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2015年12月29日 利字當頭:香港創新經濟的真正障礙

時勢使然,傳統的大企業不再留得住人才。過去兩、三年,身邊越來越多朋友自立門戶。畢竟,大企業有的是資金上的優勢,只要令目前的大環境不變,它們就可以繼續穩坐釣魚船,壟斷一方。大企業眼中的人才,最緊要是能夠維持機器運作。可是,世界在變,希望大環境不變,只是一廂情願。過去幾年,我見到香港對於這些轉變,整體上是被動的,而官府說要積極進取的創新,幾乎全是「顧全大陸」的政治任務。
不過,這個格局,總好過長官心頭過高大有為的藥石亂投。浪費了政府資源事小,扭曲了民間的資源才是最可惜。
政府只要不礙事,其實已經謝天謝地,例子請恕我不去逐一列舉。那些要政府扶持的創新,只不過是搵着數,根本不是創新。坦白說,香港有不少靠搵着數的人,懂得賺這種錢,而且這些寄生者的數目越來越多。假如說社會福利養懶人,同樣道理,商界福利也在養活了許多不思進取的偽企業。

香港要與時並進嗎?首先是香港人要有變的準備。心態上,我們當中還有不少人,還未意識到工業社會的經濟模式,那種強調大量生產壓低固定成本的方法,已經不是生意之道的全部。大企業除了無疑在規模上佔了優勢,但在破壞性創造的能力上,卻是處於劣勢,因為它們可以輸的太多。
小團隊沒有輸的空間,便惟有顛覆秩序。然而,這種顛覆的活動,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創業和創新之路更難行,在於無法複製別人的成功。我們見到別人的風光,只是表面的小部份,背後不為人知的努力、智慧和運數,就算是成功人士自己,多數是可一不可再,就連自己想複製自己曾經的成功配方,成功機會亦微乎其微。
別人失敗經驗,無錯可節省我們的走冤枉路的時間。不過偏偏在這個社會,八卦的人多,以訕笑別人為樂,絕少會有人知道如何心懷感恩地以同理心從別人的失敗經驗中學習,結果是願意分享自己真正失敗經驗的人也更少,損失的,結果還是那些沒有經驗的新鮮人。