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2016年6月24日 低息環境易做羊牯--畢老林

6月23日,周四。在低息/負息環境中,計劃退休人士一般只有三個選擇:一、增加對退休投資組合的投入,以額外供款抵消低回報(見5月25日〈超笨超Work投資法門〉);二、船到橋頭自然直,馬照跑舞照跳,不為退休生活而憂;三、從股債等傳統資產以外尋求較高回報。


上述第二點雖是深信人應該活在當下者的一種個人選擇,卻不是退休計劃的「選項」,故可以不理。第一點要求選擇者以眼前享樂換取退休後生活安穩,笨極悶極卻勝在work。問題是,以今天經濟環境和工資增長,為退休籌謀者犧牲的恐怕不是眼前享樂,而是基本生活質素;那等於要求他們為未來過得好一點而省吃儉用,忍受今天的緊日子。值得與否,見仁見智。


債市變「瘋人院」


剩下來的第三個選項,原則上兩全其美,既能解決低回報令退休積蓄「縮水」的問題,且不必增加投資供款,眼前生活不受影響。


世事邊有咁理想?又穩陣回報又高的投資,往哪裏找?以債市為例,雖說只要有買家願意以更高價格接貨,負息不等於負回報,但那要求孳息愈負愈深,債券買家一個比一個儍。再這樣下去,債市將不是一個市場,而是「瘋人院」了。


股市亦好不了多少,領導大市的板塊都是傳統上防守性強的行業,例如公用、必需消費品、電訊等。此類股份息率吸引,產品和服務對經濟敏感度較低, 在百業不振、利率低無可低的環境中,成為資金寵兒。然而,這導致防守型、低增長板塊估值超貴,與債市一樣潛伏着泡沫危機。


低息與泡沫爆破風險同時存在,一方面引發尋息(yield-seeking)熱潮,另一方面令聲稱能從股市波動性(volatility)中受惠的產品吃香起來;兩者集於一身的結構性投資工具,對賣方來說更是一條噱頭十足的財路。


日前在《華爾街日報》看到一文,涉及的事例雖發生於數年前,惟放諸今天,警示作用更加強烈。話說,2010年投行美林(已被美銀收歸旗下)推出一種名為「策略回報票據」(Strategic Return Notes)的結構性產品,回報與美林一種追蹤標普500波動性的指數掛鈎。這批五年期票據,為該行籌得1.5億美元。


良心經紀爆大鑊


產品面世不久,美股波動性下降,票據價值迅速蒸發95%,投資者損失慘重。事件所以曝光,皆因兩名負責推銷該產品的經紀良心不安,兼且懷疑被上級誤導,於是秘密錄下高層對話,搜集足夠證據後呈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投行內部金融、法律菁英如雲,拿得出來賣的產品,一般都不可能留下置己方於不利的漏洞。票據價值下跌95%,是否意味投資者持有至到期,只能按5 cents on the dollar的終值取回本金,要看銷售文件關於票據贖回機制的環節怎麼寫。然而,這些都不是重點。


兩名經紀所以「良心發現」(自己可能也是受害人),全因他們認為是在受到上級誤導的情況下銷售相關產品;秘密錄下高層對話,就是為了找出賣方明知買方會遭受重大損失,仍向他們銷售產品的證據。


錄下高層談話,由他們親口道出如何「欺騙」客戶,是否足以把涉事人等「繩之於法」?老畢可不敢低估投行的「免責」能耐。從投資者角度出發,要不墮入結構性產品的圈套,首先要問問自己需要什麼。


與股市波動性掛鈎的產品,本質上是一種對沖股市風險或賭方向的工具,並非真正的「投資」產品,更不能當作退休計劃的一部分。


華爾街每年向以散戶為主的投資者出售總值400億至500億美元結構性產品,賣方當然希望客戶分不清investment與protection的分別,但買方要避免做「羊牯」,卻非得分個一清二楚不可。


波動性去到極端的時候,投資者驚到瞓唔着覺,與volatility掛鈎的結構性產品最容易賣。老畢得提醒大家,這個時候往往是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投行反其道而行,向搞不清狀況的投資者sell protection,難怪那麼多人「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