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2013年12月30日 貸評山下: 港府財政亮黃燈 怎解決?

財政司司長在他的網誌中,談到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透露在明年2月公佈預算案的同時,會一併交代長遠財政計劃小組報告。他沒有透露報告的詳情,不過其中一句實在可圈可點:「終有一天,我們需要動用財政儲備去支持公共開支,而儲備亦總有用完的一天,政府到時必須增加收入,例如增加稅收或發債。」
一般人覺得香港庫房水浸,哪有可能會用盡儲備,認為財爺可能只是危言聳聽,為財政預算案做期望管理。

開支增幅快 須開源節流

不過,其實條數是很容易計,在此引用雷鼎鳴教授前幾天的文章:「從97年至今,香港的名義GDP預計上升了56.7%,政府收入上升幅度是54.7%,與GDP的上升相若。但政府開支則增加126.4%,按這些數字計算,開支的增幅比起GDP或政府收入平均每年高出1.925%……以此種情況,幾年內香港便會出現結構性赤字……用excel為助,可輕易算出到了2030年左右,香港的財政儲備便會全部用光。到時的財赤會大約等於GDP的8.3%……至於因歷年財赤所累積的欠債,到了2042年更會高達GDP的171%」(《香港政府將來會欠下多少巨債?》雷鼎鳴)
這個推論是假設香港政府的開支,會像過去15年一樣,其增幅比收入快。以目前社會的情況來看,這個假設應該成立(基於人口老化、貧富懸殊加劇、醫療通脹等)。香港政府的財政是亮了黃燈。
解決方法當然只有開源節流:不是要減開支,只起碼減開支的增幅;開源的難度同樣大,因為稅收和經濟增長關聯性高,如果大幅加稅,可能適得其反,影響經濟,從而影響稅收。
正正由於長遠財政的隱憂,筆者反對當前一些要求全面減稅(如利得稅)的建議。不過筆者認為,針對中小企的稅務優惠是必要的。香港透過聯匯制度引入美國貨幣政策,同時由受到流入新興市場資金的追捧,導致資產泡沫,使實體經濟更難運作、中小企的生存空間減少、收入中位數的增長追不上物價通脹,不少人努力工作的經濟誘因減少,最後拉低香港整體的競爭力,也使經濟資源和勢力日趨集中。

改革利得稅 提升競爭力

與其像過去小修小補的有限度減免,不如作一個有系統的安排:比方說,對應課稅利潤的首1,000萬元(或以下),把稅率降到13%;同時間把利得稅標準稅率由16.5%增加到17%。這樣把利得稅簡單分成「兩個階梯」,可以達到幾個效果:
(1)利得稅變得累進化(progressive)。有說單一稅率比較公平,賺多賺少也按同樣比例,多交一點稅款。但按一般累進的原則(例如個人入息稅就是累進),賺錢更多就應該更有能力和承擔,稅率也應該更高。
(2)一方面可以擴闊九萬間中小企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又保持香港稅制的競爭力(就算微升至17%,也仍然是全球最低稅率之一)。
(3)一加一減後,雖然幅度不同,但由於基數相差太大,所以對庫房收益影響不大。
(4)只是多了一個階梯,不會使稅制太過複雜,甚至比每年的小修小補更簡單清楚。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2013年12月24日 貸評山下: 自貿區未成熟 港升呢要快

最新消息指,上海自貿區將於三個月內落實金融支持政策,若果屬實,它對本港有何威脅呢?筆者認為,內地政府落實金融創新乃事在必行,未來在資本賬、利率及匯率方面將逐步放寬管制,誓要為金融市場開闢新路向。

爭取更多人民幣業務

若然上海自貿區試驗成功,把經驗複製至內地各省市,屆時本港將腹背受敵。然而,上海自貿區仍沒有具操作性的金融政策及細節出台,暫時仍處於「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階段,所以危機尚未來到。本港應該把握這個空檔期,向「阿爺」爭取更多人民幣業務,為未來直接與上海自貿區競爭人民幣業務「打底」。
本港目前有7,000億元人民幣存款,但銀行只能處理貿易結算,人民幣債券、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等額度有限,未能做到「轉動」作用,引致「抽水」與「畀水」之間的流動性不足。
就此,本港應該向「阿爺」申請把人民幣業務的「量」增加,同時放寬人民幣資金回流內地的機制,只有中港兩地之間做到「錢如輪轉」,本港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才有望搞活,如爭取增加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的額度等等,從而提升優勢。
不過,一般人忽略了一點,就是所謂的人民幣離岸資金池的流動性(liquidity),並非單單指到資金池的「量」而已(volume),更重要的是資金短期融資的難度(availability of short term funding)。
如果金融機構沒有信心能靈活地拆借短期人民幣作融資需求,將會阻礙金融機構繼續擴大參與離岸市場的力度。

上海金融定位存矛盾

因此,在上月公佈的幾份金融發展局的報告,便提出幾個建議,希望能針對性解決這些問題,包括容許離岸的金融機構,能適時參與內地金融機構間人民幣短期的拆借市場(interbank market)和回購市場(repo market)。筆者認為,由於這些操作都是短期性的,對資本賬的衝擊有限,卻對離岸市場的建立,大有裨益,值得考慮。
話說回頭,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定位,其實亦存在矛盾:是一個更開放的「在岸」中心,還是一個更多資本賬相關的政策優惠的「離岸」中心呢?有評論者就模稜兩可稱之為「在岸的離岸中心」。
從資本賬的角度來說,上海自貿區採取的是「一線(國界線)徹底開放,二線(和內地其他地方)高效管制」策略(口號);但其實香港已經早已是「一線」徹底開放,關鍵是「二線」的「高效管制」的鬆緊。
香港的優勢在於「一線」一直在開放,離岸資金一直可以自由進出;上海則要慢慢打開,和建立相關基礎設施。不過上海的優勢是,在此之前,二線本不存在,所謂「高效管制」下,仍然會比一般的資本賬更為寬鬆。
香港要保持競爭優勢,就必須爭取任何上海自貿區「二線」容許的資本進出,都能應用於香港,保持資本賬政策上相同的最優惠待遇。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13年12月22日 趣BlogBlog: 買超級抽水股 儍的嗎?

如果說2007年是恒指的大牛市,今年可算是細價股的超級牛市,尤其是下半年,相當有牛三的特徵,成交大、升幅勁兼時間長,越是覺得唔合理要回吐,就偏偏再升幾倍給你睇。股榮統計今年至今,接近180隻股份(約佔港股總數目12%)升幅超過一倍以上,當中市值20億元以下的佔八成。

中農大折讓供股 散戶唔受

細價股勁升,原因有很多,但總覺得這個狂歡派對,似乎即將落幕,尤其是上周一則中國農產品(149)通告,宣佈股份先40合1,然後1供15,再送1紅股,更覺得股票為了抽水,其實可以去到相當盡。
公司先合股,後供股,以往司空見慣,但昔日多是仙股的伎倆,毫子股並不常見。仙股需要最少合併成為毫子股,才能集資或收購合併,亦因這樣做才能出現供股價折讓大,令小股東處於供又死、唔供又死的不利的情況。
中農簡單複雜化,今次供股價0.465元(合股後),較宣佈前股價4.52元(合股後)有九成折讓。
這次超級大逼供,是我印象之中,最狠最盡的一鑊。翌日中農股價瀉42%,揸住貨的散戶,情何以堪?供股前,街外股東佔總股本76%,如果全部散仔唔供,合股、供股及送紅股後,持股本數目劇降至4.5%。至於大股東等所謂一致人士承諾供股,持股由23.5%增至68%。
這種合股又大折讓供股的方法,玩得最出神入化的,可算是抽水大王官永義,永義實業(616)今年10月曾試過40合1,然後1供5,供股價當時折讓77%,可見今次中農更絕。
其實要避開這些老抽股,並非無路可捉。這類股份,相關大股東通常富有經驗,例如今次中農的大股東中,一致人士公司過去多次「合完即供」,供開有感情,通常執完散戶一劑又一劑,因此大家只要買股前做下功課,就算贏唔到,都唔會輸大鑊。
推介一個網站,股壇長毛David Webb成立的網站webb-site.com,有公司過去配股、供股以及合股等公司抽水紀錄,大家買細價股前,不妨可以去網站睇下以往「勁抽」歷史,係唔係莊家股、Chapter21公司或者其他股,起碼有個印象。
其實股票抽水,並非死罪,就算是長實(001)及滙控(005)等大藍籌,昔日一樣遇到財困陷入險境,要向小股東抽水共度時艱,在合情合理公平原則下,趁低買抽水股,隨時為財富增值的良好機會。
不過,部份動輒向小股東「每年抽你多一些」的細價股,借用高登潮語,買了真的hi hi,以後要買這些股票的時間,無論支陽燭升得幾長幾靚,都同自己講,儍的嗎,唔夠講多幾次,儍的嗎、儍的嗎、儍的嗎?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2013年12月17日 貸評山下: 香港升呢 靠打資產管理牌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軟硬實力兼備,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隨着內地推動經濟結構深度改革,筆者認為本港應從中配合,把握機會,提升香港的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地位。記得在十二五規劃中,香港的兩個定位是:離岸人民幣中心,以及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前者多人談論,但後者的重要性也不遑多讓。

