕機會一半半,認購2,000股或中400股(詳見表)。
假設以上限價24.8元計,以昨日華泰A股折算38.15港元計,折讓兩成相當於H股升至30元,較上限價高兩成。目前三大上市AH證券股,折讓最細是中信證券(6030)21%,最大折讓是海通證券(6837)32%,廣發證券(1776)則為28%。
用上述假設,用500萬元認購20萬股華泰,最後或僅分2,400股,未計使費,首日賺兩成盡沽賺1.2萬元。用九成孖展借450萬,認購200萬股,有機會僅分1.4萬股,首日或賺7萬元。倘若認購頂頭鎚飛,涉及金額8.76億元,就算盡借95%,自己都要先畀4,400萬元,最終或分配21.7萬股,首日有兩成回報即沽,袋108萬,扣除利息等開支,或有百萬元利潤。
在我角度而言,值博率絕對不吸引。新股有機會賺快錢,但當市況逆轉,在截飛後的一個星期,甚麼情況也可能出現。當各大證券行聲稱孖展借爆、財演建議大手入飛、散戶call齊親戚朋友一齊認購,遇上這些現象,還是量力而為。
新股賺粒糖容易,輸間廠唔難。



2015年5月20日 曾淵滄專欄:高位追貨蟹民不少

滬綜指又一次升上4400之上,恒指也因此上升,但是升幅遠不如滬綜指,恒指成份股中仍有19隻下跌,同時升幅最大的交行(3328)升幅只有2.89%,還比不上滬綜指的3.13%升幅,看不出市場氣氛有多大改變,倒是三四五線股、垃圾股依然有炒作。

領導人效應漸減弱

消息滿天飛,但現在的所謂消息已不再是該上市企業的業務消息,而只是簡簡單單的某隻股當炒,那一家證券行在狂掃貨。
總理李克強訪問巴西,又簽了數百億美元的基建工程合約,很自然地數家鐵路基建股再一次出現炒作,但一帶一路這些基建股已炒作多時,每逢習近平或李克強外訪總會炒一次,但這個概念炒得太久了,越炒越沒有力,領導人外訪的炒作邊際效應下降了,這與減息一樣,去年11月第一次減息,股市猛漲,之後兩次減息作用遜色多了。
目前,中交建(1800)、中鐵(390)、中鐵建(1186)與前陣子的高位比較,差距仍達15.7%至17.6%之間,這說明高位追貨被套牢的蟹民也不少。是這批蟹民使到每次的炒作升勢無法持久,升幅也不大。
華泰(6886)招股應又是一隻熱門新股,其A股(滬601688)昨已經升停板,同類的證券商股也都有不錯的升幅,是炒影子股的效應,券商股與一帶一路概念股類似,炒作了好一段時間,因此同樣有不少高位追貨的蟹民在等待鬆綁,要股價真的起飛,必須有大戶真金白銀地拿錢出來,掃光蟹民手上的股。
來源 http://goo.gl/mt9dFD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2015年5月19日 曾淵滄專欄:超人旗下的花生騷

上周五恒指急升,我認為是大戶挾淡倉,不過,沒想到大戶挾淡倉只挾了一天就沒有了下文,恒指昨日回調231點或0.8%。昨日超人旗下兩隻中型股TOM集團(2383)及長江生命(775)的股價突然起動,TOM升30%,長江生命升9%,這兩隻股的市值分別是110億及92億元,並非細價股,因此,也不會是莊家炒作的對象,同時,相信也沒有莊家會有興趣炒作超人旗下的股。
畢竟,任何莊家的身家都遠遠比不上超人,因此,超人旗下這兩隻股的股價上升應該有些理由,但是,查看財經新聞都未見任何報道。

物流醫療憧憬無限

TOM在去年1月份曾經出現炒作,當時市場與目前一樣,熱炒物流網購股,TOM與中國郵政合作搞物流電貿的消息支撐股價上升,但炒了一陣就無以為繼,也許像TOM這種中型股於超人的旗下只是一粒花生,引不起傳媒注意,TOM與中國郵政的合作已有數年的歷史,至今未見有甚麼成績公佈。
不過,儘管TOM只是一家市值百億元的中型股,相信超人也不會浪費這家上市公司的地位與潛能,論物流網絡,全中國有多少家企業的網絡能比中國郵政強?同樣的道理,中國政府開放醫療產業,鼓勵民營醫院,開放藥價管制,有一定醫療背景的長江生命科技只要時機成熟,隨時可以搖身一變而成為龐大的醫療集團。也因此,去年我已經決定買入這兩隻股,放在一邊不理等機會,其間股價偶爾炒作,但仍沒有套利沽出的打算。
來源  http://goo.gl/Svw0q3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2015年5月18日 曾淵滄專欄:大戶挾淡倉尚未完

