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2013年02月26日 貸評山下:政府幫中產定義模糊

早前,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振興美國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有賴於中產階層。然而,香港政府對中產階層的福利支援向來不足,每次財政預算案的「派糖」措施不外乎退稅、免差餉。事實上,「中產階層」一詞牽涉社會學及經濟學理論,這群人的生活環境與訴求,亦會對社會與經濟發展產生影響。

背景大不同 如何界定

以香港為例,現時一般以個人月薪2萬至6萬元的就會被列為中產階層;不過,中產定義其實好難界定,還要視乎個人資產(多少物業和負債等)、個人所需供養的家庭人口數目、生活開支及消費模式、甚至是價值觀等,這都會影響中產的真正定義。
之前某大電視台做了一個關於「中產」對財政報告期望的新聞專輯,訪問對象卻是一個月入15萬元的家庭,談論他們應該如何從政府中多拿一點資助。
另一個例子,是立法會之前辯論如何幫助中產的議題上,提案的議員便用一個月入6萬元的家庭作為論據,印證這些家庭如何仍不足以應付基本生活的日常開支(包括供樓、供車、養活家人等),需要政府的幫助云云。
但事實上,根據2011年政府的人口統計調查,香港家庭收入的中位數是約2萬元,即是超過50%的家庭收入少於2萬元;超過3萬元收入的佔少於35%,超過6萬元的少於12%,而超過10萬元的更少於5%。收入15萬元的家庭,是香港家庭收入的頭幾個百分點,如果他們都認為自己是「中產」,無怪除了李超人外,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只是「中產」。當我們這個社會,收入6萬元(top12%收入),仍然覺得生活困難和沒有保障,可能就要問社會出現了甚麼問題?
經濟繁榮發展必然帶來社會貧富懸殊問題,香港無疑變成「M型社會」,基於本港行業單一化,金融霸權及地產霸權讓行業出現壟斷,社會資源過份集中,競爭環境變差之餘,亦令人力資源缺乏競爭。
這些因素引致中產階層不斷向下流動,他們交稅多、福利少,但收入卻追不上樓價、醫療、教育等通脹,以致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出現一塊大缺口,形成「M」字形社會結構。

行業狹窄 易浪費資源

由於本港行業類型狹窄,故亦出現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意指任何個體或群體,一旦在某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累積優勢,繼而有更多機會取得更大成功和進步,終釀成社會出現「贏家通吃」(Winners take all)經濟;後果不單是競爭減少,更會使社會的資源的浪費,包括學生選科只朝向某幾商科,而非其他對社會生產力更大的學科。
樓價高企只是其中一個問題,日本房地產泡沫已爆,但有同樣的表徵,顯示這有更深層次的經濟結構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政客認為收入top12%或是top5%的「中產」,都需要幫忙分錢收福利時,或許我們面對的,是更大的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