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2015年11月25日 利字當頭:股票量寬和殼股現象

在網上見到周顯兄的一篇文章(《明報》專欄「投資二三事」),說港交所也應該放鬆上市的規限,讓更多公司上市,紓緩殼股不足的狀況。
原則上,我是贊成上市的規則應該盡量的寬鬆,而披露要求則盡量做到減少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不過,對於「殼股不足」這個狀況,我卻感到有點不正路。畢竟,借殼上市是一個非常之地道的現象,屬香港獨有;其他地方類似的案例絕無僅有。外國的reverse takeover,尤其是在美國,多數都是在併購潮出現的行業整合。雖然併購的結果未必盡如人意,但至少不會像港式借殼那樣,可能令一間公司的業務完全轉變。近年的殼股,就連業務都不用變,因為在賣殼之前,大股東一早就將真正有長遠盈利的本業私有化,上市的就只是一家名義上有業務但實際上只是持有少量資產的空殼。
殼股現象最反常識之處,就是令到市面上沒有業務的公司,反而成為最具值博率的投機工具。坦白講,要篩選出相關條件的公司,沒有難度。不過,人家背後有沒有甚麼「刁」在洽談中,就只有少數人知。結果,還是消息大於分析。千萬不要誤會,我不是說靠消息致富有甚麼不道德,只是希望小投機者明白,在這種遊戲規則下,信消息準過靠分析,至於為何會有消息人士願意在大眾媒體分享他們手上珍貴的消息,我想大家都心裏有數,不用說明。
話說回頭,在這個人人都希望在空殼中尋寶的時代,提出要讓殼股飛,我也要佩服周顯兄的坦誠。說到底,願意出溢價在香港買殼的大陸資金,就是貪香港地還有點產權的保障;就算金主在上面出了甚麼意外,至少這一邊的資產可以保得住。不過,我不知道香港還有多少日子可以做這樣的勾當;不是樂觀得認為大陸總有一天會變得透明和公平,而是悲觀地擔心這個市場的文化正在逐步被同化,尤其是當越來越多有識之士將扭曲視為常態,情況更令人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