上周五午後,恒指突然抽升,理由是市場傳出深港通快開通。如果只是深港通這則消息,應該只有港交所(388)股價特別利好,但是當日基本上恒指成份股幾乎全面上升,因此,看來是大戶挾淡倉的可能性更強。

深港通細則惹關注

有了滬港通,再加上深港通,對兩地股市有甚麼影響?對滬港通中的港股通,內地人買港股有諸多限制,基本上三、四、五線股都不許買賣,只能買一線藍籌股及二線大型股,對內地股民而言,吸引力可能有限,目前內地股民以散戶為主,狂炒的股份是創業板股,這些創業板股是在深圳上市的,如果深港通允許香港資金買賣創業板股,是不是也同時開放內地股民買賣香港的創業板股,三、四、五線股?如果是的話,香港的三、四、五線股及創業板股就可能炒上天,全面A股化,目前,深圳創業板股的平均市盈率已超過100倍,瘋狂程度驚人。
如果上周五是大戶挾淡倉,那麼,挾倉行動應該不會這麼快結束,要挾恒指淡倉,一定得炒起本地藍籌股,因此,當天除了港交所外,長和(001)、和黃(013)、友邦(1299)這些本地藍籌股的表現也很不錯。
長和即將分析長地(1113)上市,長地每股資產值比預期高,這也是支撐長和及和黃股價的有力條件,相信,長地正式上市之後,長江基建(1038)與電能(006)也會開始進行重組的工作,還有,不要忘記超人旗下還有Tom(2383)及長江生命科技(775)。
來源 http://goo.gl/AzQprN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2015年05月17日 趣BLOGBLOG:地產霸權的憑據

五、六月股市會否大旺,股榮信心一般,但幾可肯定,未來兩個月將是發展商賣盤的大牛市,縱使超過逾3,000個單位應市,只要發展商有決心,一鋪清袋、丁財兩旺絕非空談。
近兩三年,發展商評論樓市或樓價,幾乎清一色的答案是不會大跌,理由是建築成本貴,但背後真正原因,大抵是睇穿了香港人收入的畸形金字塔。翻查過去三年稅局年報,每年納稅人口約160萬人,當中薪酬最多的不足兩成人、交了總稅額超過八成,即是大家熟知的二八法則。
由年薪60萬元以上至千萬元以上,2012至13年度合共有28.4萬人,按年多了2.56萬人,佔納稅人比重為17.84%。早前短片《月入三萬的香港人》引來熱議,原來每年入息30萬以上至40萬元的納稅人,數目接近27萬人,是按稅局分級中最多的,佔比達16.7%。以為月入3萬元只佔一小撮,原來卻是交稅打工仔的大多數。
2013年度每年入息介乎12萬以上至30萬元(月入1萬至2.5萬元),數目有76萬人,佔納稅人百分比達48%。這班人可以申請居屋,肯定非發展商的目標客群。由2010年政府出不斷出辣招、收緊按揭成數,對最高收入的20%打工仔,有影響但不算趕絕,影響最深的,是剛剛儲了首期,卻因樓價升不停、按揭收緊未能上會的邊緣一群,這班月入2.5萬至5萬元的人士(佔納稅人34%),就成為官員口中要保障金融系統穩定的犧牲品。
由2010年至2014年,一手銷情其實相當穩定,平均每年錄1.24萬宗,每宗平均金額超過1,000萬元。今年頭四個月已錄5,200宗,每宗涉及銀碼1,100萬元。逾千萬的金額,做按揭最盡500萬元,分25年供,以目前銀行按揭利率2.15厘計,月供2.2萬元以下,只要有慈父慈母「資助」首期,月薪5萬元以上的打工仔,已夠資格上車。
大家不妨細心留意,一手每宗平均成交額由2010年的1,035萬元,升至去年的平均1,071萬元,升幅只有數個百分點,另一邊廂,二手住宅成交平均價,則由2010年的376萬元,大幅升至去年的556萬元,升幅達到48%,但成交宗數卻由11萬宗降至4萬宗。兩個市場的成交量、成交額,某程度突顯一手市場的目標,主力是最高階收入的一群。反觀後者在辣招及樓價攀升因素下,市場供應減少令樓價急升,令邊緣一群上車無望,或退而求其次買劏房。
在發展商角度,每年逾萬個單位推售,就算將年薪60萬以上至千萬元以上的人減去一半,人數都有14萬,況且過去三年,每年落入這個組別的打工仔,人數亦淨增逾2萬人,已經有足夠客源食盡新盤單位。所以,地產商對於地產霸權稱號,聽完根本得啖笑。他們的目標客只是最富貴的兩成打工仔,其餘八成如何鬧又有何相干。
林一鳴博士早前曾評論過,「香港已由資本主義演變成資產主義,有聰明腦袋,有學歷,肯上進,也不及擁有資產。」香港貧富越見懸殊,社會也越趨分化,年輕人「沒父幹」永遠上不到車,撕裂香港的,除了是政治,在樓市上亦走向極端對立的危險邊緣。

