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2013年11月17日 趣BLOGBLOG:阿信屋的故事

8個交易日,股價升超過一倍,所講的是CEC國際(759),亦即是阿信屋的故事。先作利益申報,股榮今年初開始收集,平均價8毫,超過十個月的等待,股價期間浮浮沉沉,一股不賣,上周亦終於以1.8元沽出一半,餘下的放紙鳶。
放紙鳶有兩個意思,一係升到你唔信,一係跌落地下渣到冇。因此問一個零成本的人究竟還買唔買得過,基本上不會客觀,而股榮亦好肯定咁講,阿信屋已經去到了一個臨界點,未來兩年成敗機會一半半。廢話嗎?信不信由你。
阿信屋經營模式是「薄利多銷」,上年度收入增60%,純利只有30%增長,超過12億生意換來2,000多萬利潤,純利率僅1.5%。由2010年開始,以借貸擴充,三年間分店擴張至超過150間,在兩大超市霸權下掙扎求存,殺出一條血路,代價是去年度融資成本1,300萬,佔辛苦錢的65%。
以去年度每股盈利3仙計,現價2.28元,往績市盈率(PE)75倍。阿信屋今年不斷拓展非零食業務,成效未彰,沒有盈利支持,股價率先炒上,其實只建基於一個信字,泡沫程度不遜於科網股。
阿信屋以零食起家,今年開始進軍日用護理品,繼而蔬果水果、凍肉甚至化妝品。美其名是增加貨種,無非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希望能找到新的business model去擴大利潤率,否則日圓匯價稍為波動、加息周期一到,以至加租潮殺到,已經微不足道的利潤,恐怕見財化水。

運用顧客數據至關鍵

說白點,阿信屋現時朝着trial and error去摸索未來「潛在金蛋」,透過數以萬計張VIP卡,去計算顧客消費模式及口味。睇準消費者「貪便宜」心態,一張VIP卡(買滿100元即送)已經出賣了大家的消費習慣、零食口味。由二三線地舖,延伸至領匯屋邨、藍籌屋苑,繼而地鐵沿線及旺區地舖。在大數據(Big Data)炙手可熱的年代,所收集的資料,善於運用歸納分析,不但有助訂貨、物流,甚至摸索出各階層的喜好及消費模式。可以講,是阿信屋最值錢的無形資產。
Data is King, But How You Use it is Emperor。《蘋果日報》每日每篇文章都有一個點擊率,每逢有關阿信屋的報道,無論放在港聞或財經,hit rate總是跑贏大市,高得誇張,facebook亦容易呃Like,這就是我買759的原因。贏十倍抑或賺十格,除了「信」之外,亦要睇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