基金管理業務 逼13萬億

截至今年6月底,在證監會認可的1,800個基金中,約有300個為香港註冊,其他則為海外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12年底,本港基金管理業務的合計資產高達12.6萬億港元。
由此可見,本港的市場開放,監管架構完善,加上地理位置鄰近內地,整體金融背景佔先天優勢,現時重點在於如何把基本平台優勢擴大。香港潛力很大,但如果沒有相關的法規配套,便會落後形勢,錯失良機。有人說:「只要開放市場公平競爭,全球資金便會懂得選擇香港,不用操心。」這說法只說對了一半,因為資金只會選擇全球法規上最先進的平台,但在港銷售的基金,只有十多個百分比是在港註冊成立,是有其結構性的因素。
現時香港註冊的基金只能採取單位信託形式(Unit Trust),有別於歐美等地基金,例如英國通常是用「開放式投資公司」(OEIC)。顧明思義,Unit Trust是依賴信託法,而OEIC則是公司法。具體操作上的分別是於定價上:OEIC基金只有一個定價,與基金價值掛鈎,單位信託基金則存在買賣差價。OEIC可以說是基金的先進版,和現時全球基金結構標準,如UCITS和SICAV等銜接,也有助香港未來的基金和內地基金互相認可。
要在港搭建OEIC平台,必先要處理投資公司雙重收取「利得稅」和印花稅的問題:(1)OEIC表面上是一間公司,但實際上只是一個投資平台,而所投的企業已經納了相關的利得稅;(2)另外, OEIC的投資者,表面上是買了公司股份(轉讓是要交印花稅),但其實只是投資平台的投資者,正如現時買賣信託基金不用交印花稅一樣。
由於本港的稅制問題,令在港開展業務的海外基金公司,主要從事基金分銷及銷售業務,營運角色變成投資顧問,而非全權投資管理。此舉亦導致基金公司的工種內容、僱員人數、結構、IT等後台服務均出現差別,間接未能帶動本港經濟增長及就業率,實屬可惜。

優化稅制框架 引外資進駐

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私募基金的發展上。因此,金發局早前做了幾份報告,包括「有關私募基金的稅務寬免」,和研究修改法例,引入更多「開放式投資公司」形式等。
筆者相信,本港要成為全球資產管理的樞紐,合適的監管框架以及優惠的稅務環境,勢將有助吸引海外金融機構進駐。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2013年12月15日 趣BLOGBLOG: 恒指六合彩 「吹牛」多瀨嘢

邱亦生上周談及《測不準定理》,提到韋恩每年十大驚奇,年年估、年年錯,散戶卻繼續年年聽。沒錯,每逢年尾,估指數遊戲成為大行、芬佬以至財演例牌指數動作,股榮統計近四年數據,看看所謂大行專家,究竟有幾準。
恒指成份股有50隻藍籌,比重各異,估中一隻年底收市價已經難,更何況是50隻,況且還要計算外圍變化及潛在風險,在機率下,估中的機會與中六合彩三獎相若,在此前提下,估錯是應份,估啱是好彩。

大行估恒指目標 誤差14%

大行要做生意,唱好是常識吧。無論市好市壞,大行都會為股市發盈喜。券商分析員按慣例,多於今年底估明年底指數目標,過去四年十間歐美及中資券商年底目標,平均值較去年底的收市價高10至25%,如當年市況較差兼大跌市,翌年審慎極都有一成升幅,如遇上大牛市,目標高兩至三成,差不多是金科玉律。
過去四年年底恒指與大行平均目標,誤差約14%,2010年大牛市,全世界「吹牛」,2011目標高見28500,結果當年跌市收場,全行估錯晒。即使估得最接近的2012年,其實當年恒指升約23%,大行「例牌」估升兩成,中咗得啖笑。
事實上,眼見估恒指難度越來越大,部份大行已經大包圍式買六合彩。有摩笛之稱的大摩,近數年估指數,除了合理值外,還包括最悲觀及最樂觀數字。今年最悲睇15200點,最牛睇32000點,合理值25600點,高低波幅16800點,唔好以為中硬,睇翻2011年,大摩估恒指最樂觀有33917點,衰到極都有23012點,上下範圍超過1萬點,但最終恒指收報18434點,所以一萬點都唔中,萬六點波幅先叫做安全。摩笛今年繼續吹牛,話2015年恒指見五萬點,信不信由你,暫時都係當笑話聽住先。
相比大行,財演及芬佬明顯醒目得多,十位財演今年初接受訪問時,大部份沒有畀死一個數字,只是講大約徘徊21000至25000,亦即是今年大市高低位水平。是撞彩又好,學精都好,基本上沒有人追究分析員或財演有冇貼中市,散戶大抵只炒股唔炒市,就算炒市,聽他們所言行動,猶如自掘墳墓。
今年大行陸續公佈估恒指數字,介乎25000至28000,平均值約26800,較目前指數高約15%,預期之內未算特別亢奮。股榮最期待的,是靠貼恒指爆紅的陸東貼合理值,今年初陸東估恒指合理值為27800,及後接受周刊訪問,指合理值在投資學上「冇Q用」,自己好鄙視合理值!究竟是繼續好鄙視地貼市,抑或講股唔講市,我好期待。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2013年12月10日 貸評山下: 商品差強人意 黃金較可取

商品市場在2013年的表現差強人意,其中跌幅最大是貴金屬(包括黃金),至今回報是-26.17%;其次是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等),回報是-7.05%;農產品(包括大豆和小麥等)和金屬(包括銅鐵)都錄得較低跌幅,分別是-2.22%和-1.01%;而整體商品市場的指數,例如DJ-UBS Commodities,大概就是-10%的回報。

商品ETF難反映現貨升跌

事實上,不少投資者都減持了相關的基金,尤其出現明顯走資情況,是追蹤商品市場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這是因為部份追踪商品ETF的基金,特別是較早成立的指數,在建構上不能反映現貨市場(spot price)的升跌:商品ETF不能買現貨,往往只能透過買賣商品期貨(futures);當期貨比現貨價貴很多時,就算現價升,ETF也可能不受惠。
除了上述基金結構性問題外,其實自2011年高位後,商品市場的整體指數,可以說是反覆向下;於是,投資者都要問,商品市場超過十年的大牛市(supercycle),是否已經達到扭轉的大趨勢?
樂觀一派認為,這次調整只是暫時整固,而且印證了商品市場可以作為分散風險的選擇:當今年美股大升時,商品市場不濟,只是體現了其逆關聯性(negative correlation)的作用。他們認為,只要全球央行繼續印銀紙,商品市場便可以再創高峯。
不過在去年這個時候,筆者指出就算在「QE無限」的環境下,對黃金也不可以盲目樂觀;印銀紙當然可以扶助資產市場,但關鍵是該資產有沒有炒「過龍」。當故事太耳熟能詳時,各位便要小心,因為價格很可能已經相應反映。事實證明,2013年至今,聯儲局沒有縮小「QE無限」的規模,但黃金價格在「中國大媽」的幾次防守下,仍然一沉不起。
筆者認為,商品市場未來的走勢,需要看不同的板塊而定。
黃金價格可能仍會反覆向下,但筆者認為黃金(實金)仍是可信賴的對沖貨幣危機工具;當前全球資產價格普遍回穩,但是在退市收水的陰霾下,未來幾年仍然可能暗藏殺機,黃金(實金)的價格相信會和危機的大小成比例。其他金屬品(包括銅鐵)在中國修正粗放性經濟的格局下,相信很難在短期有大突破。

科技影響農產品能源價格

對於農產品和能源,筆者認為科技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舉個例說,近年基因改造技術(GM)和雜交技術(Hybrids)有明顯進步;雖然筆者對基因改造技術有保留,但是這些新技術可增加農作物的抵抗性,有效防止病蟲禍害,減少使用化學殺蟲劑,有助降低生產成本及減少環境污染。
不過,使用新科技的結果是產量提升,供應增加,可能把農產品價格拉低。另外,近年各國政府日益重視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等問題,積極開發潔淨能源,除了天然氣和頁岩氣外,水力、風力及太陽能等另類能源的成本也越來越具競爭力;長此下去,石油的需求將會下降,拖累油價下跌。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2013年12月08日 趣BLOGBLOG: 垃圾披露易 睇到阿媽都唔認得

上周最爆財經新聞,非新地(016)疑似分身家莫屬。郭老太減持近13%權益,但在港交所(388)披露易網站的權益披露(SDI)中,郭炳江、郭炳聯兩兄弟權益先降後增,變相冇升跌。翌日多份報章各自表述,互相發揮,一般都傾向是兩兄弟平分,郭炳湘冇份。唔單止記者摸唔清,連有重大利益關係的大佬,都話「需要時間研究內容,暫時未有評論」,潛台詞可能是「寫乜啊,我都唔明」。

全部股份權益「炒埋一碟」

路邊社消息,若非大佬詐型,要阿媽「講清楚」,大家就不會見到郭老太周四晚澄清聲明。最後正確版本是一直由老太控制三兄弟的新地股份,有近13%轉移至兩兄弟個人信託基金,由阿媽保管變成自己控制,大佬嗰份繼續由阿媽睇住,睇得唔用得,仲要係以湘湘家人名義繼承。
簡單講吓SDI,港交所網頁中有一欄叫「披露權益,SDI」。每個交易日收市後,港交所便會登出所有上市公司最近大股東(持股5%或以上)及董事的增減持情況。
每逢有大股東或基金持股出現變化,翌日對相關股份股價都有影響,識睇SDI肯定冇壞,問題是現時的SDI,沒有註解說明股權變動是實質買賣股份、兌換CB、系內轉倉,抑或家族基金轉為個人信託等,只是將全部股份權益資料「炒埋一碟」,有時見到大股東持股量達到200%、300%,原因可能是計及認股權證等。
SDI不但未有發揮增加權益透明度作用,反而令坊間解讀錯誤,過去數年已發生數次類似經驗(見表),港交所及證監會並非愛理不理,而是睇住你死,最後股價大波動,最終要相關股份或大股東出來解畫。這個SDI制度,最終睇完都要翻睇年報或問公司解釋,添煩添亂認真垃圾。
股榮明白,每一種披露制度都有其優缺點,但現時的問題是監管機構將問題歸咎於制度的問題,完全沒有打算要修正修改SDI,這種心態最可悲。其實只要增添或加入重要的註解、將股份、認股權等衍生工具分開標明,以及強制重要股東披露沒有作價但股權大變的原因,已可解決大部份疑難。」
股神畢菲特於07年7月12日大手減持中石油(857),但要半個月後的27號,SDI才披露。按規定,股東要在增減持後三日內以郵寄、傳真或電郵方式向港交所申報,最後發現股神在美國以平郵通知,郵寄是以郵戳日期來計算三天期限,因此沒有違規。六年過了,證監仍未修例堵漏洞。沒有希望就冇失望,股榮對修例不存厚望。還是嗰句,睇SDI未必有收穫;但睇錯SDI,卻可能大檸樂。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2013年12月03日 貸評山下: 解決系統性貧窮靠商界