2015年05月17日 趣BLOGBLOG:地產霸權的憑據

五、六月股市會否大旺,股榮信心一般,但幾可肯定,未來兩個月將是發展商賣盤的大牛市,縱使超過逾3,000個單位應市,只要發展商有決心,一鋪清袋、丁財兩旺絕非空談。
近兩三年,發展商評論樓市或樓價,幾乎清一色的答案是不會大跌,理由是建築成本貴,但背後真正原因,大抵是睇穿了香港人收入的畸形金字塔。翻查過去三年稅局年報,每年納稅人口約160萬人,當中薪酬最多的不足兩成人、交了總稅額超過八成,即是大家熟知的二八法則。
由年薪60萬元以上至千萬元以上,2012至13年度合共有28.4萬人,按年多了2.56萬人,佔納稅人比重為17.84%。早前短片《月入三萬的香港人》引來熱議,原來每年入息30萬以上至40萬元的納稅人,數目接近27萬人,是按稅局分級中最多的,佔比達16.7%。以為月入3萬元只佔一小撮,原來卻是交稅打工仔的大多數。
2013年度每年入息介乎12萬以上至30萬元(月入1萬至2.5萬元),數目有76萬人,佔納稅人百分比達48%。這班人可以申請居屋,肯定非發展商的目標客群。由2010年政府出不斷出辣招、收緊按揭成數,對最高收入的20%打工仔,有影響但不算趕絕,影響最深的,是剛剛儲了首期,卻因樓價升不停、按揭收緊未能上會的邊緣一群,這班月入2.5萬至5萬元的人士(佔納稅人34%),就成為官員口中要保障金融系統穩定的犧牲品。
由2010年至2014年,一手銷情其實相當穩定,平均每年錄1.24萬宗,每宗平均金額超過1,000萬元。今年頭四個月已錄5,200宗,每宗涉及銀碼1,100萬元。逾千萬的金額,做按揭最盡500萬元,分25年供,以目前銀行按揭利率2.15厘計,月供2.2萬元以下,只要有慈父慈母「資助」首期,月薪5萬元以上的打工仔,已夠資格上車。
大家不妨細心留意,一手每宗平均成交額由2010年的1,035萬元,升至去年的平均1,071萬元,升幅只有數個百分點,另一邊廂,二手住宅成交平均價,則由2010年的376萬元,大幅升至去年的556萬元,升幅達到48%,但成交宗數卻由11萬宗降至4萬宗。兩個市場的成交量、成交額,某程度突顯一手市場的目標,主力是最高階收入的一群。反觀後者在辣招及樓價攀升因素下,市場供應減少令樓價急升,令邊緣一群上車無望,或退而求其次買劏房。
在發展商角度,每年逾萬個單位推售,就算將年薪60萬以上至千萬元以上的人減去一半,人數都有14萬,況且過去三年,每年落入這個組別的打工仔,人數亦淨增逾2萬人,已經有足夠客源食盡新盤單位。所以,地產商對於地產霸權稱號,聽完根本得啖笑。他們的目標客只是最富貴的兩成打工仔,其餘八成如何鬧又有何相干。
林一鳴博士早前曾評論過,「香港已由資本主義演變成資產主義,有聰明腦袋,有學歷,肯上進,也不及擁有資產。」香港貧富越見懸殊,社會也越趨分化,年輕人「沒父幹」永遠上不到車,撕裂香港的,除了是政治,在樓市上亦走向極端對立的危險邊緣。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2015年5月15日 曾淵滄專欄:北水南下背後原因

近來除內地莊家外,也有不少內地新股民來香港炒股,新開戶口不少,為甚麼來香港炒?理由是香港沒有停板制,股價一日內可以升五、六成甚至數倍,而內地升一成就停板,故論炒作香港更適合,特別是炒那些三、四、五線股,一隻恩達(1480)上天落地,還有許多相類似故事會重演。還好踏入5月份至少藍籌股、一帶一路概念股暫時休息,正進入調整期,對剛剛入市的新股民而言,算是一小盆冷水讓他們清醒吓。
約兩年前,電能(006)分拆港燈(2638),收回不少現金,當時霍建寧說兩年內會研究重組電能,否則會派特別股息給股東,昨日電能股東會,有人重提舊事,霍建寧說會研究在今年夏天進行重組,否則就將多餘的現金當特別股息派發。

