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2012年05月22日 貸評山下:希臘德國為脫歐博弈

對上一次寫比較長篇的歐債問題,已經是去年12月的時候。當時我說:「歐洲銀行會被迫大幅『去槓桿化』(賣資產、減貸款、增存款、找資本)。種種迹象顯示,歐洲銀行的信貸緊張情況,已經開始慢慢影響實體經濟。」
不到半年,不少歐洲國家(希臘、西班牙、荷蘭等)也正式陷入雙底衰退;就算是德國, GDP雖是正數,但已經明顯大幅放緩,我的預期是,在不久的將來,德國也會出現「負增長」。

領導人消息不能盡信

關於歐洲央行( ECB)所做的長期再融資操作( LTRO)救市方案,去年底,我也寫過:「 ECB提供銀行間的流通性,不能解決歐洲銀行資不抵債的問題(資本不足和資產下跌),而且未必能增加市場的信貸。」
事實證明, LTRO可以使市場資產價格上升,卻並不能解決歐洲銀行的問題;歐洲銀行資不抵債仍是市場焦點。
儘管坊間不少討論是關於希臘會否退出歐元區,我認為這不是問題的核心。要知道,希臘會否退出歐元區,是一個博弈的結果;現在希臘和德國正在博弈,談得成就是雙贏,否則兩敗俱傷。
希臘當然希望「又食又拎」(既不用緊縮,又可以留在歐元區),而德國就希望「又要威又要帶頭盔」(自己不用多拿錢作救助金,又可以做大阿哥)。
在過程中,不能盡信各國領導人放出來的消息,但坊間卻充斥了對小道消息的炒作。
像之前所寫,我仍然認為:「不少投資者面對歐債危機發展,由始至終都把焦點集中歐豬五國,反而把劇中的『炸彈』和『藥引』混淆。歐豬五國危機亦是藥引,相反歐洲金融機構才是真正的炸彈。」簡單來說,就算希臘不退出歐元區,歐洲銀行體系,仍然是一個埋伏了的炸彈。
自從歐洲政治變天,如左派的奧朗德贏了法國大選以後,辯論的議題成為:停止過份財政緊縮,反以經濟增長為救市核心。
當然我認為這個說法有不少水份,因為「停止過份財政緊縮」,亦不見得歐洲政府會「使得其所」。不過,能解決歐洲銀行資不抵債、信貸緊縮,是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步。

歐聯手救市 成新方向

除了資不抵債外,歐洲銀行的核心問題是它們的靠山不可靠。美國的銀行能在短短幾年,整頓金融系統裏的資產,使市場對它們回復信心,是因為市場相信它的靠山──美國政府。
相反,雖然市場擔心西班牙的銀行,但更擔心它們的靠山──西班牙政府。
因為短期而言,要緩和歐洲銀行的問題,刺激信貸,使歐洲經濟增長加添動力,是要整體歐元區的國家共同承擔每個國家的銀行體系;換句話說,如果西班牙的銀行出問題,歐元區要聯手相救。
剛剛過去的 G8會議,就是朝着這個思路,比方說,用未來的歐洲穩定機制( ESM)為銀行體系注資等。這些討論的趨勢,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