做生意,為甚麼在專注賺錢時,需要同時考慮社會效益(social impacts)和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呢?
這本身是一個偽命題;在做生意的過程,常會對社會帶來界外影響(externalities),分別是負面(例如在生產過程中免費排污,破壞自然環境)和正面(例如加工商為了採購偏遠地區的農產品,而在當地農村修橋起路等,可供當地居民使用)的界外影響。現有制度下,由於不少社會共同擁有的資源,其產權界定不清,因此似乎欠缺誘因去盡量減少負面影響,或是增加正面影響。

資源有限難分配

進一步來說,政府和社福機構只能夠再分配資源,只有商界能創造資源;資源有限,再分配效果當然亦有限。事實上,資本主義制度的精妙之處,就是鼓勵創新、提高效率、加深專業性,和具規模效應。只有好心,沒有專業知識和能力,是不能提高社會效益。例如,不懂農業、物流、科技,卻認為自己有本事大規模解決農民的生活條件的人,很多都不知道自己要做甚麼,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而且又害怕失敗,也不能創新;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創新是回報,不可能沒有失敗的風險,但這正是政府和一般社福機構最害怕的地方,寧願回報低(創新少),只希望能穩打穩紮(墨守成規)。
既然政府和社福機構有這麼多的客觀限制,要解決社會上的系統性貧窮,如果沒有商界積極參與,根本沒有可能成功。
商界積極參與創造社會效益,筆者預期商界朋友可能有幾個反對的原因。
第一:做生意,賺了錢,已經為社會創造了效益,如果沒有效益,顧客肯定不會願意付鈔。
筆者會問:是為誰創造了效益?蓋茨(Bill Gates)曾指出,全球花在醫治男性的禿頭問題(俗稱「地中海」)的資源,是瘧疾問題的10倍以上;因為瘧疾,每年有100萬名兒童死亡和2,000萬人生病。那些因瘧疾死亡的貧窮兒童,在現有制度下,似乎因為沒有錢消費,企業就不會為他們創造效益。

賺錢非唯一目標

第二:企業只應該為股東負責,企業的使命(Mission Statements)是以賺錢為目標。
不少人已指出,股東只是企業其中一個持份者。事實上,大部份企業的使命不再以盈利為唯一目標。盈利對於企業,正如空氣對人一樣,是必需品,但沒有人以呼吸為唯一生存目標,盈利也不可能是企業的企業唯一目標,關鍵是怎樣落實企業寫得「天花龍鳳」的使命。
第三:企業應該專注,不應該分心本業而搞慈善。
筆者也反對企業為了多搞CSR(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而搞CSR。創造社會資本和效益,是應該和企業的本業有相關性,例如,地產商應該多想想解決「劏房」的問題,食品商應該多想想解決農民生計問題等等。關鍵是用同樣專業的方法,去創造社會資本。
怎樣去量度社會資本,就是下一個關鍵題目。有機會再談。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2013年12月01日 趣BlogBlog: 做淡友的無奈與孤獨

一直認為,做淡友是一件非常孤獨的事,尤其角色轉變,由昔日好友變成淡友,就像要與全世界為敵般,所承受的壓力是超乎想像的。要選最大壓力的一份職業,應該是做淡友。
近月股市㷫烚烚見轉勢破頂格,身為大好友的基金經理劉央,卻高調地走出來潑冷水,指已經升盡冇得去,恒指快將調整,自二萬三點一直沽空。傳媒稱劉央為牛央,因為她過去十年只有唱好、未曾唱淡。今次劉央沽空恒指,賬面先輸近千點,在我角度而言,無謂兼無面。
唱淡股市或股份,要求較唱好為難。報紙投資版,十個專欄,一般畀夠11個貼士你,唱好理由不外乎估值低、基本因素好、有消息概念帶動,技術走勢轉強,散戶對號買股,贏了不會多謝專家,輸了也最多怨自己運滯。反觀,唱衰一隻股份或股市,要提供理據及分析,較唱好高數倍以上。中了還好,倘若散戶因睇了你的分析而錯過賺錢機會,他們會記得你。《蘋果日報》投資版過去一年收到不少來信,四分之三是投訴睇淡專家「無料扮四條」,令他們白白損失賺錢機會。
做淡友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是因為投資者沒有耐性給時間讓你發揮。一隻股份基本因素差,但可能要等待半年甚至一年後,消息始能發酵,但屆時沒有人記得半年前有人曾作出溫馨提示。香港或者全球投資市場,都是即食的文化。
沽空機構如渾水及Glaucus成功,在於他們報告詳盡之餘,一般即日令被調查股份大瀉兼停牌,事前保持低調,總之要殺你一個措手不及。淡友經典成功例子如索羅斯及保爾森,一個沽英鎊一戰成名,一個沽空次按聲名大噪,事前同樣低調無人知,除了夠狠,最緊要快中。

劉央高調沽空好無謂

劉央沽空期指,坦白講,完全沒有必要披露,目前處境或是補倉鬥長命,抑或止蝕投降。但觀乎其態度軟化,由月中的「跌一成」的豪言,變成兩日前估計只是一個「小小調整」,或者好過財演,但總覺得無謂。輸了錢,贏了曝光又如何!
有讀者來信問及沽空數據,證監會去年8月開始公佈每周沽空數據。截至上周五,累積沽空額為2,028億元,較去年8月底首次公佈的1,721億元多18%,當中平保(2318)沽空額達234億元最多,較年初的38億元激增逾五倍,估計是由於卜蜂買平保,向瑞銀押股而進行的衍生工具活動。由此推算,其實港股超過一年以來,沽空金額大致維持1,600至2,000億元水平。每當傳媒指淡友大肆出擊,其實真係得啖笑。
P.S.今年每月沽空數據已貼在股榮新建立的facebook上,大家如有興趣可以瀏覽及互相交流,打Stock Wing或股榮就可以搵到。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2013年11月26日 貸評山下: 伯南克撐Bitcoin有原因

虛擬貨幣Bitcoin越來越火紅,早前美國官員及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先後給予正面評價,帶動Bitcoin在Mt.Gox的價格一度急升至900美元;於內地的交易網站,亦從3,000多元人民幣,最高炒至6,000元人民幣以上。
現時市場焦點着眼於Bitcoin幣值,因其供應量上限只有2,100萬個單位(現時大概有1,200萬個在市面上流通)。基於Bitcoin供應有限,就如黃金一樣,具有避險貨幣價值,令市場當它是貨幣或商品來炒賣。

電子交易平台突破

對於Bitcoin,坊間一般的着眼點,是它可以炒得多高(當成是黃金一樣炒,即是另類商品),或者是否可以代替現有的貨幣制度等(即是另類貨幣;有意見認為,Bitcoin就像非政府控制的黑市貨幣,政府無法控制網上的生產過程,可以抗拒其他貨幣任由中央銀行不斷印銀紙的弊病)。但筆者認為,Bitcoin和其他電子貨幣的性質,既非另類商品,也非另類貨幣。
Bitcoin的關鍵詞是「貨幣交易」,而非「貨幣」,這也是為甚麼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對Bitcoin持開放態度的原因。伯南克開放的,並不是Bitcoin可以成為另類貨幣,也不是可以成為商品炒賣,而是作為一種電子交易平台的突破。
由於它的交易費用便宜、限制少,絕對可採取薄利多銷策略,若規模效應成功,未來大有機會打破傳統壟斷交易平台,例如Visa和MasterCard。
如果類似的電子貨幣流行,會對現有金融機構引起「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的作用:不用透過傳統銀行體系和金融系統,也可以把「錢」運到全球另外一個地方;也可以說是在現有金融系統外,搭建一個另類平台,繞過所有傳統的「金融霸權」。
Bitcoin的競爭對手,不是傳統貨幣,如美元;也不是商品,如黃金;Bitcoin和其他電子貨幣的野心,就是要借助電子媒介,嘗試把傳統的「金融霸權」拉下台。
這情況其實跟中國電子商貿和網上金融的發展,可謂一脈相承。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清楚的圖像,就是「電子化」的發展,除智能電話、facebook、即時訊息外,未來更可能影響實體經濟的傳統運作方式,包括銀行、金融和其他實體經濟活動。
現時,加拿大溫哥華已設置全球第一部Bitcoin櫃員機,中國及美國更是Bitcoin交易最活躍的國家,內地有不少商戶甚至房地產公司,亦接受Bitcoin結算,可見它已經與傳統交易平台競爭,這才是市場值得關注的焦點。

不明朗因素仍多

當然,Bitcoin的發展還有很多不明朗因素。與貨幣相比,Bitcoin不存在任何貨幣特徵,它既無央行發行,亦無機構監管和實際抵押品作支撐,故此沒有信貸評級。Bitcoin的保值性非常有限,需要面對營運風險及網絡金融風險外,Bitcoin隨時變得一文不值。最後,政府如何監管和限制Bitcoin,仍然是未知之數。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2013年11月24日 趣BLOGBLOG: 新股越爆 命運越悲慘

最後一季,新股市場突然熱鬧起來。霎時間,凍資王、超額王以及賺錢王,成為財經版形容新股「幾咁巴閉」的標題。對上市公司來講,獲得凍資王及超額王(超額認購)的美譽,可能覺得飄飄然,散戶捧場,股價升可能是理所當然,但股榮翻查過去6年新股凍資及超額王,得出的結論是:「玩吓就算,認真就輸了。」