電能長建重組有得諗

如何重組?估計最大的可能是重演長實與和黃(013)合併成長和(001)再分拆長地(1113),電能與長建(1038)之間有許多重複業務,長和重組後應輪到長建與電能合併重組,也可能在合併後再分拆出另一些業務,長和重組釋放巨大潛在價值。長建與電能一旦重組,相信也會為大小股東帶來巨大的利益。
復星國際(656)配股集資,傳說雙馬入股,但兩位猛人入股後股價依然跌破上市價,如果雙馬入股傳言屬實,倒是可以考慮趁低入市,理由是雙馬都是絕頂聰明,復星若不值20元,雙馬絕不會拿20元來入股,兩年前阿里已開始與復星合作搞物流生意,我當時買入復星並持有至今。
來源 http://goo.gl/72gtZH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2015年5月14日 曾淵滄專欄:批股與發債怎選擇

近來多隻股票炒高後均配股集資,對投資者產生一定壓力,特別是配股時如果股價折讓比率大的話,配股後股價也會大幅下跌,跌近配股價水平,因此,見股價升追貨者隨時中招。
牛市時,這種情況是正常的,也無法避得開,一般上,企業何時配股,散戶也很難察覺,可以做的就是不要高追。
我們擔心自己手上持有的股進行配股,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許可以設法捕捉尚未配股的股份,買入等炒上配股,是的,一般而言,配股前股價是會預先炒上,不炒上而配股,對大股東不利,這相等於低價賣新股給別人,攤薄自己的利益。

內房股最需要錢

目前,最需要資金的上市企業,非內房股莫屬,去年今日,傳媒已經常報道內房企業發行高息債券,為甚麼發債而不配股?理由是當時內房股價低迷,一般股價與每股資產淨值的折讓大約五成,配股時一般配售價又得比市價再低一至兩成,因此,在股價低迷時配股,等於要大股東把自己的資產賤價出讓。
因此,股價低迷時想集資,通常是供股而非配股,供股,則大小股東都拿錢出來投資,大股東也因此可以保住自己的持股比率不會下跌。現在,內房股最壞的情況算是過去,股價開始復蘇,仍然談不上狂升,的確有可能接二連三地炒上然後配股集資。
人民銀行不斷地放水,但是昨日有新聞報道上個月內地新增貸款按月下跌40%,令人意外,這是不是銀行有錢不肯借?
來源  http://goo.gl/fYcfoA

2015年05月14日 趣BLOGBLOG:霍建寧袋25億代價

隨着稅局綠色炸彈來臨,也到了打工仔每年報稅的日子。坊間傳媒提起打工皇帝,總會想起李嘉誠頭馬霍建寧。霍建寧大半生為李生效勞,得到收入總數是幾多呢?答案是起碼25億元以上。霍建寧現年63歲,美國及澳洲留學畢業後,1979年返港工作,當年是27歲,隨即加入長實。1983年霍生曾經離開,自行創業。去了圖書館一轉,霍生1984年回巢,1985年破格成為長實(現稱長和,001)及和黃(013)董事,以33歲之齡成為藍籌董事,在當年英資主導的政經社會,算是異數。
印象中,霍建寧低調,未曾做過一次正式的紙媒訪問。翻查過去30年和黃年報,股榮只找到一張霍建寧合照,就是1985年,附文的一張相,就是當年霍建寧與超人及一班董事局成員合照,最左為霍建寧,一副八両金頭薯仔look,固然不及最右青靚白淨的周年茂搶鏡,但想像不到八年後這位小子已取代馬世民成為集團董事總經理。
1993年前,公司年報董事酬金只有大數,沒有細分個人獲得金額,故未悉1985年至93年霍生在和黃的收入。1994年開始,公司年報董事酬金未有羅列各董事報酬但有列出酬金分佈,例如獲得1至100萬元、2,000萬至2,100萬元的董事數目,故可推測獲最高薪的一級,很大機會是出任董事總經理的霍生(李嘉誠只收取數萬元董事袍金)。

絞盡腦汁 唔掂砌到掂

1994至98年霍生每年收取收入介乎2,000萬至5,000萬元,相當於目前主要藍籌最高薪董事的報酬。1999年和黃賣「橙」賺逾千億元,六年將爛橙變成金橙的霍生,當年收入達2.06億元,是其30餘年在和黃打工生涯中最勁的。高潮過後卻是迎來電訊業的低谷,和黃在歐洲貴價投得的3G成為往後每年股東會甚至是業績會,被質疑的重心。
一個人的真正價值,是公司唔掂的時候,你都要令到佢掂,同時也要將責任攬上身,不要主子困擾。千禧年後,善於財技的霍生每年透過各種財務收益、變賣減持資產等,去彌補3G的巨額虧損,不致令業績大幅惡化。每逢記者會有關3G尷尬問題,霍生往往代超人回答,其餘時間,保持低調齋飲水。千禧年以後,3G業務縱多年見紅,但霍生每年收取的酬金,未曾少於1億元。總結由1994至2014年合共21年間,霍生合共收取和黃25.42億元報酬,大約每個月袋約1,000萬元。
股榮一直相信,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超人對霍建寧慷慨嗎?我並不覺得。對比長和過去廿年的業績,霍生的性價比,隨時比每年袋千餘萬,卻令公司蝕錢的CEO還好。征戰逾30年的代價,除了換來一頭白髮外,近年霍建寧予我的印象,是老了。背後的犧牲,亦非我們能想象得到。李嘉誠漸退、長和大重組,霍生還能否幫「李」日日賺、自己又賺,不妨拭目以待。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2015年5月13日 曾淵滄專欄:大鱷也怕內地莊家

