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以大字標題報道,中國新措施打擊互聯網金融,而新措施若落實,經營淘寶的阿里巴巴將首當其衝,阿里巴巴股價上周五美國收市就已下跌2%,明顯跑輸納指等美股三大主要指數。更重要的是,正如昨日《信報》「新聞點評」指出,互聯網金融牽涉到A股相關概念股、整個創業板氣勢以至場外配資問題,並估計對A股的影響將於周一展現。
從技術分析,7月上旬股災後,上證指數於不足一個月內已三度測試200天線支持,簡直是「弱不禁風」,一旦跌穿200天線收市,更可能觸發外國機構投資者效法Paul Tudor Jones II的「一招保命」(見8月1日「市評」)沽貨離場。
再說到人行擬推行的《辦法》,政策原意是規管網上金融業務,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可能涉及具槓桿性質的金融投資產品以至場外配資,問題是相關措施亦一定程度削弱了包括A股的內地金融市場的投資氣氛,例如中證監今年初提出加強監管兩融業務這一原本有利A股長遠健康發展的政策,就為A股帶來劇烈震盪。況且反映市場氣氛的A股換手率(Turnover Velocity)現正從高位明顯回落,散戶熱情仍在冷卻中。
最後,Markit發布財新的中國製造業PMI,7月終值由初值的48.2下調至47.8,差過市場預期的往上調整至48.3,亦低於6月的49.4,並且連續5個月處於盛衰分界50水平之下,是2013年7月以來最明顯放緩。
從技術走勢、市場氣氛、經濟表現(例如製造業PMI),睇淡A股的理由可以數出一大堆,雖然市場流行Contrarian投資法,股神畢非德亦有「他人恐懼時我貪婪」的名言,但現在做A股的Contrarian者,風險實在太高,尚未到值得貪婪的時候。
當然,人行若推出超寬鬆貨幣政策,不惜讓人民幣貶值從而為加入成為IMF的SDR貨幣造成障礙(見7月30日「市評」),到時(視乎量寬規模)就要對A股短期展望重新評估。
來源 http://bit.ly/1P21t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