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2016年6月28日 同股不同命--畢老林

6月27日,周一。過去五年,同一筆資金投入同一個行業,押注中資股或中國概念股,相對其他選擇,可以是天堂與地獄之別。逐個行業比較,就能看個一清二楚。


科網大熱,假設投資者在阿里巴巴上市當天,同時買入阿里和亞馬遜,至今年多兩年,阿里股東依然坐艇,亞馬遜股價卻翻一番有餘。買入阿里,大都因為被中國市場前景、公司高速增長吸引,但投資者等着迎接的,卻是阿里購物平台上停不了的假貨問題。醜聞纏身的百度,相對Google亦大幅落後。


保險股兩個世界


科技先驅蘋果與專門買入過氣科技的聯想(00992),同樣一個天一個地。高位回落的蘋果,股價較五年前仍高一倍,比十年前高八倍。聯想?千禧年4元多,今天還是差不多。電動車行業,Tesla vs比亞迪(01211)?咪玩啦!


內地同胞到港買保險,數量多到當局要收緊政策,可想而知內地人境外買保單有多熱。據聞不少保險公司聘請內地同胞擔任經紀,勝在同聲同氣,公司大做生意之餘,這批經紀亦撈得風生水起。


中國人壽(02628)上市初期,一大賣點是市場滲透率低,增長空間無限。想不到,這個「承諾」只兌現了一段短時間,來自業內對手的激烈競爭,不斷威脅國壽市場佔有率。近年同胞發現內地保單條款較差,香港產品保障相對周全,回報亦較高,且具分散投資美元港元資產效用,一舉數得。種種變化,豈是國壽投資者當初所能預計?


業內競爭大,為爭保單,佣金成本上升;加上投資收益下降、A股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國壽及不少同行今年首季業績普遍不如理想。


反觀友邦(01299)與保誠(02378),兩家國際保險公司同在2010年來港上市。假設投資者於該年年底同時購入友邦、保誠和國壽,並持有至今,便能強烈感受到什麼叫兩個世界。友邦股價按年拾級而上,累積升幅一倍。保誠稍遜,但仍有六成進賬。國壽?股價期間幾乎「腰斬」,睇見都傷心,何況持有?


「港隊」又勝一仗


公用事業又如何?早年煤炭價格飆升導致成本急漲,國內電力股無運行。近年煤炭大跌價,惟電價亦相應下調,內電股一樣無運行。受經濟增長減速、工業生產放緩拖累,內地用電量只有低單位數增幅,部分內電股利潤雖然還算可以,但股價表現認真麻麻。反觀本地電力公司,始終有利潤保障條款作後盾,表現穩定得多。2010年底購入內地電力龍頭股華潤電力(00836),持有至今仍輸兩成;相形之下,中電控股(00002)息率3厘多,股價穩中帶升,「港隊」又勝一仗。


同屬能源範疇,中港燃氣股走勢各異。港華燃氣(01083)有過一段風光日子,無奈中國經濟降溫,打擊工業需求;加上石油價格大跌,燃氣相對變得昂貴,進一步影響銷情。人民幣貶值,港華大部分借貸以美元或港元定價,會計上必須反映滙兌損失,去年業績倒退,股價跌至多年低位。阿媽香港中華煤氣(00003),論增長雖不顯眼,卻勝在穩定。兩三年前買入港華,持有至今賬面輕易蝕一半;投資其母公司,假假哋打個平手。


再看飲食股。曾遭媒體踢爆貨不對辦的味千中國(00538),業績雖已走出谷底,但營業額一直再無突破,2010年底股價13元,目前只剩下一個零頭,大概3元。同一時期,本地兩家快餐連鎖集團,大快活(00052)固然快活過神仙,五年多股價漲逾一倍,宿敵大家樂(00341)亦錄得溫和升幅。簡而言之,二擇其一,都有餐安樂茶飯吃。


唔聲唔聲嚇你一驚


順帶提提食品股。以維他奶(00345)對比蒙牛(02319),前者作風低調默默耕耘,公司收入幾乎每年都有一成增長。維他奶盈利雖乏驚喜,惟大體上做到穩步上揚。蒙牛不時見報,可惜多數都是負面新聞,身為行業龍頭卻無法控制好質量,近年雖由民企變身國企,且多番改革,但單憑中國媽媽繼續瘋搶海外奶粉這一點,足證國產奶作為一個品牌,污點恐已成為永久烙印。


蒙牛努力值得嘉許,但消費者信心一失,要挽回絕非易事。維他奶股價較2010年底翻倍,蒙牛起伏大得多,五年升兩成,風險回報不成比例。


中國經濟吹冷風,宏觀問題紛至沓來,中資股前景普遍蒙上陰影;加上政策、管治、產品、會計,方方面面都可以唔聲唔聲嚇你一驚。難怪經常聽到有投資者心灰意冷,轉投美股或其他市場「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