港股昨日與內地股市走勢終於相反,滬綜指升1.56%,而恒指跌1.12%,多家企業的A股升而H股跌,更加強我近日的論調:中國大媽沒有來香港炒股票。至今為止,港股依然是國際大鱷的主場,當然三、四、五線股例外,三、四、五線股各路人馬都有,本地的、內地來的莊家都有,近來三、四、五線股的炒作手法之狠,與內地創業板股類似,相信香港三、四、五線股已成了內地莊家的主場。
中國大媽與內地莊家是兩種不同的人,大家要分清楚,大媽與牛頭角順嫂的水平差不多,內地莊家的水平則遠在你我之上,連國際大鱷都怕他們三分。

企業批股有伏線

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說深港通要慢慢來,為甚麼有生意不做,不快快來?李小加擔心甚麼?是不是擔心香港的三、四、五線股會因為深港通而向中國大媽開放,導致香港的三、四、五線股全面A股化,上海與深圳兩地股市最大的分別是,深圳的三、四、五線股特別多,昨日《蘋果》財經頭條就是內地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已超過100倍,創業板指數在過去三個交易日升15%,的確嚇死人。因此,雖然我是港交所的一名小股東,也贊成深港通該慢慢來,如果香港三、四、五線股A股化,肯定會讓更多香港人晚上睡不着,慢慢來可能更健康,以時間來教育股民。股市升,集資活動增加是自然的事,復星國際(656)昨日配股集資近百億元,華潤置地(1109)馬上跟着做,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股價急升是配股集資的前奏。
來源 http://goo.gl/OUnVUg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2015年5月12日 曾淵滄專欄:有秩序放水救經濟

人民銀行在母親節送給中國大媽一份最佳禮物是減息,一減息滬綜指一日內升逾3%,是近月罕見,也為上星期的震倉壓驚。這次減息有點突然,是減早了,上兩次減息第一次是11月21日,第二次是2月28日,相隔三個月,這次減息算是提早了兩三個星期,來得突然才有驚喜。現在減息、降準也成了新常態,估計今年8月前又會降準減息各一次,人行正在很有秩序地放水救經濟。
除了減息也放寬利率浮動的幅度,為將來利率自由化做多一步工夫,利率浮動對小銀行可能更有利,去年滬港通未正式通車前我已多次推薦中信銀行(998),當時的道理是高息,大約有9厘,現在股價漲了,股息率比滙控(005)低一些,但現在有多個炒作的概念,已經不再是以收息的角度來持有這隻股,而是視為炒作概念股之一。

信行變身概念股

復星國際(656)昨日停牌,宣佈配股集資,集資額相當多,達10億至12億美元,折讓比例也很小,復星去年宣佈供股,供股價9.76元,與宣佈前的收市價相同,由大股東包銷,因供股價沒折讓,宣佈後股價更跌至供股價之下,相信沒有任何小股東會供股,於是大股東持股比例上升,現在股價升了一倍宣佈配股,企業實實在在地加強了實力,皆大歡喜,復星近幾年東征西討,四處收購,手法與和黃(013)類似,也學足畢菲特,畢菲特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持有保險公司的控股權,保險公司手上很多現金,對企業收購的投資大計有幫助。
來源 http://goo.gl/CEIjlK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2015年5月11日 曾淵滄專欄:追貨好時機出現了

