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2015年12月03日 利字當頭:價值是如何被破壞的

早兩天,在有線的《Money Café》和雷鼎鳴教授討論政府以港鐵派特別股息來抵銷工程延誤額外開支的問題,雷教授的觀點是:對小股東來說,其實是沒有損失;對大股東來說,派息之後股價下跌,這部份的損失,其實就是由政府承擔了事件帶來的損失。
無論如何,因為高鐵,港鐵市值將會減少二百多億。當然,相比起由庫房再出資去「填氹」,現在的所謂方案似乎更化算,畢竟政府持有的股份無論價值多少,根本不是重點。但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看,大股東的決定,影響了公司的營運,不可能說對小股東沒有影響。無論是派息也好,供股也好,按道理都是大小股東按比例地受影響的。假如說這些決定不涉及企業管治道德的問題,那麼坊間其他大玩財技的「妖股」、「魔股」,我們又應該怎樣去評價?
雷教授節目上也有提到,從盈利角度看高鐵並不吸引。假如他的觀點是正確,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港鐵負責興建的項目當中,幾乎全部都是由港鐵興建、管理,業權也在港鐵,唯獨是高鐵香港段,業權由政府擁有。有理由相信,產權結構極有可能影響到管理的結果。
既然一早就估計到從盈利角度看高鐵項目並不化算,為甚麼當年還是要執意上馬?雷教授認為修橋築路等公益行動,就算不化算都應該做,而且還要以公帑大力支持。但假如這個邏輯成立的話,政府應將港鐵國有化,取消上市地位,然後全民免費,這樣才算對社會利益極大化。我個人認為,今時今日就連航空業都競爭白熱化,現在大舉投放興建高鐵,是技術上錯誤的選擇;將港鐵夾硬拖進這一趟混水,正是政府作為大股東,以政治主導商業決定的最大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