新股王多虎頭蛇尾

米蘭站(1150)上周宣佈可能賣盤,貴為2011年新股三料冠軍:凍資王、超額王及賺錢王,股價自上市的1.67元跌至目前0.96元,跌幅42%,證明買袋同買股一樣,最終要睇食力。本月上市、有機會成為今年凍資王的博雅(434),靠手機app德州撲克及鬥地主闖出一片天,老闆預言可以紅足100年,但真的可以嗎?
過去6年共11隻凍資王及超購王,上市至今仍錄得正回報的,只有四隻,比率不足四成,尤其以超購王最慘情,只有去年的中國機械(1829)有一成回報,其餘全軍覆沒,今年暫時的超購王靄華押業(1319),同樣是虎頭蛇尾,暫時要潛水。
「響朵」新股王都有一個賣點,就是概念。科網熱帶起相關概念股,花無百日紅,阿里巴巴急於來港上市,就是要以最高的估值去吸錢,過去數季阿里以超高速、盈利按年以倍計增長,但步速總有一天會慢下來,在最好的時刻追逐最大的回報,馬雲已經試過一次。
馬雲要求以合夥人制度上市,討論區上人人聲討,但我相信明年真的招股時,群眾還是一邊鬧,一邊抽,驚死蝕底。阿里巴巴2007年將b2b業務分拆在港上市,當年凍結資金逾4,000億元,有56萬人認購,結果一上市沽出每手可賺逾萬元。人們總是善忘的,有幾多好像青姐般有心人,死揸五年得個桔,卻忘了去年以招股價私有化。
統計完新股數據,發現越來越好的新股,上市時通常被忽略,2008年的澳博(880)、2009年的金沙(1928)、2010年的友邦(1299)、2011年的PRADA(1913),大大隻卻被厭棄,部份甫上市就跌穿招股價。當然並非大隻就好,中鐵建(1186)及中冶(1618)等一樣輸得慘烈。
由facebook、twitter以至Snapchat及Spotify,後兩者沒有盈利下仍可享數百億元的估值,靠的只是近年由智能手機帶起的熱潮,如何將新概念轉化為利潤才是關鍵。對於這類新股,我們沒有水晶球,只能靠管理層「老吹」,大家可以做的,可能只是如經典廣告對白般「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2013年11月19日 貸評山下: 香港金融業腹背受敵

香港能夠成功躋身世界金融中心之列,原因包括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不過「變幻原是永恒」,面對各種內憂外患:除了周邊地區的競爭之外,還有全球金融業生態改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挑戰明顯日益嚴峻。
相對世界上傳統的金融城市,例如紐約和倫敦,香港的情況值得羨慕,因為香港受惠於全球金融重心「西向東移」效應。當然,筆者認為「西向東移」這個說法有點誇張,資金只會流向有機會的地方,不少資金不時回流美國市場,就是很好的證明。「東方」只是由較低的基數增長,增長機會較高而已。

金融交易 趨標準集中化

金融業的生態改變,除了外圍環境競爭之外,更重要的,是金融交易的標準化(standardization)、集中化(centralization)和科技化。在各式各樣的監管規例推動下,更多金融交易由場外交易(OTC,over-the-counter)轉到交易所的標準化交易,就算仍然留在OTC的交易,都會面對新興的場外交易平台的競爭,而且交易以後的結算(clearing),都會集中到巨型的結算中心(clearing houses)。由之前經營度身訂做的交易,變成薄利多銷,以量取勝,關鍵不再是金融理論,而是交易基建(infrastructure)的技術和科技。
因此,以前讀電子電腦工程本科的,現在會轉讀「金融工程」,搞金融研發,未來很可能會不一樣,金融業需要真正的電子電腦人才,在金融領域內搞科技化。
這個改變,和近年環球金融監管機構對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的監管日益嚴緊有關。隨着它們於OTC的監管提高,反而促成更多場內(exchange traded)的衍生工具交易;事實上,現時衍生工具,已經變為交易所比較賺錢的業務,使原本設計傾向度身訂做的場外產品,變為標準化和較便宜的場內交易。
就算仍然留在場外的OTC產品,電子平台的不斷崛起,也改變了整體金融生態環境。無論是產品轉到場內交易,或是變成場外的電子平台交易,關鍵就是去中介人(disintermediation),使以中介為生的金融業界面對不少挑戰。
此外,上海自貿區的建立,顯示中國要建立幾個香港的決心(用官方的用語,就是中國可以容納幾個香港),還有不少地區都對「自貿區」概念摩拳擦掌、虎視眈眈,香港作為中國對世界的「獨家代辦」的角色,相信將難以持續。而且,離岸人民幣業務這塊兵家必爭的地盤,無論是新加坡、台北、倫敦,甚至紐約,都在緊追香港其後。

離岸人民幣爭持激烈

眾所周知,新加坡政府在各方面的積極干預和扶持,過去十年,新加坡的金融業已經有長足發展,不少金融領域已經超越香港在全球的地位。
在這個刻不容緩的時刻,筆者認為金融發展局今天出爐的六份報告,方向大致正確。報告包括宏觀和微觀的具體建議,操作性頗強;當然,世上沒有靈丹妙藥,但關鍵是,政府終於正視問題,踏出有建設性的一步。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2013年11月17日 趣BLOGBLOG:阿信屋的故事

8個交易日,股價升超過一倍,所講的是CEC國際(759),亦即是阿信屋的故事。先作利益申報,股榮今年初開始收集,平均價8毫,超過十個月的等待,股價期間浮浮沉沉,一股不賣,上周亦終於以1.8元沽出一半,餘下的放紙鳶。
放紙鳶有兩個意思,一係升到你唔信,一係跌落地下渣到冇。因此問一個零成本的人究竟還買唔買得過,基本上不會客觀,而股榮亦好肯定咁講,阿信屋已經去到了一個臨界點,未來兩年成敗機會一半半。廢話嗎?信不信由你。
阿信屋經營模式是「薄利多銷」,上年度收入增60%,純利只有30%增長,超過12億生意換來2,000多萬利潤,純利率僅1.5%。由2010年開始,以借貸擴充,三年間分店擴張至超過150間,在兩大超市霸權下掙扎求存,殺出一條血路,代價是去年度融資成本1,300萬,佔辛苦錢的65%。
以去年度每股盈利3仙計,現價2.28元,往績市盈率(PE)75倍。阿信屋今年不斷拓展非零食業務,成效未彰,沒有盈利支持,股價率先炒上,其實只建基於一個信字,泡沫程度不遜於科網股。
阿信屋以零食起家,今年開始進軍日用護理品,繼而蔬果水果、凍肉甚至化妝品。美其名是增加貨種,無非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希望能找到新的business model去擴大利潤率,否則日圓匯價稍為波動、加息周期一到,以至加租潮殺到,已經微不足道的利潤,恐怕見財化水。

運用顧客數據至關鍵

說白點,阿信屋現時朝着trial and error去摸索未來「潛在金蛋」,透過數以萬計張VIP卡,去計算顧客消費模式及口味。睇準消費者「貪便宜」心態,一張VIP卡(買滿100元即送)已經出賣了大家的消費習慣、零食口味。由二三線地舖,延伸至領匯屋邨、藍籌屋苑,繼而地鐵沿線及旺區地舖。在大數據(Big Data)炙手可熱的年代,所收集的資料,善於運用歸納分析,不但有助訂貨、物流,甚至摸索出各階層的喜好及消費模式。可以講,是阿信屋最值錢的無形資產。
Data is King, But How You Use it is Emperor。《蘋果日報》每日每篇文章都有一個點擊率,每逢有關阿信屋的報道,無論放在港聞或財經,hit rate總是跑贏大市,高得誇張,facebook亦容易呃Like,這就是我買759的原因。贏十倍抑或賺十格,除了「信」之外,亦要睇data。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2013年11月12日 貸評山下: 殭屍企業成改革阻力

上次提到債務的幾個致命之處,例如「隱蔽性」和「周轉不靈」的風險。筆者認為,坊間對中國債務的總量和隱蔽性都有所誇大,相反,使筆者更加憂慮的,不單是中國債務的總量,而是信貸分配欠效率,和過份依賴短期融資所產生的資金鏈斷裂風險。這不單是「影子銀行」所帶來的美國次貸和金融海嘯的聯想,而且是中國影子銀行只是信貸系統非市場化所帶來的種種後遺症。

信貸分配不均 礙經濟轉型

中國總體債務相對來說,雖然已去到一個警戒水平,但是筆者認為,以各類的債項來說,消費信貸不算多,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比較高,企業債情況就值得憂慮。
筆者期望,在未來的金融改革中,對消費信貸有更多着墨,因為這不單可刺激更多消費,改變以出口和投資拉動經濟的格局,更可以透過消費信貸的增加,抵銷其他各類信貸(政府和企業等)減少增長所帶來的影響。信貸分配不均,是中國信貸市場的一個大問題。如果不改變傳統的格局,就是基建和大型國企佔總體信貸的比例過高,消費信貸將會繼續受壓,令中國經濟整體轉型的困難更大。
資金鏈斷裂風險,債務的多少只是其中一項因素,更重要是看資產負債的年期差距(mismatch),如果短債越多,債務的持續性當然會比較低。中國過去幾年的一個有趣現象,就是那些不賺錢的企業,或者是資產回報率低的企業,竟然可以繼續在信貸市場上拿到融資,透過借貸繼續營運。後果是不少產能過剩的中資上市企業,都有周轉風險。