4月初至今,恒指出現好幾次千點的震盪,每次震盪,我都撰文安慰大家,不必害怕。

牛市遇調整要死守

是的牛市最忌的事就是在調整時被震出局,特別是高價追入者,在股價出現大幅調整時,總是不好受,吃飯也淡而無味,很擔心股價還會再下跌,於是就選擇沽貨止蝕。止蝕後,股價可能升也可能跌,問題是剛剛止蝕之後,股價不論升跌,一般散戶都不會再買。
如果賣了之後股價再跌,只會慶幸自己已賣了,而不會有所行動,不會趁低買回。如果賣了之後股價上升,更不捨得高追,眼睜睜地看着股價一升再升,放棄了。因此,牛市時遇上調整,最佳方法是死守。
不過,目前是板塊輪流炒的局面,如果資金不是很多,也不妨把部份資金用來輪流炒,不過輪流炒絕對不是在股份下跌之後才驚慌出售。
恒指在六連跌之後終於反彈,未入市想趁調整入市的最佳時候,就是在連跌數天之後的反彈第一天,等反彈才入市自然捉不到最低價,但風險也比較低,上星期五的反彈就是一個相當像樣的反彈,是追貨的好時機。而最佳追貨對象應該是過去一個月升得最多,而在六連跌期間調整幅度最大者。
不久前,《蘋果》網上節目「青談三分鐘」中,節目主持人說我不經常給讀者冧巴,實際上,近一年來,我給的冧巴也不少,最近,出版社為我收集了近年內我說過的88隻股票的文章結集出版,一次過為讀者們提供大量冧巴。
來源  http://goo.gl/aIY28u

2015年05月11日 趣BLOGBLOG號外: 四大行揸恩達資料公開

恩達集團(1480)上周五大龍鳳後,T+2機制下,真正的股權變動要到本周二收市後始見端倪。恩達大股東持股75%,尚餘25%,當中有23%由四大證券商客戶持有,這類貨源歸邊的玩法,並非新鮮事,但玩到如此明目張膽,肯定是空前,但未必是絕後。
股榮整理恩達上市後的100日,四大券商客戶持有1480的每日股權變動資料,讀者如感興趣,可以睇睇箇中有何玄機。
過去多宗疑似莊家造市個案,證監會並非唔查,而是嘆慢板,由開file、調查至結案、交予執法機構,兩三年少不了。收到不少讀者回覆,對香港的政治、司法制度憂心忡忡,慨嘆股市監管制度正走下坡。
股榮對港股,仍然有信心,但一粒老鼠屎,足以壞了一鍋粥,希望監管機構能正視問題,立即行動,不要再「睇吓先」。
附表為持有恩達四大主要證券商股權變動,網址為:
http://hk.apple.nextmedia.c......state/art/20150510/19142709

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2015年05月10日 趣BLOGBLOG:恩達的百日宴

《竊聽風雲2》中,一隻749由五毫子挾高至七蚊,虛構的情節竟然在上周五現實股票市場上演。由十點到四點收市,坐在大利市機面前,見證住股價喪升完暴跌,典型派貨格,走勢刺激、莊家兇狠,但不意外。最無奈的,是股榮見到不斷有散戶撈底追入,貪婪的代價,就是輸身家。
去年12月上市、招股價1.23元的半新股恩達(1480),今年3月底已升見5元,上周四見30元未算誇。上周五開市30蚊,中午11點半高見102元,當時成交股數約百萬股,成交額數千萬元。「紅底股」曇花一現,隨即急瀉,收報17.44元,倒跌42%,成交3.32億元,單日曾成為升幅榜冠軍之餘,亦是跌幅榜第一,史無前例。
港交所及證監會例牌指不會評論個別事件,但由中央結算系統(CCASS)股權披露,這宗是赤裸裸的莊家造市。
恩達從事印刷電路板,大股東是陳榮賢和陳勇夫,上市至今一直持股達75%,公眾持股為25%。港股買賣為T+2日交收,故此上周五CCASS紀錄,實際是顯示兩日前交易狀況(即5月6日)紀錄。上周五CCASS紀錄,四大證券商(元大寶來、銀河國際、東方匯財及凱基,下稱四大)的客戶持有恩達23%。
翻查上市至今,四大券商代客戶持有的股權,由最初5%不斷攀升,但有三點卻是極不尋常。恩達不計首日上市,至今共有100個交易日,當中只有3個交易日是四大行客戶沒有買賣交易的,買賣最密的是元大,只有8個交易日持股客戶沒有買賣紀錄,銀河1480客戶亦做足73日,匯財1480客戶最懶亦做了51日。
最無厘頭的要算是凱基1480客戶。由今年1月開始至2月,今日買、明日賣,股數相同,成交價相同,或最多只差數格,背後疑點重重。1月9日,凱基1480客購入7.8萬股,當日收市2.05元,翌日凱基1480客沽出7.8萬股,當日收市2.05元。1月19日凱基1480客買入5萬股,當日收市2.15元,翌日即沽出5萬股,收市價是2.14元。同樣的情況出現了很多次,讀者可詳睇CCASS。而四大行客戶買賣,約佔恩達過去100日成交平均超過50%。
另外,有兩個日期也是非常巧合。第一個是3月31日,當日交收後,以匯財名義持1480股權,由0.17%增至2.49%,持股增加500多萬股,同日以凱通名義持1480股權,亦由0%增至2.69%,淨增642萬股,另一邊廂,以元大名義持1480股權,持股量由19.25%減至16.70%,持股減少逾600萬股。
大龍鳳前約兩星期,4月21日,以元大名義持1480股權,持股量由16.76%減至11.73%,持股減少1,200萬股。另一邊廂,以銀河名義持有的1480股權,則由0.31%增至4.57%,持股增加約1,100萬股。四大券商持有1480是否同一班莊家,股榮不知,但關係肯定是千絲萬縷。
自從滬港通開始後,港股創板以至半新股,都上演類似劇情。若監管機構仍然嘆慢板,不採取行動,股榮可以肯定,港股不單止A股化,還是莊家化、垃圾化。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2015年5月8日 曾淵滄專欄:大鱷也損手怕甚麼

