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2015年07月16日 信報市評 9月接蟹貨

經歷7月上旬的股災蹂躪,周三本欄提到上證綜指在4500點和3700點短期「封頂」和「封底」,估計恒指短期亦會在7月9日大陽燭頭的約24700點與緩緩下跌中的20天線(現於25941點)「封頂」和「封底」,也就是大概在1000點的區間波動。恒指若局限在區間上落,必將影響投資者的入市意欲,昨日大市成交就減少至1046億元的逾3周最低水平,並跌穿了年初至今的約1273億元的每日平均成交,在大跌市後的港股,相信會「有排靜」。問題是大市成交額持續萎縮,最直接受影響的就是港交所(00388)。

早在「黑色星期一」大跌市之前的7月3日,本欄引述高盛的分析報告指出,以港交所股價266元計算,港股需要每日平均成交約1500億元的基本因素支持,而即使維持每日平均1500億元成交,以266元股價而言,高盛計算的預測市盈率仍高達36倍,估值明顯偏貴。上周初的股災高峰時,港交所一度跌至196元的4月2日以來最低水平後顯著反彈,上周五曾高見245元,但最後失守反彈跌幅50%的241元收市。港交所昨日收報228元,跌2.4%,明顯跑輸給恒指,而EJFQ圖表亦顯示在230元至250元形成一個新蟹貨區。

除了上述技術阻力,據報道,有不少定價250元的港交所ELN(股票掛鈎票據)於今年9月底到期,而EJFQ.com FA+系統顯示,已開始有分析員調低港交所的目標價,原本為貪相對「高息」(其實是ELN衍生工具產品的期權金)的投資者很大機會在9月「接蟹貨」。

此外,根據2008年金融海嘯的經驗,美股以至港股迅速「復甦」與大量公司回購股份有很大關係;然而,截至昨日為止,在市值超過100億元的358家企業,只有寥寥7家宣布回購股份,外資特別是機構投資者亦未見有入市跡象,一定程度反映整體港股估值未夠便宜。

最後,經常企錯邊的散戶開始利用熊證造淡,沽空比率昨日亦升至逾一周高位,提防借「央媽」托市挾淡倉。

來源 http://bit.ly/1MXe1p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