產能過剩企業 存周轉風險

根據附圖顯示,這些企業的利息覆蓋率(interest coverage ratio)都接近零,即是企業所賺取的,僅僅足夠支付利息。而且這些企業的債務,不單不少是短債,而且更有不少是外幣債;舉個例子,企業的資產是人民幣,負債是美元,如果人民幣貶值(儘管機會極微),企業的美元負債便會變相加大,加速了企業倒閉速度。其實,這些在倒閉邊緣垂死掙扎、只靠銀行繼續「泵水」和人民幣相對穩定而生存的企業,是名副其實的「殭屍企業」(就像歐美的zombie banks,喪失了市場的競爭力,只靠政府補貼而生存),但弔詭的是,這些在扭曲的信貸市場生存的企業,也正正將會是金融改革、信貸市場化、甚至是貨幣改革的阻力。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2013年11月10日 趣BLOGBLOG: 人工少的禍 國企股買唔過

內地企業貪污並非新鮮事,規模越大,越容易藏污納垢,繼中石油集團後,再有央企中遠集團高層涉貪調查。習李雖有決心打貪,但中國的貪污文化已被視為潛規則,一下子難以解決,問題癥結在於央企管理層根本不是維護股東利益,而是私心作祟,接受不合理的報酬,造就一個又一個不合理的決定。
每一間企業最高薪酬的打工仔,不外乎主席、行政總裁、董事總經理及財務總監,每年受薪動輒數百萬,甚至千萬,只要決策正確,執行良好,在企業角度而言,絕對物有所值。

舵手無意維護股東利益

打工皇帝霍建寧每年授薪逾億元,就是最好例子,受超人錢財,替長和消災,在他的角度而言,長和的得失與他直接掛鈎,因此做出最符合股東利益,就是傳統港企以至發達國家CEO的核心價值,這點正正是國企所欠奉的。
中國公司尤其是國企,最高管理層的報酬與世界完全脫軌。股榮統計25隻藍籌中資股,10隻純國企(H股)最高年薪為平保(2318)的馬明哲,折合714萬港元;中煤(1898)最高人工只有84萬元,相當於月薪7萬元。年報顯示,中煤董事長居然連續兩年零收入(零袍金、零薪金、零花紅),一個這麼大方的管理層,對公司股價毫無幫助,兩年來股價跌近六成,燒炭都唔掂。
10間H股藍籌,最高薪酬平均為192萬元,當中包括全球賺錢最多的四大內銀、市值逾萬億的中石油(857),計及除稅後收入,可能只剩下一半。
其他中資藍籌,大部份為央企,待遇亦乏善足陳,市值1.6萬億元的中移動(941),董事長年薪227萬元,聯通(762)更只有128萬元。一間巨無霸公司大佬,待遇竟然衰過香港三四線公司高管,這只是表面現象,在中國有權就有利益的國情下,貪污自然叢生,股東利益往往被侵害,例如高價買了沒有煤的礦、跑去山旯旮地方投資不熟悉的項目,當大家仍盲目認為H股估值低、資產好,請認真思索,背後是否有被忽略的人為因素,大家埋怨中資股冇好報,其實卻是正常不過。
同一國度裏,中資民企股表現相對突出。騰訊(700)以至聯想(992)股價標青,國策因素當然重要,但論功行賞,與國際跨企薪酬接軌更加實際。騰訊執董劉熾平去年總報酬3,460萬元,主席馬化騰亦有2,600萬元。聯想首席執行官楊元慶連花紅賺逾億元居絕中資股,金額較20間中資藍籌最高薪總和(8,527萬元)為高。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個抵得諗效勞的人,如果唔係儍仔,就係古惑仔。以後揀股,不妨細閱公司年報中,董事薪酬高低,或者有助揀啱股。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2013年11月05日 貸評山下: 債務多寡 非危機關鍵

絕大部份的金融危機,都是和債務有關。債的危險之處,不單在於多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債務是否「隱性」,和債務是否「可周轉」。

隱性債務令問題浮現

隱性債務的主要原因是會計制度。美國的影子銀行,其中一個破壞性,就是很多空殼公司(conduits,資產由銀行轉移,再獨立舉債),是在銀行的賬目報表以外。
當金融風暴來到時,空殼公司舉債困難,資產也有所虧損,本來是獨立於銀行以外的賬目,突然再次出現於報表上,使銀行報表上的槓桿比例大幅提高,導致資本不足的情況更嚴重(應該是說,資本比例從來都不足的事實,這時被反映出來)。
這正正是中國影子銀行和歐美影子銀行的最大分別,不是說中國的信貸規模不令人憂慮,中國影子銀行雖說是在正規銀行體系以外的信貸活動,但是其信貸活動(除了那些非正規的民間借貸外),絕大部份都是受到其他政府部門監控,包括在整體社會融資總量的計算當中。
相對來說,債務的「可周轉」性(rolling),亦即是流動性(liquidity),會是更大的問題。用短債去買長期資產,借短錢買長債,賺取其中的息差,是金融機構一般盈利模式。無論是企業個人或者是國家,倒閉或破產的即時因素是資金鏈斷裂,而非資不抵債,而金融機構借短債的盈利模式,就往往在動盪時受到衝擊,因此全美最大的銀行花旗集團(Citigroup),也在金融海嘯期間被迫變為國有銀行。
很多人說,中國的債務雖多,但可以「撐得住」。筆者未必不同意這個說法,不過,我們先要搞清楚,中國債務的弱點(weakest link)在哪裏。
和美國不同,個人消費信貸在中國是不高的;很多人擔心地方債的問題,不過,這是一個中央和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如果把中央和地方債項加在一起,這個金額相對於中國的GDP水平,並不算是一個驚人的水平。
中國債務的弱點,是在企業身上。在四萬億元的刺激方案下,不少有關係有勢力的企業,在便宜錢充斥的情況下,大量舉債,導致不少低回報投資(附圖)和轉貸的情況出現;一些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成為重災區。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企業盈利已經不足以支付債務利息,惟有靠再借貸以債冚債,情況值得關注。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2013年11月03日 趣BLOGBLOG: 買大家樂的阿Q精神

大家樂(341)上周慶祝成立45周年,適逢股價再創新高,有同事見大家樂每日早市午市,排隊人龍不絕,問是否炒得過。股榮畢業後買了三隻股票,一直持有至今,分別是港鐵(066)、中電(002)及大家樂,回報不俗,但並非是眼光獨到,純粹希望藉此「對沖」上升成本,充滿阿Q精神。
第一隻買的股票是大家樂,原因唔係佢好食,而係唔明點解唔好食,都咁多人爭住食。人總是犯賤,口口聲聲話唔及其他餐廳好,但一睇到價錢,又送多杯大檸樂,就乖乖畀錢,以價求量,就是這種。

上市27年 股價回報逾30倍

大家樂於1968年成立、1986年上市,找回剪報,當年以1.18元上市,有32間分店,總股本約4.08億股,市值4.8億元。27年後,大家樂全球分店近300間,總股本5.45億股,市值152億元。現價26.35元,86年持有至今,回報超過30倍。(計及股息及增發新股等因素)
根據搵食網站資料,香港曾有2,717間茶餐廳,但已結業的竟有2,467間,目前仍捱得住的,尚餘250間(不包括大家樂),意味做得住的,只有一成。香港人鍾意飲飲食食,但做茶記,好睇唔好食,人工、食材、水電費已叫老闆頭痛,撞上近年租金動輒加數倍,令小本經營的茶記,執完一間又一間。股榮樓下經常幫襯的家庭式茶記,亦捱不住貴租被趕走。
一隻值得買的股票,不是對市民好,而是對得住股東。無論大家樂、中電及地鐵,每年一話加價,普羅大眾就齊聲反對,指摘其埋沒社會責任。每間公司打開門做生意,都務求獲得最大利益,如果說領匯(823)每年加租是錯,那麼讓其上市的政府,卻是罪魁禍首。中電及港燈每年獲准一成准許回報,就是政府考慮不周,讓它們名正言順地賺大錢。
企業上了市,就要向股東負責,所以地鐵加價,你可選擇搭巴士;電費加,可以選擇用少些,你不爽是你問題,我卻選擇買他們的股票「對沖」。
在公司食飯是一件費煞思量的事,飯堂由大家樂負責機構膳食的泛亞承包,價錢較街外平,但質素慘不忍睹,久而久之,很多同事選擇外出午膳或叫外賣。上周試過翠華外賣,價錢是大家樂的兩、三倍,但一分錢一分貨。大家樂食唔落,但買得過。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2013年10月29日 貸評山下: 全球品牌戰 中國謀升呢

金融海嘯一役,歐美經濟增長前景大不如前,加上當地市場漸趨飽和,不少國際知名品牌紛紛轉戰亞洲市場。
據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3年《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顯示,內地人心目中的十大品牌全屬外國品牌,排首位是蘋果公司,其次為三星及香奈兒(Chanel)。
亦有研究指出,內地人對高檔次消費品的購買慾特別高,例如鐘錶、汽車、手機、香水等。然而,「想買」不等於「買到」,以目前內地的人均收入,未必人人有能力去購買外國高價貨。於是,部份人只好去星巴克買一杯27元人民幣的拿鐵咖啡(Latte),同樣是外國品牌,至少自我感覺良好。

內地星巴克貴價有因

不過,內地中央電視台最近質疑星巴克於內地牟取暴利,指其出售的咖啡價格,比美國芝加哥及英國倫敦還要貴。
筆者認為,星巴克咖啡「貴價」原因有幾個:(一)具成功品牌價值;(二)內地缺乏同類型的競爭對手;(三)內地營運成本高,例如地租、稅率、廣告費等;(四)有消費者基礎。不過說穿了,這就是自由市場之下定價行為的產物。
又有人指,國際品牌可以找當地合作夥伴,從而增加打入內地市場的成功率。筆者認為,這視乎外資想拓展甚麼行業,例如超市,則需要有效的物流配套以及人脈關係,有「地頭蟲」協助的話,自然事半功倍。
然而,近年中國政府致力經濟改革,希望將出口型經濟轉化內需型經濟。在肥水不流別人田下,現時內地中產階級崛起,這班人的消費行為可謂有心又有力,內地政府自然不希望人民只買外國貨。因此,外國品牌企業要打入內地市場實有難度,特別是撞正國策扶持的相關行業。
身為投資者,筆者特別關注,在未來十年,中國有哪幾個品牌能夠打進世界市場,一如南韓的三星一樣。是聯想(992)、海爾(1169)、美的、華為、工行(1398)、中移動(941)、阿里巴巴,還是一些現在名不見經傳的品牌?