復活節假期過後,恒指裂口高開,掀開所謂的大時代炒股熱潮,之後,恒指就一直維持在27000點與28000點之間,經過本周一連四天下跌,相信遲上車的人已經沒錢賺了,高追者更滿手蟹貨,蟹民可能還包括一批外國大鱷。上個月,傳媒經常報道香港金管局大手買下流入香港的美元,這說明這批大鱷也是在這段時間來的,如果有大鱷陪你一起當蟹民,擔心甚麼?大鱷不會無功而回。
近日幾乎沒有人談起美股,理由是港股已完全被內地A股拉着走,但是前日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的講話,是值得大家關心的。耶倫前日公開說美股估值太高了,過去耶倫好像從來沒有評論過股市,為甚麼前日會突然開口說美股估值太高,她的講話有甚麼目的?

耶倫講話要聽實

我猜想,一個最大的可能是,耶倫想在加息前先把美股壓下來,如果美股在加息前已經下跌,出現巨大調整,那麼當耶倫宣佈加息時,美股就能承受起加息的壓力而不會大跌,美股一升再升,如果不在加息前先壓一壓,一旦因加息而大跌,可能會影響整體經濟表現。
從2013年5月開始,美國聯儲局講加息已經講了足足兩年,「狼來了」講了兩年,大部份人已經麻木了,認為狼不會來了,一旦狼真的來,殺傷力還是相當大的,過去一段時間,美國道指在相當小的幅度擺動,因此對港股沒有影響力,但是一旦波幅擴大,影響力依然不小,所以大家應該關心並留意耶倫今後的講話。
來源 http://goo.gl/GXOfMp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2015年05月07日 貸評山下:如何食盡牛市升浪

一般散戶操作的方法,概括而言,就是趨勢投資(momentum trading),見高就追,見低就沽,以價格(price)而非價值(value)為着眼點,着重把握時機(market timing);相反,大型機構投資者,以資產分配為核心,有系統地「投資組合再平衡」(rebalancing),期望做到高沽低買,以長遠價值而非短期價格為目標。
這兩種不同的操作方法,可以說是南轅北轍。筆者認為,能為自己建立一個有系統的機制,在這個動盪的市況中,更有其重要性。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是典型的「常識不常見」例子,如果2014年沒有長年期美國債和A股等,就已經錯失了很多市場回報的機會。

平衡投資組合 致勝關鍵

過去一年,A股(滬深300指數)的回報超過120%,港股(恒生指數)也有起碼30%的回報,而且市場的波動性不少,有時候每天和每周的高低波幅也不低,通常這個時候,有貨(持股票倉)的,由於已經獲利甚豐,會容易繼續傾向看好後市,相反,如果沒有貨或者是不夠貨的,卻容易心理上希望這個是泡沫,既然之前沒有參與,就更不願意這個時候入場。
持貨獲利而不減持,使整體組合比例不變,就等於見價高就看好,趨勢而行,而非逆向投資;完全沒有貨卻堅持不買股票,就漠視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Rebalancing包括採取行動確保目前投資組合的特性,以接近最初設定的資產配置目標。市場力量會造成不同資產價值的遞減,令它們所佔投資組合的比重有所改變。若想維持預期中的資產組合,投資者必須賣掉相對上升的資產,同時買入相對下跌的資產。
除非投資者有系統地把「投資組合再平衡」,否則現有投資組合的報酬與風險特性,就會與預期組合特性出現落差。
Rebalancing是一種絕對的理性行為,它是市場變動時,能夠堅守個人投資組合目標的行為;賣出表現相對強勢的資產,並買入表現相對弱勢的資產。當市場處於正常情況時,Rebalancing只需要一些毅力,可是碰到市場異常波動時,則需極大勇氣。因此,Rebalancing可以說是逆向投資(Contrarian Investing)的其中一種。
逆向投資是大多數投資策略的成功關鍵。然而,人類天性會因為集體行動,而獲得自我正面肯定(Positive Reinforcement)。逆向投資行為是指避開那些表現好的股票,逆向擁抱那些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但不少人卻採取相反做法。

