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2015年12月08日 利字當頭:人仔入籃的意義

上星期,人仔入籃,有愛國評論打鑼打鼓,也有抱懷疑論者說意義不大。我不諱言,自己屬於後者。畢竟,人仔又不是籃中的唯一貨幣,極其量都只可以說有符號性意義,暫時見不到有甚麼功能上的價值。那些評論指人仔入籃之後,因為世界會有更多人使用人民幣,甚麼到海外旅遊升學兌換人民幣更方便,純屬幻想,不談也罷。
我一直都認為,自由流通就自由流通,不自由流通就不自由流通,將龍門飄移變成「人民幣國際化」,就代表了大陸政府從來都沒有打算讓人民幣自由流通,而所謂的國際化,就是要在人民共和國以外,構築另一個人民幣市場,境外境內是兩個世界,有兩套邏輯。簡而言之,外國人持有的人民幣,在大陸境外要買甚麼,買多少,任由市場去決定,可是一入到人民共和國境內,就要由政府話事。表面上是一幣兩制,但實際上境外境內兩個人民幣市場,最終還是要向一個標準滙合,更有理由相信,管制最終會破壞貨幣的購買力,剝削人民幣持有人的利益。
「全世界的貨幣都有管制,那有完全不管制的貨幣?」通常我一講到人民幣國際化不等於會自由流通,就一定有愛國人士會反駁說不自由流通是常態。這種將別人的錯誤放大,來掩飾自己的錯誤,也就是making a right with two wrongs,是中國人常犯的邏輯謬誤。無錯,歐美各國都有本身的問題,尤其是政府大到不能倒,但也不見到大陸政府比人家更加穩陣。更甚者,外滙管制明顯扭曲了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令資金分配更失衡失效。愛國者不去正面思考怎樣糾正,反而整天自虐於被迫害的妄想之中,實在於事無補。
人仔入籃的無限想像,又有人說入籃後,等於其儲備貨幣地位得到承認,所以等於需求增,貨幣需求增加,就有更多人仔債的需求,人民銀行也可以向全地球大量出售人民幣債券。入籃的最大意義,說穿了,其實就是希望可以透過向全世界人出售以人民幣計價的人民幣債,最好當然可以像美國聯邦政府般,以債度日。但假如愛國者如此厭惡美國模式,為何會支持自己的國家作同樣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