經濟轉型全靠定價權

建立品牌股本(brand equity)需要一段非常長的時間,尤其要在世界舞台上,因為這不單要花錢賣廣告,更是關係到產品的品質,然後才到產品和生活品味的故事。
眾所周知,沒有品牌,就沒有定價權;沒有定價權,中國的經濟就不能升級轉型,永遠停留在血汗工廠的階段。
用股神畢菲特(Warren Buffett)的用語,品牌就是企業一條重要的護城河,這也是為甚麼畢菲特熱衷於購買可口可樂、時思糖果(See's Candies)、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亨氏(Heinz)等全球知名品牌的原因。
企業建立成功品牌後,所謂的operating leverage(經營槓桿)也可以同時提高;換句話說,就是可以用相同的營運投入,由於邊際回報高,可以拿到較高比例的盈利。筆者期望,當中國品牌真的能慢慢建立全球定位時,便不用再靠行政手段打擊外國品牌在國內的發展。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2013年10月27日 趣BLOGBLOG: 新盤賣大包 其實得啖笑

《蘋果日報》每條即時新聞都有獨立的瀏覽數字,數字高低可反映讀者關心的類型。財經即時新聞,以屋苑成交以至名人樓市觀點最能聚焦市民眼球。統計最近一星期,最Hit即時財經,地產相關新聞日日第一。
置業是不少市民一世人最重要的投資,樓價縱高,但需求總是存在,準買家對樓價的敏感度以及準確度最為關心,因此往後報道最新成交,會附上對上一宗類似交易資料,以篤穿代理以至發展商的「真實謊言」。
四大代理以至個別中小行,每日都會傳真或以電郵形式發放予傳媒,代理後勤為了增加收視,少不免會「加鹽加醋」,例如「業主狂劈200萬求售」、「沙田第一城首錄跌穿300萬成交」。
有時候,所謂狂劈200萬,只是業主心雄食錯藥,胡亂叫價,見市況不妙,回歸現實罷了,成交價縱然平過叫價200萬,但睇清睇楚,所謂劈價只是得啖笑。
相比代理,發展商顯然超晒班,在市場營銷角度,更稱得上一絕。新地(016)天璽本月上旬減價14%兼回贈七成辣招稅賣貨尾,出售的181個貨尾中,至今合共分四批售出155伙。首批單位60伙,要買家親身前往排隊、登記以至揀樓,逾千名千萬富豪在售樓處「搶盤」,墟冚程度如「羅湖過關」,營造出「唔買好蝕」的感覺,在千萬富豪群中營造出熱議話題,第二批加價一成,第三批再加6%,甚至第四批較首批貴最多26%,完全抵銷減價及辣招稅的優惠,仍然能即日內售罄。

深夜公佈 博有限披露

從一開始,發展商很聰明地打出減價買樓益街坊的輿論,明明可以先抽籤後揀樓,卻要你哋班所謂有錢佬「降格」逼入嚟求貨,買唔到第一批,第二至第四批溫水煮蛙式加價,股榮不知道第三至第四批有幾多買家真的清楚,已經無着數可言。發展商除笨有精,雷霆真好嘢。
珠玉在前,一直惜貨如金的「梁粉」陳啟宗,居然於上周三深夜11點突然出價單賣千年貨尾的浪澄灣,選擇深夜報紙差不多截稿,甚至已完版的時候公佈,陰謀論睇,其實亦只希望傳媒在有限的時間,作出有限的披露。翌日大部份報道標題,都是點出折扣18%的字眼,製造大減價益你的假象。但事實上,重推的366個單位,部份較去年中的售價高15%,扣除即供10%折扣,仍然偏貴,至於有8%一次過折扣,前提是要買家一周內簽臨時合約(5%首期),並於60天內完成交易才有效。
以浪澄灣價單,買家或只能做到六成按揭,且要通過P+3%的壓力測試,8%折扣攞唔到之餘,隨時未能上會要撻定。浪澄灣今日賣樓,玩先到先得,重現炒籌,更有逾百人戇居36小時日與夜排隊輪候,甚至出動到巴籍排隊黨,無非又要營造萬人空巷的畫面。
97年青衣「灝劫灣」的故事,大家忘記了嗎?唔想阻人發達,但股榮相信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心慌慌入市,執得到,未必好。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2013年10月22日 貸評山下: 經濟學理論永遠冇獨贏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三位美國學者獲得,分別是芝加哥大學的法瑪(Eugene Fama)、韓森(Lars Peter Hansen)、耶魯大學的席勒(Robert Shiller)。
作為芝大經濟系的校友,筆者當然感到高興;不過,法瑪和韓森的課程,由於是非常量化性,沒有教授本科生。記憶所及,在眾多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筆者只上了Robert Lucas所教的宏觀經濟,和已故的Robert Fogel的經濟歷史等課。

法瑪理論 點出投資者弊端

現年74歲、有「現代金融學之父」之稱的法瑪,最有名的是在1970年提出的「有效市場假設」(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正正彰顯出現時不少投資者的盲點,就是以為只要掌握市場上極多訊息,便可增加短期投資的贏面。
然而,「有效市場假設」卻透過統計學方法實證去證明,由於股票價格對市場訊息存在極速敏感反應,股價會隨時受訊息影響而波動,甚至已充分反映所有訊息,因此投資者難於短期內預測股價,獲利贏面不升反跌。
這個實證研究,雖然在學術界確立,但實際上,市場上認同的不多;人們都在潛意識中傾向誇大自己贏的比率,容易混淆運氣和技術。
法瑪認為,資產價格短期不能預測,並非等於他放棄能長遠跑贏大市的研究。有不少人誤認為他也是ETF之父,既然短期跑贏大市那麼難,不如買追蹤大市指數的基金。
不過,正如真正的ETF教父John Bogle指出,法瑪有份創立的基金,並非ETF,而是會嘗試跑贏大市。事實上,法瑪另一個出名的研究是所謂的「三個因素模型」,發現除了CAPM所提出的大市相關性(beta),另外兩個因素也非常重要:企業市值的大小(小的較好),和賬面值和市值的比較(當然便宜的較好)。
法瑪不是要搞一個很抽象的理論模型,而追求實用性,他不少學生都是成功的量化對沖基金經理,包括以其命名芝大商學院的David Booth(就是剛確定會落地香港的那一間)。

理論及實證學派 各有所長

有人指出,今屆得獎名單理應引起市場對經濟學理論危機的關注。但筆者認為,這個憂慮不算完全正確,當然僅有理論而無實證是不可能的事;但法瑪得獎並不代表實證學派佔了上風。
正如「有效市場假設」的真正源頭,有人指出其實是法國數學家路易斯在19世紀末所發表的一篇博士論文,只是法瑪把它再深化研究。因此只要有人提出理論,再以實驗驗證,透過驗證結果去優化理論,當這個程序不斷重複,自會為經濟學帶來無限翻新的突破,所以筆者不認為,理論學派與實證學派需要有強弱或輸贏之分。
今次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同時頒獎三位學者,更大程度是希望說明經濟學理論永遠不會有「獨贏」,彼此存在相輔相成關係。
事實上,筆者認為法瑪的研究,其中比較弱的一環,就是對泡沫形成的解釋和預測性;這方面,可能要多借助席勒感興趣的行為金融範疇多加研究。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2013年10月20日 趣BlogBlog: 股票不是這樣炒的……

一年半前,股榮曾寫過「魔童搞電視 送亞視一程」,及後買了些香港電視(1137)股份,當時天真的我,考慮了「一籃子」因素才出手,包括會派豐厚特別股息、過去城電扭轉行業遊戲規則的經驗,以及最重要:王維基這個人。一直等待,中間出現不下四、五次有關發牌的傳言,每次股價總是先興奮,後回軟。

逾百股份 異動「冇解釋」

在我心目中,發牌是遲早的事,港視股價亦有望「循序漸進」地發展,所以繼續揸落去。上周二下午傳出政府即將公佈發牌消息,很奇怪,消息沒有點名港視及有線(1097)會獲發牌,甚至政府可能延遲或取消發牌,多個選擇下,投資者卻一廂情願將資金押上去,「不要怕,只要信」的羊群心理,造就港視及有線當日飆升三成及兩成。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席勒(Robert J. Shiller)提出「非理性亢奮」再次靈驗。
傳統智慧,股市專收叻仔,亦專收拾懶醒聰明仔。股榮統計過去三個月股價出現異動的股份,數目達到171隻。
股份成交急增或股價大升大跌,港交所(388)會要求有關股份解釋,過去三個月,有106隻異動股份的解釋為冇解釋,因為連他們都不知道股價異動原因,另外65間就提出可能涉及洽購、變賣資產及澄清市場傳聞等。
逾百隻沒有解釋的異動股中,有三分二為急升股份。往後的表現相當慘淡,超過七成在發通告澄清後,股價至今錄得負回報,只有兩成多能保持升勢。至於有解釋異動原因的股份,超過六成見光死,發出通告後至今股價不似預期,倒跌收場。
股票市場沒有真正的秘密,藉着內幕消息炒賣的交易,每日經常發生,經常聽到有人指某某股有料到,成交急增,其實是炒高散水,抑或有動作跟尾,作為旁觀者的甲乙丙丁,難道真的認為自己好醒,看通了股市嗎?