冷門股遭低估 水位更多

投資界裏,失敗會播下未來成功的種子。投資價廉物美、但是失去投資者所關注的股票,往往較易創造投資佳績;反而價格已經上升的熱門股票,就不易再有水位。
未受到投資者青睞的股票,其股價本身已相當程度被低估,能提高預期回報;而熱門股票所出現的溢價,則會降低預期報酬。
市場的上升周期,要使自己的情緒不受牽引,就要預先訂立好作戰計劃(資產配置和Rebalancing的操作),才能做到高位逐步減持,使資產配置的比例不會上浮,又不會因為不夠貨跑輸大市而產生焦慮。

2015年5月7日 曾淵滄專欄:下一個尋寶的目標

上個月,中港股市有數次在大跌一天之後,第二天就大幅反彈,也因此,前日大跌後,昨日上午兩地股市皆大幅反彈,可惜,這次中伏了,反彈不成,午後再跳水式地下跌。是的,一本通書不能讀到老,特別是短期走勢,上個月博反彈成功者,昨日可能有不少損失。
幸好,不同板塊輪流炒的步伐沒有停下來,昨日輪到保險股上升,連近期表現不佳的友邦(1299)也跟大勢起動。友邦是一隻不錯的股份,生意有加無減,現時亦越來越多內地人來香港買保險,但上個月恒指急升三千點,友邦卻莫名其妙地逆市下跌。昨日保險股升勢相當全面,除了香港的友邦,也包括3隻內地保險股——人保(1339)、國壽(2628)、平保(2318)。

發A股成爆升催化劑

逆市上升是不容易的,買股的人也必是藝高膽大的,而且有些實力。如果大市繼續跌,逆市上升股一般也維持不了兩天,而且跌幅更大,補回該跌不跌的部份。不過,如果大市止跌回升,逆市上升股會在大市回勇時升得更快,因此逆市追上升股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行動。
徽商銀行(3698)是一家地方性的國企銀行,一年半前上市,上市後股價長期潛水,一直等到上個月港股進入大時代時才浮上水面,前日突然宣佈將發行A股,因此昨日也成為逆市上升股,國企發行A股理所當然,A股開價可以高一些,集資也多一些,何樂而不為?也許,除了徽商銀行,我們還應該進一步尋寶,看看有甚麼國企H股仍沒有A股。
來源  http://goo.gl/oDseof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2015年05月06日 趣BLOGBLOG:港股的黑色幽默



昨日A股調整4%,微信朋友圈及雪球網瘋傳「十大利空致暴跌」。霎時間,早一兩日仍對港股信心十足的戰友,卻打起退堂鼓,甚至有人指牛市玩完。港股昨最多跌500點,幅度未及2%,如此跌幅已淆底,借用《大時代》劇中經典一句「及早離去」,可能對你的生理及心理都比較好。
股榮早前曾經提過,今次牛市的基礎是資金市,由3月30日開始至昨日(5月5日),共23個交易日成交皆超過千億元。這是2007年大牛市以來,未曾出現的場面。當每日成交還保持千五億以上就宣判牛市結束,理據實屬牽強。在估值層面,刻下恒生指數不足12倍市盈率(PE),這不可能稱之為泡沫吧。
逾千億成交能否延續,大家可能仍半信半疑;估值層面也非「非跌不可」,但一個荒謬的現實卻是大家不得不承認,就是實體經濟越衰,肯放水未必救到經濟,但卻能救到股市。
美國自08年第四季開始量寬,經過三輪QE,經濟見到起色,失業率回落,股市更飆升超過一倍。同樣的情況,出現在日本以至歐洲身上,央行買債量寬至今仍未完結,實體經濟未言挽狂瀾於既倒,滙價更一直插水,但事實是,日股以至歐元區的股市卻膨漲起來,你可以話離晒譜,但這種黑色幽默,正在中國以至香港上演。
中國經濟外表風光,內裏早已陰乾,數十萬億計地方債令內銀開始露底、內房空置高鬼城隨時見,不只是冰山一角,由去年第四季至今,中央減息降準連環出擊,放水態度不言而喻,坊間對中國式QE各有猜測,肯定的是,中央在未有渠道疏導放水資金前,不會冒險令A股炒爆。
滬港通又好、公募基金來港投資又好、甚至是下半年啟動深港通,與其說是阿爺恩𧶽香港,倒不如說中國更急於透過多種渠道,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開放資本賬進程,甚至乎為內企撲水救亡、尋求更大水喉的最快途徑。部份資金轉向港股,也可令熾熱的A股降溫,將快牛變成慢牛。
說穿了,香港資本市場,將會是中央放水救經濟的重要棋子,內地資金水浸港股,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早幾年前,包括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等,將中國故事(China Story)視為金科玉律,結果齊齊中伏。今次,中國故事由習近平親自執導,過去一個月來港的熱錢,充其量只是基金經理的「私己錢」,央企以至公募基金國家隊一年半載後出動,配合國家放水大行動,真正香港股市大時代,不日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