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2014年04月01日 貸評山下:緣何美國積極制裁俄國

烏克蘭危機持續數月仍未解決,美國及歐盟均表示,未來將有可能進一步經濟制裁俄羅斯。西方國家亦宣佈,無限期將俄羅斯踢出八國集團(G8),並取消原定於6月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峯會。
環顧各國對俄羅斯的「圍剿」態度,筆者認為,現時的制裁措施十分有限,主因是各國各有利益考慮,當然其中受損最少的國家,其制裁態度最為強硬,例如美國。然而,不論各國之後會否有更嚴厲的制裁行動,無可否認的是,今次事件將演變成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

藉機向歐輸出天然氣

現時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明顯「言大於行」,但它的反對立場卻最為鮮明,而美國這種強硬姿態,勢將影響歐盟之間對於俄羅斯的討論。雖然奧巴馬已經警告俄羅斯不要佔領烏克蘭更多領土,否則將採取進一步制裁措施。但筆者認為,在貿易、軍事及金融制裁當中,猶以金融制裁作用最大。美國控制全球最大型的銀行,可以說是掌握環球金融大局,若然美國禁止這些金融機構與俄羅斯的銀行、資金、客戶有所來往,後果將十分嚴重,甚至影響歐美經濟復蘇步伐,相信各國不會輕言實施。
但為何美國對俄羅斯會採取強硬態度?雖然俄羅斯的出口結構廣泛,但美國卻是其第五大的貿易夥伴,貿易總額涉約111億美元;相反俄羅斯只是美國的第20大貿易夥伴,貿易總額涉約270億美元,可見美國經濟GDP根本不須依賴俄羅斯。
另一原因是,俄羅斯是歐盟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歐盟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亦具依賴性。然而,若烏克蘭危機持續惡化,美國大可藉此機會將廉價的天然氣直接供應歐洲國家,以「伸出援手」的美麗原因,去包裝其背後的商機與利益。
相對於美國,英國也緊隨着擺出強硬姿態。不過,一旦雙方繼續僵化,其實對英國的損害也不少。眾所周知,俄羅斯人在倫敦擁有不少物業,而且,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的客戶,不少也是俄羅斯人;如果俄羅斯客戶真的要撤資,起碼對倫敦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負面因素。
相對於英美兩國,法國和德國的態度就更為謹慎了,因為法國有軍備貿易,而德國則和俄羅斯有密切的能源關係。
其實,今次俄羅斯「急狗跳牆」,不惜玉石俱焚,是對歐美拉攏前蘇聯成員國圍堵俄羅斯有關;西方傳媒一面倒批判普京,忽略了長久而來歐美步步進逼的政策。不少政治分析都認為俄羅斯的行動,雖然短期似是一個勝利,而普京也擺出一個「你奈我如何」的樣子。

長遠計 俄羅斯有隱憂

但從長遠的戰略而言,應該是弊多於利。有估計,俄羅斯每年要因此而為克里米亞承擔超過60億美元的財政開支,而且,未來在烏克蘭的大選中,親俄羅斯的選民和勢力會因此更少,變相壯大了歐美在俄羅斯鄰居的影響力。
如果歐美不改變圍堵俄羅斯的政策,相信互相的制裁會逐步升級,加添了市場的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