有線喪升 非理性亢奮

發牌消息公佈翌日,港視急跌可以理解,有線喪升最高兩倍,似乎又是另一個非理性亢奮的故事。對比王維基的港視籌備三年免費牌照,有線基本上沒有任何動作,過去五年公司累蝕近9億元,股價上市至今累跌近九成,一個免費牌能令有線起死回生,這一刻我反而見到是個負累。
還是經濟學達人凱恩斯說得對,市場回歸理性之前,你很可能已經破產了(Markets can remain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這一刻,你在非理性亢奮下賺錢,下一刻幸運很可能遠離你身邊。總之,做人別太羅鈞滿,炒股亦勿事事旦旦,盲炒過世。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2013年10月15日 貸評山下: 耶倫上場 加息路漫長

全球經濟金融關注點,非聯儲局的繼任人選莫屬。眾所周知,現任聯儲局副主席耶倫,將在明年初接替伯南克,成為美國貨幣政策最高決策者,亦是聯儲局首位女主席,打破環球主要央行陽盛陰衰的局面。
毫無疑問,現年67歲的耶倫,上場後的最大考驗,將是如何拿捏退市的時機和規模,以及收拾量寬(QE)多年留下的殘局,可謂挑戰重重。在全球長期印銀紙的格局下,就像幾艘鐵達尼號一併航行,如何在轉彎的時候,不會出現互相碰撞而產生悲劇,很考功夫。

訂退市路線考功夫

無可否認,連薩默斯都要叫一聲老師的耶倫,其學術和行政能力是備受肯定的。前聯儲局官員Laurence Meyer幾年前曾著書談論自己在儲局的生涯,當中特別提到耶倫是少數可以令當時權傾儲局的格林斯潘改變心意的人。
另外,就算在現今局內跟她意見相反的同事,如屬於鷹派的Richard Fisher,都能對事不對人,認同耶倫是繼任的不二之選。在複雜的行政架構中,親和力和人際關係更尤其顯得重要。
市場最關心的是,是耶倫上場後,會否延遲退市的時間表。根據聯儲局較早前公佈9月會議紀錄顯示,央行未有一個確切的退市時間表,而多數委員認為今年開始縮減買債規模,明年中結束買債可能是合適的安排。
但由於伯南克將於明年1月離任,市場不認為央行會在新主席上任前推行重大政策改變,加上耶倫為聯儲局量化寬鬆政策的設計師之一(可以說是充滿了她的手指模),普遍預期她上任後不會急於退市。
不過,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有評論翻了舊賬,引述了耶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些憂慮通脹過高、力排眾議希望提早加息的言論。
筆者認為,要認真明白耶倫,不能單以「鷹派」或「鴿派」來區分。20年前可能是「鷹」,現在是「鴿」,不是因為她轉了軚,而是因為她以嚴謹的學術理論,去分析聯儲局的兩大目標:控制通脹和提高就業。事實上,她具有研究失業問題的學術背景,更有評論指出她是真正關心失業家庭的「有心」學者。

或犧牲通脹谷就業

對於她來說,控制通脹和提高就業有時候是互相矛盾的貨幣政策的目標:為了刺激就業,可能就要忍受通脹比目標較高;相反,如果通脹過高,可能就要加息,減慢經濟增長,導致失業率在短期內偏離目標。
所以,她關注的貨幣政策(包括出口術、QE、加息等),不是看單一目標是否達到(如2%至2.5%的通脹率),而是問應該容忍通脹比目標高多少,去補助偏低的就業率。
假設美國就業市場仍然像現今緩慢復蘇,相信在這個學術框架下,美國加息可能還是兩、三年之後的事。
不過,筆者以前也曾指出,香港資金進出,極受內地貨幣政策和金融調控影響,不可不防。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2013年10月13日 趣BLOGBLOG: 新股Put behind 追入實衰

新股熱潮再度升溫,上周五6股齊發全部報捷,藥箱真係變首飾箱,港深聯合(8181)唔知乜水都可以爆升五倍,連證券行內的順嫂都心如鹿撞,高追玩埋一份。認購新股首日沽,今年勝負一半半,但倘若有幸獲分全配售(Placing)新股,可稱得上即抽即中獎。
股榮統計今年14隻創業板新股,13隻以全配售形式分派予大戶,首日表現,衰極都有3%回報,另有五隻回報較配售價高出一倍。可以講,獲分全配售新股,肯定立於不敗之地。

全配售新股 大戶玩晒

一般新股會作公開認購,接受所有市民申請,然後抽籤分派。全配售新股則由發行人(投行或證券行)分派予友好人士,一般限於大戶或芬佬,就算你在負責配售的證券行有戶口,想分一杯羹,通常吃閉門羹。統計今年13隻全配售創業板新股,每隻平均分配人數約152人,遠少於小圈子選特首人數,結果令貨源歸邊,炒到不亦樂乎。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大戶「有貨分」,取決於昔日「貢獻」多寡,每逢有公司抽水配股,大行總要包銷大部份貨,明知冇水位,客仔如果能捱義氣硬食,往後總有回報。
正所謂山水有相逢,今日搵咗你笨,他朝總有回報。在新股世界,永遠是take and give,而非take it for granted(老奉畀你)。假如你以為每日喺證券行放低幾舊水佣金,就要求有着數攞,只怪你太儍太天真。
全配售新股,首日早段永遠是最瘋狂,13隻今年上市創業板股,11隻首日day high已是今年最高價,例如華章科技(8276)首日高見8.5元,較上周五收市價2.77元低67%,電訊首科(8145)首日高位,較最新收市價0.76元低約八成。
全配售新股冇貨,第一日即追入,情況同跳樓無分別,唔死都重傷,人哋大戶藥箱變首飾箱,但你買完,隨時要買埋急救箱。
人類總是重複犯錯,今個星期五上市的網遊公司IGG,成個中環芬佬都問攞貨,但散戶反而應該學懂Put behind,懂得放手先為高手。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2013年10月08日 貸評山下: 強化就業市場靠女性

任何國家經濟增長均靠三個因素推動:資本增長(capital)、勞動力(labour)及生產力(productivity)。因此,不論發達或發展中國家,實質GDP(國內生產總值)若要增加,在資本和生產力不變的情況下,不限男性或女性,只要勞動人口越多,在「多個人多雙手」情況下,經濟增長自然會相應加速。

知識型經濟 重要性提高

最近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71年至今年6月,16至64歲的勞動人口中,女性就業率由53%增至67%;男性就業率則由92%跌至76%。報告認為,近年女性就業率增速放緩,將拖慢整體經濟增長步伐。報告又指,雖然英國勞工市場轉趨女性化,但女性的搵工態度並不積極;而且擁有較高學歷的女性,卻選擇低技術工種。
女性參與就業市場,對經濟增長有舉足輕重作用,任何國家亦應積極推動女性投入勞動市場。眾所周知,中國已現「劉易斯拐點」,在人口紅利勢將消失、出生率不足以及人口老化下,根據世界銀行報告,中國整體勞動人口於2015年會慢慢減少。對此,中國亦應鼓勵女性踏入社會工作,以填補勞動力不足。可是,據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勞動年齡女性就業率已跌至60.8%新低,較20年前的77.4%下跌,研究顯示是中國城市女性同工不同酬所致(2001至10年數據指女性薪酬少男性22%至25%),城市女性都提早退休。
筆者認為,若中國要實現城市化,則必須提高女性就業率數字,尤其是因為中國慢慢提高服務性(service industry),減低製造業在GDP中的比例。相對於日漸機械化的製造業來說,服務性行業人力資源更密集,更能提供更多不同階層的就業職位。
這個情況,在以服務性行業為主的香港經濟體系尤其明顯。而當經濟以知識型為主時,女性的重要性也更凸出。相對於農業和製造業的經濟體系,筆者認為女性在知識型經濟體系中,有不少競爭優勢,從不少香港大型上市企業領袖和政府高官皆為女性可見一斑。當然男女之別,永遠不能一概而論,任何籠統的論述,皆有例外,而筆者也無意進入這個千古永無休止的辯題。

港職場文化 改善空間大

筆者只想指出,相對於歐美國家,香港的勞動法規當中,對鼓勵女性就業,貢獻社會,促進經濟整體的生產力,仍然有不少改善的空間。在金融圈,筆者聽到不少不幸的例子,有女性申請maternity leave(產假)的時候,上司按法例不能炒她,但已經請了其他人即時開工,當她maternity leave回來時,便立即炒她,換言之,maternity leave就變成了notice period(通知期)。雖然有說金融行業,每個交易員的位置(trader's seat)皆有價值,不能空置,但筆者認為這做法不單有違maternity leave立法的原意,對整個社會也不是一件好事。類似的career disruption(事業中斷)後,不少母親都更難找到一份可以完全發揮本身潛能的工作,浪費人力資源。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2013年10月06日 趣BLOGBLOG:集郵式炒股 大包圍咪換馬

早前跟一位前輩碰面,講到今年炒股的精髓,就是集郵式大包圍買齊一套強勢板塊。股票換馬(Stock Switching)是一項難度高的動作,好多人都懶醒以為自己係畢菲特,能夠「低買高沽」,然後買入另一隻自以為好抵股票追落後,結果新不如舊,睇到眼火爆。

買中三隻科網股回報和味

每個行業總有一個爆發周期或低潮,兩三年前資源股炒到上天,今年則斯人獨憔悴,強迫要在弱勢板塊中揀股,認真戇居。輪到今年持續強勢的濠賭及科網股,買中長揸肯定贏錢,但每個人總有個心魔,認為升到「咁上下」,應該會唞吓,輪到二三線追落後,殊不知換來換去,白做一場,這是投資者的通病。
跟紅頂白是投資市場不二法則,科網股今年重現千禧盛世,如果阿里巴巴並非挾數千億市值,亦不會造成如此爭議。大家以為往績市盈率接近50倍的騰訊(700)升到離晒譜,但卻越戰越勇,其他同業同樣受惠,金山(3888)及網龍(777)今年升幅更超過一倍。買齊三隻,平均回報1.5倍,值博率好過買完一隻換過另一隻。
六隻濠賭股今年回報差異大,由最差的27%至最好的138%,唔識買揀中澳博(880),雖然都贏錢,但心裏應該好難受。買齊一套六隻,平均回報75%,絕對不賴。

弱勢煤炭股一隻夠輸死

今年是炒股年,恒指升幅只有數個巴仙,但逾千五隻股票,升跌比例只是約一半半,揀板塊(Sector),理論上點都容易過揀單一兩隻股票。先旨聲明,並非要大家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只是叫大家將一注錢分佈在數隻同一強勢板塊上,對於弱勢板塊,要避之則吉,以煤炭股為例,唔使買齊一套,單買一隻已經夠輸死。
由弱勢換馬至強勢股,股榮絕對贊成,但在強勢板塊內不斷換馬,卻是多餘動作。The trend is your friend, until it ends,每次牛去熊來,我們只能後知後覺。總結今年炒股的經驗,能賺大錢的,不是選擇太少,而是選擇夠多。簡單直接,原來是最好。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2013年09月24日 貸評山下: 資金流刺中金融要害

美國暫緩退市,但不少人都想知道,如果收水再次啟動,對香港經濟有甚麼影響?筆者認為,這要視乎收水規模與力度,環球資金流動性有所改變當然是必會發生的事,但錢如何動則是一個大問號。
資金的進出,對香港資產和投資市場影響非常大。尤其在聯匯制度下,香港幾乎完全沒有貨幣政策,不能應對資金進出所帶來的貨幣供應增減;因此,本港金融的「Achilles' heel」(要害),不在於市民、金融機構或企業的過度借貸,而是資金流。資金流決定了香港金融的槓桿程度,有幾個簡單的數據可參考。

銀行資產激增 推高樓價

根據金管局的數據,本港銀行的總資產,由2008年底的10.8萬億元,激增到現在約15.4萬億元,增幅逾四成,平均每年增8.4%。單單是銀行資產膨脹,已是解釋香港樓市在同時段內翻一番的有力原因。
銀行主要的資產是信貸,而信貸和貨幣增長是一體兩面的;在信貸增長的拉動下,同一時段內,本港廣義貨幣(M2、M3)的年均增長率約為9%,五年累計增幅也是差不多50%(都是由6.3萬億元,大幅增加到9.4萬億元),和信貸增長的幅度不相伯仲。相對來說,同期香港的GDP和通脹的增幅,都遠不及信貸和貨幣的增速,結果當然是導致資產市場過熱。
3萬億元的M2、M3增加,和5萬億元的銀行資產膨脹,和熱錢流入關係密不可分。熱錢流入會直接反映於基礎貨幣(Monetary Base, MB)的增加,或銀行淨外幣資產(Net Foreign Asset, NFA)的增加之中。打個譬喻,熱錢流入,增加MB,等於是下了種子;再由銀行體系的信貸系統(所謂的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擴大M2、M3,有如種子生長、開花結果。熱錢流入,從而創造廣義貨幣,是有倍數和槓桿效應的。
在同一時段,MB由5,000億元增至1.2萬億元,透過增發外匯基金票據(總數達7,500億元),把銀行結餘維持在1,600億元左右。在2009年內,MB增長7,000億元;流入的原因,可以是因為美國QE(量化寬鬆),但之後的QE2、OT、QE無限,都未見同樣規模的流入。

持續走資 或較美早加息

因此,流出的時間可以是tapering,可以是真正exit的時候,也可以是無人能預測的時間。流出的數量,可以是現在坊間所引用的1,000億元,也可以是流進來的7,000億元全數(這數還沒有包括NFA,金管局的交收以外流進來的資金,此處不贅)。重點是,無論流出的時間和數量是多少,其效果也是以倍數計算,也對金融經濟有「去槓桿」的效果;頭1,000億元的流出,或者可以視而不見,但之後的資金流出,影響就非同小可。
資金流出的觸發點,也不一定是美國收水、加息等。筆者預期,就算美國tapering後,會有一段長時間不加息;但資金也可能因為美國市況終於稍為穩定而撤回。對樓市而言,持續走資會使香港先於美國加息,令貨幣和信貸萎縮,值得留意。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2013年09月22日 趣BLOGBLOG: 錢多人唔儍 iPhone押輸了

新iPhone開售,灰色及銀色5s炒高逾千元,屬預期之內,香檳金5s就炒高4,000元,也正中強國錢多人儍的無奈。蘋果(Apple)今次首次將中國列入新iPhone首批出售地區,更刻意加入強國人最鍾意的金色,觀乎首批反應,蘋果押中了,也押輸了。
股榮記得去年底曾統計,iPhone及Android在《蘋果日報》手機Apps點擊率比例是六四之比,即每100次hit rate,iPhone佔60次,Android機只有40次。及至今年9月,比例已逆轉至35比65,iPhone輸晒。
外界對新iPhone充滿憧憬,希望5s能吸引舊果迷換機,5c則搶回轉投Android陣營的用戶。可惜,以創新為宗旨的蘋果,竟然輸怕了,新iPhone5s沒有驚喜、5c硬膠版超貴,以為中國13億人口,總有部份屬錢多人儍,可以「大到不會輸」。
十個首批開售地區中,以齋機官方價計,美國、加拿大及香港最平。其他地區由於有銷售或增值稅關係,價格貴10%至40%,這亦解釋香港成為全球水貨集散地,炒價高約一成的原因。

中央高調打貪

統計首批開售地區的蘋果官網,所有型號仍接受預定,與昔日一出即暫停預售相距甚遠,香港唯獨香檳金5s賣斷市,其他5s或5c,想買幾多有幾多。
5s市場炒風預料只是短暫,但5c已經炒燶,中國最平16GB都折算5,600港元,口口聲打中低端市場,似乎不切實際。國產手機相繼抬頭,小米、華為等成為年輕一族追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產手機銷量逾億部,飆升逾倍。蘋果低不成、高不就,沒有創新意念、悶到玩顏色,情況一如昔日的iPod般走下坡。
中國市場「大到不能倒」,是外資近年赴華覓金的首選地點。蘋果的如意算盤,即使歐美市場反應一般,但睇準內地人中產崛起、鍾情iPhone的虛榮心,仍可爭取不俗的成績。換作兩年前,蘋果仍有勝算,可是自習總高調打貪,官場送iPhone已絕迹,浮誇的金色5s肯定成為炫富敗家品。中國人愛炫富,但現實是低調才有命享。
國情決定一切,蘋果打這張牌,押對了性格,卻押錯了時機。現時中國蘋果官網,金色5s仍有得訂,可見中國人錢多,但卻非個個都係儍仔。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2013年09月17日 貸評山下: 緣何香港突然不夠地

最近,應否騰出部份郊野公園來建屋,成為坊間議論的焦點。這個議題是牽動情緒的,持「郊野公園一呎都不能少」的一派,先會質疑香港現有的土地供應是否真的不夠,認為政府不應變成「盲搶地」,然後會說,就算真的不夠,為甚麼不為移民設限,又或者先用預留給丁屋的地,和其他權貴的用地,例如會所(包括私人哥爾夫球用地)等。

07年估算 可用至2030

坦白說,筆者認為這些建議,都有值得討論的地方。事實上,現有的土地分配,某程度上反映殖民時代以來既得利益的勢力分配;舉個簡單例子,要清楚明白新界的丁屋問題,並不能單從歷史書去找,如果沒有親身經歷新界的現在村屋發展,很難明白當中丁權、丁地、村界、鄉村勢力之間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
不過,更使筆者感興趣的是,為甚麼香港會「突然」之間不夠地?既然「造地」需時,對於大概的住屋需要,難道政府不是一早心裡有數嗎?
新政府上場之後一年多後,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公佈諮詢文件,主要集中研究香港長遠的住屋需求,認為未來10年的房屋供應目標為47萬伙(是預算的44萬到50萬的中間數),公私營房屋為6:4;即每年建4.7萬個單位,公營2.82萬個,私營1.88萬個。
政府要大量增加土地供應,方法來去只得幾個,例如填海造地、發展新市鎮及重建舊區。很多人擔心47萬這個數是低估了,但筆者更擔心政府能否在現有情況下,有足夠的土地供應去滿足這些需求。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個政府對香港住房的研究。早在2001年開始,政府已推出了名為「香港2030」的諮詢文件(在2007年最後定稿),這文件推算了香港由2003至2030年間,對房屋的供應和需求。當中有幾點是值得溫故知新的。
第一,當時對住屋需求的估算,到2030年,累計要多92萬間房屋,平均每年3.4萬,前期少一點,後期多一點。這個數字雖然比新的數字低,但當時候沒有包括內地投資者和現在catch-up(停建多年後,要追回落後)的問題。需求推算不是rocket-science,而是educated guess,一早都知道。

長遠規劃 豈能朝令夕改

第二,根據以上數字,當時認為大概需要的土地(到2030年)是1,200至2,000公頃。最有趣的是,文件提到,只要用到將軍澳、東涌、啟德等已知用地,已經足夠使用到2030年!那麼由2007年到現在,到底有甚麼改變?更有趣的是,當時的「附件三」說明,郊野公園是在「止步」名單以內。
世上沒有完美的規劃,但香港的問題,是否規劃之後執行不力呢?如果由2003年到現在,是按規劃進行,那麼東涌會是住了幾十萬人而非現今的8萬人,而啟德也是幾十萬人,而非現今估計的9萬人(尤其是該地已乾曬了這麼多年)。筆者認為,今次的土地供應問題,是一個對香港管治很大的教訓,尤其要留意如何使長遠的規劃,不會在不同政府上台後,朝令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